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 亦
出品|互联网最前线
01
AI孙燕姿在线营业
对于那些一直期待看到孙燕姿现场演出但却一直没有机会的粉丝们来说,AI技术成了他们的救星。他们自己动手使用AI生成他们想听的歌曲,有些歌曲甚至是孙燕姿本人从未唱过的。当然,现在的AI技术虽然只能模仿音色,无法完全还原孙燕姿所有的唱法技巧,但至少能够复刻她的嗓音,为歌迷们提供了足够的二创空间。
她一会儿翻唱周杰伦的《发如雪》、《爱在西元前》。一会儿翻唱赵雷的《我记得》、《成都》。一会儿翻唱郭顶的《水星记》、南拳妈妈的《下雨天》。民谣、流行歌曲、童谣,各类歌曲,几乎没有她搞不定的。大部分的粉丝和路人在听完之后都不得不感叹,AI实在是太牛逼了!无论什么类型的歌曲,AI孙燕姿都能完美演绎。
02
背后是柯南的变声器
AI歌手看似是横空出世,其实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初音未来等虚拟歌手,应该是大众对AI音乐的初印象,那时是2007年。2017年,微软AI小冰携手马来西亚歌手朱主爱共同发布了AI歌曲《好想你》,这是史上第一支由人类歌手和AI合唱的歌曲。两年前,有人用AI模仿了说唱歌手Eminem的歌来挤兑扎克伯格。由于声音以假乱真,有网友留言,跪求创作一整张Eminem的AI专辑。
但是那时的AI音乐,门槛太高,普通人注定与之无缘。而如今的AI技术,虽然还很难完全模仿歌手的唱腔、技巧和风格,但是音色已经基本能1:1复制。
更关键的是,门槛大大降低了。
现在大火的AI孙燕姿、AI周杰伦等,核心技术主要来自于一个叫做So-vits的开源项目。这个Sovits的作用,就等同于柯南脖子上的“蝴蝶结变声器”,即把一个音色变成另一个音色,这也是做“AI歌手”的关键。
根据Github上的介绍,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迭代到了4.0版本。相较于以往VITS、soft-vc、VISinger2等项目,Sovits的使用大大简化,仅凭数段音频就可训练出用户想要的声学模型。
当然,这个音频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它得是“干声”。在一首歌中,它就是去掉乐器、伴奏、混响、和声后剩下的“原始声音”。再比如,它得训练材料得足够多。在4.0版本里,想完成一首惟妙惟肖的作品,最起码要有2小时的“干声”材料打底。在歌曲上,为了让AI的唱腔更加游刃有余,训练者还必须收集歌手在各个音调中的“干声”表现。所以一般而言,音域广的歌手,ta的AI作品会更像一些,比如孙燕姿。
03
逃不开的侵权争议
侵权,注定是AI歌手绕不开的问题。
环球音乐等唱片公司,开始纷纷敦促Spotify和苹果阻止AI工具从其艺术家的版权歌曲中抓取歌词和旋律,并要求对方下架AI克隆歌曲。
3月16日,美国唱片业协会等30多个社会团体,还共同发起了“人类艺术运动”,以保证AI不会取代或“侵蚀”人类文化和艺术。
国内玩AI歌手的网友们,因此也都小心翼翼,每条视频都要标注清楚:视频内容是AI工具生成,不作商用,侵权立删。
AI歌手在火速“出圈”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的法律争议。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孙山,他认为“AI歌手触及到现行《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诸多空白,衍生出不少新问题”。
首先,训练AI歌手中使用的大量歌曲,类似于训练ChatGPT时使用的大量素材。在未经相关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歌曲是否侵犯著作权?这在现行著作权法规定里还是空白。
其次,AI歌手还涉及对歌手本人人身权的侵犯。对声音所享有的权利,就是我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中“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隐私权等权利”中的“等权利”,这方面也尚待立法机关进一步明确。在有些方面,AI歌手则已经产生了侵权行为。孙山介绍,当AI歌手对歌曲进行具有商业性质的演唱时,比如“AI孙燕姿”进行直播,在未经原词曲著作权人、演唱者、录音制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肯定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同时,AI歌手诸多音频中都使用了原歌手的照片,甚至部分还加入了简单的眨眼、摆手等动作,都是对歌手肖像权的一种侵犯。”
最后,其实诸多AI歌手作品中的“仅限私人欣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的声明没有法律意义。AI歌手的作品最终目的都是商业利益,因为无法阻止其他人将这些歌曲用作商业性质。
04
无处不在的AI数字人
美国网红做了一个“AI版自己”,谈恋爱每分钟1美元,”宅男神器”。拥有180万粉丝的Snapchat网红Caryn Marjorie,作为AI赚钱先行者的她,今年23岁,正在同时交往1000多个男朋友。不过,并不是她本人,而是AI版本的Caryn。由她本人2000多个小时的YouTube素材训练而成,记录了她的声音和性格。结合Open AI的GPT-4技术,能够“实现动态、独一无二的互动,就好像你是在直接和Caryn本人聊天一样。”并且24小时秒回消息,绝对不会闹脾气、冷暴力,或者已读不回,堪称”宅男神器”。
05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