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大考

科技   科技   2023-06-06 12:53   广东  


作者|吴 亦

品|互联网最前线

6月6日凌晨,在WWDC2023大会上,苹果正式发布了第一款VR/MR设备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预计明年正式发售。

在过去6个月,前沿技术圈的注意力都被ChatGPT主导的生成式AI工具抢走,落寞的百度凭借文心一言重返声量风口,反观其他互联网巨头押注力度不大。

一边是以阿里云为代表,通过提供基础云服务向淘金队伍赚取卖水生意的,另一边则是内部组建部门跟进,但论投入远不如百度。

因为,它们相信the next big thing应该是AR/VR技术,扎克伯格将FaceBook更名MetaVerse、马化腾带领腾讯提出“全真互联”概念、张一鸣在字节跳动挂帅而去的辞职信中第一个点名关注的重点也是虚拟现实……

若如库克所说,iPhone开启移动计算时代,头显新硬件将开启空间计算的全新时代,那这场新时代大考,压力给到国内,将第一个落在字节跳动头上(2021年8月收购了Pico的字节跳动,占据国内VR/AR市场出货总量70%)。

01

字节跳动的崛起:风口

回顾字节跳动的崛起,是抓住时代机遇的吃螃蟹的第一人。

1、 背景:网民扩容,网民下沉;

在用户上,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随着网民扩容而来的,是用户的下沉。

2、 细分用户趋势:从“大扎堆”到“物以类聚”的泛平台崛起;

伴随用户下沉的明显趋势是:用户输出的内容从过去的价值观输出向生活分享转变,人们对一个公共议题很难有共识,隐藏在网络之下发泄情绪的内容也在增多。“物以类聚”型的社区平台相继崛起,B站主打二次元、小红书是女性社区、知乎是知识社区、豆瓣为文艺青年聚集地……

3、 内容创新形式+推荐引擎:

另一方面让创作更简单,让内容更大众。如微博推出时对内容的限制,文字不能超过140字;又如抖音、快手,将互联网平台推向短视频时代。

(1)今日头条PK百度;

在PC时代,百度依靠搜索业务的高壁垒、不可替代性,建立了庞大的流量基础和广告主体系。但是,在移动时代,搜索业务逐渐被边缘化,百度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措施。反而是字节跳动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分发”这门生意没有衰落,只是实现方式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从“搜索”转向了“基于算法的信息流”。到了2016年,今日头条成为了超级APP,地铁广告清一色的大字报历历在目,而百度搜索跌出了BAT梯队。

(2)今日头条PK微博;

新浪微博与今日头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脱胎于大众媒体、带着鲜明的“媒体基因”,后者则带着鲜明的“技术基因”;前者是从社交媒体逐渐转向信息流媒体、算法重要性不断增强,后者则从一开始就是以算法为核心的“兴趣阅读媒体”;可惜,微博的“大众媒体”色彩太强,过于注重突发新闻事件,导致流量越来越向头部集中,话题也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的娱乐八卦。于是,垂直KOL纷纷到抖音、小红书谋求出路。

(3)抖音PK腾讯微视、快手;

抖音脱胎于今日头条:继承了优秀的算法、以兴趣推荐为核心的产品思路;以一二线城市而非低线城市为大本营;取消了传统信息流,代之以所谓“单页信息流”(播放界面);强化了关注机制,使得明星网红等KOL更乐意以抖音为大本营。

在抖音刚刚兴起之时,腾讯尝试用导流的方式扶持微视起来,但奈何一方面步伐太慢,另一方面产品一直缺乏特色:它既不像抖音那么“潮”,又不像快手那么“真”。导流给微视带来了装机量但用户没有什么黏性。

此时此刻,抖音最大的竞争对手仍然是快手,这两个超级App的定位差别,可以从宣传词窥见一斑:抖音是“发现美好生活”,快手则是“看见每一种生活”。聚焦于一二线城市高消费人群的策略,促进了抖音的广告变现能力。虽然人们都说“互联网行业是得低端者得天下”,但是没有品牌广告主愿意被贴上“低端”的标签。所以,快手的广告变现之路远比抖音更难。另一边,抖音的高端市场定位特别受到MCN(多渠道发行商)的欢迎,故而能从MCN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相比之下,快手几乎没有MCN的参与。

4、成功的内容商业化;

作为一个平台,留住用户的关键,除了个性化的推荐算法,核心在于优质内容。

联想起2023年4月B站多位UP主用爱发电难以为继,宣布停更风波。以及最近直播筹款也救不回来的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天涯。

在平台冷启动之际,网民、UP主们写文开贴、制作视频的动机往往是为了娱乐和分享,作者赚取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抒发个性,以及获得互联网上的声望。

但越发展到后面,流量变现成为了平台的主题曲。大V、UP主、答主、达人、博主……不同称呼的创作者们与粉丝之间关系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创作者的商业价值已经标出了明确的价码。

在这个商业逻辑之下,各大平台纷纷高昂的签约费,或创作激励,来引入优秀的创作者。天涯的落寞、B站用爱发电难以为继,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像抖音这样成功走通商业化的平台,才能留住创作者。

02

字节跳动的大考:风口

用了十年多的时间,张一鸣紧抓风口也凭借自身实力,让字节跳动实现从无到有,甚至长成一个出海、染指各行各业的巨无霸。

在新一代Web3来临之际,他还能把握住吗?

