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回归,张勇 all in 阿里云!马云:阿里电商的未来回归“淘宝”

科技   科技   2023-06-20 17:04   广东  


作者|吴 亦

品|互联网最前线


今日阿里官宣重磅消息,简短来说,张勇专职阿里云,蔡崇信出任集团董事长,吴永铭任集团CEO,该任命将于2023年9月10日生效。

张勇宣布卸任又专职的理由是——阿里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已经启动,正处于向上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必须全身心投入。同时为了适应未来发展规范和要求,其个人不宜再同时担任两家公司董事长与CEO职务。

结合5月下旬,马云在非公开会议指出的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此外,马云还认为在组织上应该进一步扁平化的消息。

不难看出,回归后的马云作为背后掌舵者,这才引来今日人事大变动,以及推动多时的多项管理制度的改革。

归根结底,在权衡取舍之后,在1+6+N的大背景下,淘宝和阿里云将是阿里的两条主要的大腿。


01

张勇的履历

作为阿里集团的最高管理者,张勇从业务到管理已经全面放手,被一些阿里人士视为今年来调整最重要的变化。

张勇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起步是淘宝网的CFO。张勇在阿里的前八年,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包括:天猫的创立和发展、淘宝的无线化转型,菜鸟的发起和对物流行业的一系列投资。

2014年阿里整体上市后,阿里开始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式。作为阿里为数不多的多元化管理人才,2015年5月,张勇出任了阿里集团CEO。

此后几年,张勇最重要的战略动作之一是主导推动“大中台、小前台”,首次在互联网行业提出了中台概念,中台为多元化业务提供统一技术支持,以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但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该战略完成了对阿里组织体系的打通,此后又成功完成了数据打通。

张勇另一个重要战略动作是对新零售的探索,收购银泰、大润发,并重金投入盒马。对银泰和大润发的改造投入大,但收效甚微。盒马从一种创新模式做到如今 550 亿元的收入体量,用了六年时间。

2020年10月,阿里市值到达顶峰,股价突破300美元。此后张勇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在如何维持一家多板块复杂公司的顺畅运转,阿里业务的多元和复杂性也在此时到达顶峰。

伴随中台效率降低、各业务增长放缓,2020年前后,张勇开始尝试放权。他打薄中台,推动多元化治理,在自己和事业群总裁之间,新设“分管大总裁”,由他们负责阿里最重要的四个业务板块,进一步压缩对自己的汇报关系数量。

但不管如何组织调整,笨重的大象无法起舞。

此后三年疫情到来,反垄断调查开始,新的对手崛起。阿里、腾讯两巨头几乎同时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应对新锐竞争对手时无还手之力。

数据显示,阿里中国零售电商收入在2021年四季度首次下滑,且自去年二季度起连续四个季度下滑,集团总收入也在去年二季度首次下滑。据了解,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2022年的GMV之和近4.5万亿元,相当于阿里国内电商业务的一半以上。

内外剧烈变化之下,今年初,张勇筹划本轮“1+6+N”大调整。这种规模的调整在集团24年的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02
没有比“大”更大的问题

种种问题爆发的根本,是因为没有比“大”更大的问题了。

阿里、腾讯曾是中国互联网两级般的存在,他们拓展了商业公司的边界。如果把整个商业世界看成一个立方体,当年的A和T,一个想做深,控制一切;一个想做宽,连接一切。

变得更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拿走最好的机会,因为大公司的肌体不可避免地老化,而小巨头们更加年轻。

阿里巴巴曾引以为傲“one company”,即在已经是大公司的状态下,还能力出一孔、统一对敌。但这是违反商业规律的,它不可持续。

今天的阿里已是庞然大物,合力作战变得几乎不可能。一个例子是,2020年,当抖音内部已经大规模启动电商业务时,淘宝还在和抖音大力合作签年框,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帮助抖音塑造直播购物的习惯。而在淘宝将抖音电商视为对手的今天,饿了么继续和雄心勃勃冲进外卖市场的抖音本地生活合作。

