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一
出品|互联网最前线
憋屈了三年的携程——正华丽归来。
业绩上,更是光鲜。携程报告显示,五一期间用户飞行距离达4年巅峰,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倍,国内景区门票票量较2019年五一增长超2倍。
基于市场的火热和携程的行业地位,资本市场的预期直线拉升。携程也没藏着掖着,乐观表示“非常有信心实现20%-30%的健康利润率”。
疫情阴霾散去,影响携程利润的最大负面因子逐渐消散。然而,抖音等新玩家凭借流量和内容优势,挤进在线酒旅赛道,抢占Z世代群体心智;飞猪等老对手同样在疫情期间不断壮大,磨刀霍霍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眼下的种种挑战,意味着携程并不能高枕无忧,躺着赚钱。
01
1999年,携程成立。
20多年过去了,携程在互联网的东风下,建立了一个在线旅游的帝国。尽管其间不断有去哪儿、同程、美团等挑战者出现,可是依靠供给实力、服务质量、资本与沉淀能力,携程仍然没有走下王座。
然而未来永远充满变数,行业正处于新一轮蜕变中。
这一阶段,需求端呈现出三大特点。
最明显的变化是更注重深度体验。区别于走马观花,像潜水、跳伞、南极探险类的产品搜索热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再者是消费的两极分化。citywalk、淄博烧烤等话题走热的同时,像马尔代夫、肯尼亚、新西兰等行程较远、成本昂贵的旅行团也依然畅销。消费呈现两极化态势,对于标品,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比如坐高铁逐渐取代了一部分坐飞机的需求,如家、锦江等连锁酒店生意疯长。而对于非标品,如定制团、到了目的地之后的玩乐和一日游等,消费者会更追求品质与履约,跟团游中,纯玩团就比购物团更畅销。
然而,旅游行业产品供给周期较长、库存弹性小,且由于供给组织通常滞后于消费趋势变化,同质竞争严重,上述来自消费市场的转变挑战着行业内的所有玩家,倒逼供应链提供更有弹性的服务。
而两极分化的消费结构,以及应对疫情所造就的危机意识,使得携程与飞猪选择各走一边,加之小红书等新内容渠道出现,引发国内在线旅游行业的“大分流”。
在新需求驱动下,作为OTA巨头的携程则加速自营化——通过建立自营SOP的标准化方案(也称携程自营服务执行标准流程),即面向携程自营品牌旗下逾四千条国内团队游产品,首创“旅行足迹”系统将复杂的服务标准化,从而提升游客在旅行途中的服务品质,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履约难和购买决策难。
当然,携程还有另一重考虑,构筑类似iOS系统般的闭环生态,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来源。
02
供给侧分化:飞猪
区别于携程,支持零售与非标品的生态位的飞猪,走的是平台化路子。
飞猪,一家支持零售和非标品类的在线旅游平台,正在通过实施平台化战略,努力巩固其在该生态位中的地位,堪称旅游界的淘宝,不过,要明确一点——飞猪与淘宝的平台模式并不相同。
因为旅游行业的供给和需求端远比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来得复杂。例如,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侧重于规模化生产以最大化边际收益,而旅游业则更倾向于提供定制化服务。
电商平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真实性、包装的完整性以及高效的物流支持。相对而言,旅游行业则需要考虑机票、酒店、景点和路线等各个环节,每一环节又包含着众多不同的服务场景,添加了履约及服务的复杂性。
此外,与追求速度和营销的电商不同,旅游行业中商家的固定成本很高,而变动成本接近于零。这导致旅游商家很容易遇到边际成本问题——例如,一家酒店即使理论上售出了上千间房,但仍然只能提供其实际的房间数量。
在适应这一新消费需求转向的复杂环境的中,飞猪加速了其平台化转型,从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行社,是早期比较传统的在线旅游形态,采用采销+运营模式,从酒店和航司获取佣金收入)向OTP转变(online Travel Platform,在线旅游平台,通过吸引航司、酒店、授权第三方代理等商家入驻,支持航司独立运营自己官方旗舰店,从而形成流量聚集效应),并在供给、履约和需求方面进行了调整。飞猪的策略不同于完全自营模式:在应对各方需求时,它强调供给的优化、履约能力的增强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当比较起携程和飞猪的策略,两者在履约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有着本质区别。
