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一朵云,拍下一个笑脸,看蚂蚁越过三座大山,都是生活里的玛瑙。有时,记录下来,自娱自乐。
1.可爱的语文老师。文友聚会,就某篇文章讨论得兴高采烈,作者本人听得兴致盎然。读者谈及某视角观念惊奇,赞叹金句频出,感慨某段形容妙不可言时,群体中往往就会蹦出一个语文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地说,某某老师你这个“的”字不对,应该是“地”……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此种画面,尤其可爱,极具喜剧效果。
2.仪式感。不同的文字载体带来异样的心里冲击,手机平板是一种轻盈迅捷感,书籍给人一种宁静深思感,会场大屏庄重表彰,此时影音文字给人一种荣誉仪式感。
文字和感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手工或者定制,精心收集生活的点滴,汇聚装裱起来,给人一种心意重视的庄重。文学和生活都需要仪式感。
3.又是语文老师。很多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往千人讲台一站,一脸严肃庄重,木讷拘谨,提提眼镜,字字如鼓,毫无顿挫,却十分认真。严谨精确地表达,如敲打钉子一样,一锤一句,扎实深入,就像她们的课堂一样,无趣而坚韧,持久而富有耐心。
用心良苦,苦心孤诣,持之以恒,穿透枯燥无味,用真诚屹立的姿态,获得敬重。最终感动会场观众,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成就她教书之途的英雄出征。
4.知少懂多。文本解读里更多的是人类常识,人不能分析自己认知以外的文本。人之常情,古代历史规矩,制度的,宗法的,礼俗的,从乡土中国到生活具体行业里的常识,再到哲学辩思和宗教里的实践,以此去理解文本解读文本,则人类伟大深邃光辉之处可通。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孔子,老子是那一种知道的少却懂得多的人。
5.去沙县小吃,点一个海鲜面。
老板问一句,吃不吃辣?想着福建人开的,口味肯定偏淡,顺势讲了一句,吃。加辣!
一嘴下口,我,后悔了。
老板可谓深谙湖南人习性,这辣,太地道了!
赶紧从冰箱里拿了一瓶豆奶。就着冰豆奶,快吃猛进,豆奶消火,还是辣得连连哈气。三分钟吃完,止不住一顿火焰在喉咙炸开。
6.云端以下,贴地滑行。
早上八点,山野百里,骑行。云在天上悠游,晴光在马路豁朗蔓延,天地相接,马达线性输出,巧克力一般丝滑。人如坠入云海山峦的怀里。时速七十迈,风姑娘纤纤玉手轻轻拨撩全身,鼻腔都是夏末里焦糖拿铁的青草香。包谷穿过金黄色的麦田,用告别的果香,给稻草人唱一首牧羊曲。
7.保时捷载上了猪草,铁甲坦克上长发飘飘。八十岁大妈穿着拖鞋,去吃牛排。每每看着这种松弛自在画面,心生欢喜。早觉得,人间就应该如此。两个中年泥腿子,一人一杯书亦烧仙草,从蓝天下悠哉走过,宛如两个,追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