张勇自己也总结,“大” 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张勇曾经花了几年时间试图纠正它,比如推行经营责任制,但责任是什么,谁来承担,都不清楚。经营责任制也没能解决最重要的激励问题,而当优秀人才流失,便是企业滑向低谷的开始。

当张勇和他的总裁们已经无法在阿里内部解决阿里的问题时,巨变由此发生。正如一个阿里高管评论,“分也好,和也好,总比一笔糊涂账好。”

今天,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都在把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做切割,只是形式和难度不同而已。

过去以投资和连接为纽带的腾讯,它的切割更为干脆、简单。而倾向于大业务都自己做或者收购的阿里来说,则是更大,也是更痛苦的工程,但也是必须走的路程。

在被外界问到拆分阿里云的逻辑时,张勇说可以从一个阿里巴巴里延伸出另外一个阿里巴巴,让它从今天的小阿里巴巴变成明天的大阿里巴巴。

03

被重新激活的合伙人

如果说过去几年是张勇在夹缝中管理阿里集团,现在阿里已经迈入新时代。

而对于此次重新激活的合伙人吴泳铭和蔡崇信来说,名、利都不会有什么他们在乎的收益,只可能有损失,这活儿甚至还有其他可能的更大风险,但他们还是愿意回来接这个活儿。

先看他们的履历。

1、吴泳铭

1997年,
阿里巴巴成立前一年,吴泳铭就追随马云创业。他曾任支付宝技术总监、阿里妈妈(广告业务)总经理、一淘网(返利促销平台)总裁,以及在阿里向移动转型之初短暂分管过相关业务。

吴泳铭2015年就退出一线业务管理,担任马云的特别助理和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5年后卸任。他同期创办了元璟资本,官方介绍目前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 亿人民币,主导投资过涂鸦科技、理想汽车等多个领域的项目。


2、蔡崇信

蔡崇信在阿里创业之初解决了这家公司的融资问题、确定了创始团队的股权激励模式,是马云以外的唯一一位阿里永久合伙人。

蔡崇信在阿里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至2013年,之后负责战略投资,直到2019年退休后,买下NBA篮网队。不过他一直担任菜鸟集团的董事,2021年还被选为阿里董事会执行副主席。

由于他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和影响力,他被认为会是阿里分拆后未来上市的关键人物。

细看阿里此次人事大动作——其改革后定位为控股集团,扮演创新孵化角色,更看重管理投资组合、把握科技创新趋势的能力,所以投资和技术大佬——蔡崇信和吴泳铭走到了幕前。

04

写在最后



而张勇全部精力掌舵阿里
云,阿里云对于阿里整体重要性不必多说。在马云给出的未来规划下,回归淘宝是守住基本盘,押注阿里云是押注未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阿里乐云。

无论是风口上的AI还是政策导向下的强攻卡脖子技术,阿里云是阿里系里最有增长潜力或者说以成长性而言最值钱的资产。

也因为云在战略上太重要而时间窗口太宝贵——无论海内外都是处于高速井喷期——所以井喷要赶紧靠最大的桶来接。

那么为什么是张勇?

因为张勇是一个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创业者,一是从0到1做成了天猫;二是在非常特殊时期稳住了阿里这艘航母。

阿里这两年面临的是最复杂的环境,从地缘博弈到平台经济监管、反垄断,到阴云难散的美国退市风险,内忧外患让外界也是心力憔悴,但中概整体最难的这几年里,张勇至少是稳住了阿里。

再看阿里云一系列发展。

从之前降价放低姿态抢回市场份额,再到王坚回归,再到张勇主导阿里云完全分拆的组织变革,都是一脉相承的逻辑,都是要决战云计算紫禁之巅的意思。

作为一个要干102年的公司,阿里还是很敢变善变,1+6+N彻底扁平化组织架构,真还就不是说说的。


随手点赞👍,戳个在看

互联网最前线
科技互联网头部订阅号,深度聚焦创新经济。重磅新闻跟踪报道。 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