从信息形式的发展趋势看,web3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基础上,呈现给用户一种3D全息、AI、直播、实时内容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而VR/AR将是Web3的重点。
当下国内外VR/AR玩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互联网厂商;二是专业硬件厂商(以手机厂商为主);三是专业VR厂商。
截至2021年,互联网厂商在全球VR/AR市场合计市占率超80%,头部互联网厂商具备资金、内容、流量、社交关系链等多方位优势,Meta和字节通过收购成熟技术的硬件公司进入VR/AR行业,实现闭环,牢牢把握住了VR/AR产业端最具利润价值的环节。
现下苹果推出了VisionPro,而就在前天,Meta也紧急抢跑发布了最新的头显Quest 3,值此之际,反观下张一鸣的Pico?
Pico是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VR产品,该公司于2021年8月被字节收购,并入字节跳动的VR相关业务,获得大量抖音渠道曝光及内容引入补贴。工商资料显示,张一鸣拥有该公司超过98%的受益股份。

从扶持力度上看,字节多位内容条线负责人转岗至Pico部门,如抖音综艺负责人宋秉华、抖音娱乐总监吴作敏、西瓜视频负责人任利峰等,希望能补上之前Pico在营销和内容方面的短板。
从推广力度看,Pico在抖音上的营销不可谓不用力。Pico注册了4个抖音蓝V企业号,其中“Pico官方旗舰店”抖音号几乎每天直播20个小时,几个主播轮班直播,并不断强调30天试用,不满意可无理由退货。根据蝉妈妈的统计,直播GMV并不乐观,近34场直播平均GMV仅10.7万元。不过中信建投证券在一份研报中预测,由于字节对Pico的营销效果超预期,2022年Pico的出货量将从原定的100万台上调至180万台。不过与Oculus近900万台的销量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字节此前也曾涉足硬件制造,但反响一般。2018年,字节收购奄奄一息的锤子手机,不过一直不见起色。2021年初,字节宣布放弃手机业务,锤子团队并入教育硬件团队。此番布局VR智能硬件,张一鸣是否会重蹈覆辙?

03

写在最后

尽管头显厂商努力了那么多年,但一直为外界诟病的,就是大家很难有场景对它形成依赖感。手机使用频次高,是因为看小说、玩游戏、聊天——各种各样的场景都需要你频繁的拿起手机;像电脑,虽然比手机要弱一些,但是它非常强的办公属性,导致每个需要办公的人必须拥有,并且在上班时间频繁使用。反观 VR 内容的繁荣程度一直都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此外还有在硬件层面的跟进。手机芯片一年一大迭代,半年一小迭代,VR 芯片却迟迟跟不上时代。明明 VR 对于芯片的图像处理、计算能力的需求要更高,对于各种专用传感芯片的需求性也更强,但是只能跟在手机后面拾人牙慧。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推出新设备的消息在声量上占据优势,在股价上却给了下跌趋势。

比较头显大厂的优劣势来看:

在VR生态上,Meta软硬兼备,布局早且元宇宙战略更加长远,打造全球顶尖VR游戏,其VR内容生态年入10亿美元;字节在内容端强于娱乐性内容,而游戏偏弱,硬件及底层技术均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进入。

在场景层面,背靠大树的生态差异决定了三者内容基因的差异:Meta强于社交、Quest强于游戏、Pico强于短视频。“刷抖音会上瘾”已经成了对大众对字节内容的认识,甚至凭借这一实力成了中国截至目前出海最成功的典范。Pico能否通过字节的视频内容弯道超车?我们拭目以待。

不再吃存量的广告变现、带货变现老本,张一鸣选择出走探索。出海找增量却重重受阻,更名为抖音集团的字节跳动,迷失在探索新路线的大航海之中。

但至少它出发了。

按规律每一个时代都由全面革新的硬件来拉开序幕,靠率先应用先进技术(GPT)取胜的公司,以及用成熟可靠的产品拉满体验的公司,大概率前者还得向后者无差别交税。
随手点赞👍,戳个在看

互联网最前线
科技互联网头部订阅号,深度聚焦创新经济。重磅新闻跟踪报道。 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