携程依靠自身定制的服务流程和物理硬件来维系服务质量,而飞猪则选择将供给层次化,通过层层把关保证服务质量不至于完全依赖于商家。
尽管面临市场上如携程这样的老牌运营商,以及美团这样的快速下沉市场覆盖者的挑战,飞猪并未停滞,而是在过去三年中静悄悄地加强了自身的供应链,并大幅提升了直连直签酒店的成交额。
阿里集团在2022年3月宣布各业务单元分拆前,飞猪已经开始筹备面向市场独立运营,进行管理改革和岗位重组。在合作方面,飞猪保持平台模式,尊重品牌商的运营权,并通过提供会员服务来匹配消费者需求。
03
供给侧分化:抖音、小红书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及山东淄博烧烤爆火后,涌入了一大批游客,西安和淄博光靠这两个热搜话题就赚得盆钵满盈。各大旅游企业及商家争先抢占小红书抖音的内容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可见,加紧抖音、小红书等新内容平台的旅游业种草建设,成了品牌企业的突破重围新重点。
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是流量池的代表,为文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冲击。
比如北京某酒店通过抖音服务商,投流3万元,1个月实现订单收入48万元,截至7月底200间房全预定光了,此次入驻抖音不但消化了大量存量房源,还提高了客房单价。新内容渠道的巨大流量与优质服务商正向循环,这为抖音、小红书的酒旅赛道不断创造着红利,抖音、小红书内部也正在加速整合布局,将酒旅业务升级为平行于到店服务的一级部门。
为了防住抖音等的攻击,携程深耕内容。
2019年携程成立上海程梦文化有限公司的旅行MCN,招募“旅游达人”、孵化平台KOL。
2020年携程CEO梁建章亲自直播带货,4个月内为携程旅游服务带货11亿元。
2021年携程发布“旅游营销枢纽”战略,旨在让用户提取到丰富多彩的内容或形式,提升商家的营销能力,吸引各大平台的内容创作者入驻。
2022年携程进一步加大内容领域深耕,提高产品的宣传力度和质量。
2023年7月17日携程举办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及系列榜单发布会,向大众介绍了“携程口碑榜”、“携程热点榜”和“携程特价榜”,这一组榜单成为有携程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产品。
若对比起携程和新内容渠道。
相较于携程,抖音有短视频、直播的种草能力,抖音销售能够灵活调整售价和产品组合,以低价+多种类组合的形式售卖,并且有机会附赠生活产品,这让顾客们看见了容易走不动道儿。
此外,抖音短视频平台的费率相对更低,虽然经过调整让各大软件服务费率上升,但仍大幅低于传统OTA,抖音凭借其雄厚的优势让无名的商户出名。但抖音的产出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商,自身无法资源供给,必须与第三方合作拿取佣金,一旦两者的关系撕裂抖音就无法从中获利。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抖音无法为服务商提供因地制宜的产品推广计划,所以抖音和服务商的关系并不稳定。业内人士看来,抖音的营销在于“货找人”,许多买家是冲动型消费,其可持续发展令人堪忧。
而回归携程,其优势在于数据的真实性,关注榜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用户在携程上做决策时更具有客观性和理性,现阶段,携程是预定各类出行票的可靠平台,帮助政府和目的地获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携程的运营重心在于内容输出的平衡,抵挡外界的攻势,寻找自身的优势发展道路,让用户高效率处理问题。尽管抖音、小红书等流量平台染指,业内一度叫嚷“狼来了”。可业内人士认为,供给资源门槛极高,流量平台只会影响那些非标且履约简单、体验性消费,以及对从业人员有价值差的部分领域。
不过论及渠道选择,商家均表示携程和新渠道都是两手抓。
04
写在最后
随着抖音、小红书在本地生活的不断深入,必然会与携程等传统玩家狭路相逢。在飞猪之后,OTA市场正在迎来怪力新人的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