开局·2025 | 兖矿能源: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企业   2025-01-13 20:17   山东  
开栏的话
开局关系全局,启程标定全程。


2025年的“实干”新篇已然起笔,兖矿能源各单位各部门坚持“干”字当头、“早”字先行、“拼”字为要、“实”字打底,树牢高质量发展目标,打好改革发展攻坚战,力拼2025年开门红!即日起,兖矿能源微信公众号开设《开局2025》专栏,全面展现公司各部门奋斗印记,为新一年拼搏奋进赋能。敬请关注!




科技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5开年之际

一份捷报从北京传来

在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

智能创新大赛总结大会

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发布会上

↓↓↓

兖矿能源东滩煤矿、转龙湾煤矿

金鸡滩煤矿3个工作面

获评特等级

南屯煤矿、转龙湾煤矿

赵楼煤矿3个工作面

获评一等级

有力彰显了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

强劲实力


近年来,兖矿能源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逐步成为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先行者”。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70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研发计划4项、山东能源集团重大项目9项,47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70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显著提升。




产学研深度协同融合



新年伊始,

在金鸡滩煤矿111工作面,采煤机火力全开,黑亮的煤壁被切碎、搅落……得益于“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在该矿的深度融合应用。该矿2024年全年产量达到1700余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目标。

该项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兖矿能源产学研深度协同融合的宝贵结晶。他们联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十余家国内大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雄厚的科研技术团队合作研发,创出过单日生产6.26万吨的产量纪录,具备年产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先后在境内外近80对矿井得到推广应用,两年来实现产值305亿元。


近年来,兖矿能源坚持把产学研用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以主导产业前沿关键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为纽带,通过合作研发、平台共建、技术入股等方式,推动研发平台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


天池煤矿《厚煤层大采高复合坚硬顶板无煤柱自成巷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工作面无煤柱开采,减少了掘进工程量,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杨村煤矿《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建成了薄煤层智能开采示范工作面,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和工作效率。设备管理中心《顺槽无反复支撑轻型超前支护系统研究与应用》解决了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反复支撑,破坏巷道锚网索支护的技术难题……一批重大灾害防治、技术迭代升级、核心技术培育等重大关键核心科技项目实施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快速聚集,我们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以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为龙头、22个省部级研发平台和1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3+N”高端创新平台研发布局,研发资源布局和基础条件不断优化完善。”兖矿能源技术质量中心主任朱述川说。


在2023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5部委评价考核中,“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位居全省20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14位,位次较上一评价周期提升97位。



科技创新赋能质效提升



“7306工作面运输机头转载机作业人员,监测到作业时未开启喷雾,请你立刻开启喷雾装置。在兖矿能源鲍店煤矿,“人盯人”的传统监管模式已经被“智慧安监”所取代,只需利用数智安监平台井下网络和视频监控设施,就可实现现场生产画面实时传送,在地面即可远程监控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现场生产组织、作业情况,对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作业、检维修施工等进行重点安全管控。


像“智慧安监”这样科技赋能的场景在兖矿能源还有很多,他们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使科技创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早在15年前,杨村煤矿“1 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装备与技术”破解了一米以下含硬夹矸薄煤层难题,开启了薄煤层智能化开采的先河。十几年来,兖矿能源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历经“五代三飞跃”,先后建成8个智能化工作面,规划截割远程截割率100%,自动跟机移架率99%,真正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质效提升,彻底将采煤一线职工从直不起腰的岩层中解放出来。亮眼的成效使“杨村煤矿薄煤层智能化无人工作面成套装备应用”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2024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科技赋能,百花齐放。东滩煤矿、兴隆庄煤矿积极探索智能化掘进技术,在架棚机器人、无人截割、六臂智能钻车等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煤矿掘进效率树立了典范。万福能源“深部非均压井巷大变形灾害控制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首次提出以高预应力开挖补偿法为核心的控制模式及设计方法,研发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深部井巷工程大变形控制的“NPR+”系列支护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国内交通领域深部隧道工程。

煤炭清洁转化关键核心技术也取得创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炉在鲁南化工一次投料成功,填补我国在劣质原料煤气化技术领域的空白。未来能源“低温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体系研究与工业化应用”技术,使装置生产能力连年攀升……一项项成果充分彰显出兖矿能源科技创新的蓬勃脉动。



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手段,努力把兖矿能源打造成为全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先行者’。”在兖矿能源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九红发出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员令。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领导、科学的机制和良好的氛围,才能形成上下协同、机制顺畅、保障到位、活力迸发的良好生态。为此,兖矿能源构建了“公司决策—专业部门管理—基层矿处实施”的科技创新体系。修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6项规章制度,优化重大技术攻关、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激励等工作。


为了确保科技创新项目不是“花架子”,他们严格科技项目申报审查,按照“基层单位征集预审、专业部门技术审查、公司科技创新委员会最终审定”的申报组织模式,层层筛选把关,有效解决了立项质量不高、研发方向分散等问题。同时,开展科技项目现场全面评价,提高在研科技项目质量,健全完善绩效考核约束机制,将研发投入、承担和实施科技项目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范畴。

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兖矿能源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锻造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现拥有各类科技研发人员4495人,占在册员工的5.67%。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职引进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人,自主培养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6人,其中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技师工作室3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室4个。科技人才在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重视人才工作的同时,兖矿能源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热情,立足于实际工作场景、生产现场,全面推进小改小革活动深入开展,积极组织合理化建议征集、技能竞赛以及“五小”创新成果评比等各类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不断培厚创新沃土。



作者 | 王旭
编辑 | 张悦
责编 | 周燕 张帆
往期回顾

◆ 开局·2025 | 深化国企改革 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 兖矿视讯
◆ 《中国煤炭报》 | 兖矿能源:激活“智囊” 让创新成果“繁星满天”
◆ 快闪 | 实干争先 奋力向未来→

兖矿能源
兖矿能源集团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引领示范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