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边耳机,可收听音频
金仲兵(小说):律衫飞舞陈晓月(四十四)
作者:金仲兵
四十四
灯光映照下的人行道上,白天稍稍融化的雪水早已再次变得光滑坚硬起来,混杂着灰黑色泥土的残雪上面,叠加了一个个、一条条、一层层奇奇怪怪的碾压过的印迹,路面显得斑驳不堪。
在日复一日的消融、冰冻轮回中,新印迹掩盖了旧印迹,旧印迹就像一个个退休老人,带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默默潜入泥土里,努力让自己处于冬眠状,像要等待属于自己的另一个春天来临似的。
春天,肯定不是这些发生于泥土中的瞬间故事的福音,太微不足道了!就算在留下一个个印迹的路人自己的眼里,这从来也是无感的。他们期待、或是担心的,是可能发生在下一刻的未知。
有些东西,只适合存在于冬天。这与马蹄铁同理。
底层人的悲剧,甚至不是从一个深渊跌落到另一个深渊,而是能不能从每一个深渊中一次次地爬出来。这相当于,哪怕失败一万次,却还需要一万次的不失败,要不然,就只有毁灭的命运。
苟且地活着,显然不是成功。
那些鸡汤说,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时过境迁了,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粗鄙,比如在寒冷的黑夜回得了家,就是每一天的人生小目标,至于所谓的繁星和律令,“这深更半夜的,简直呵呵了。”
稍远处,稀稀疏疏的社畜们拖着一阵阵寒气,行色匆匆地向公交站汇集着,看那肢体神态,都明显是在担心会像前些天那样,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冰封在原地。
一女子走得太急,在接近站牌队尾那一刻,脚下“呲溜”一滑,“扑通”一屁股跌坐在马路牙子上,痛得“哇”地一声尖叫。尴尬之余,竟然痛苦得不能自己站起来。
这突发一幕引发众人围观,有几个年轻人蠢蠢欲动,想要上前帮扶。排在队尾的陈晓月见状,赶紧转过身去紧紧拉住她的手。
女子喘着粗气重新站起来:“妈的,昨天刚在这儿当街坐地排卵!好吧,‘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伤’!”
带着连声的咒骂,一阵阵白气从口罩四周喷射出来,浑身都是满满的不服。
抬头看看也有些喘气的陈晓月,带着些许尴尬连声称谢:“谢谢姐姐,谢谢姐姐咯!”
“谢啥哦,都是一路人,不客气!”
嘴上说着,心里也在念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算个屁?屁也不是!”
坐地排卵,呵呵!
女子一边揉着腰,一边套近乎:“姐,你也住东边呀?”
“嗯,嗯。”
“靠,再也不想遇到那种进退不得的绝望了。”
“好让人同病相怜哦。”
听这话,明显是有过同样遭遇的老路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她忽然想起白居易老师这句诗来,不同的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没有成为卖唱女了。
可是,“能为白老师唱歌,何尝不是人生之幸?”
站牌下,三三两两的同程客在窃窃私语。有了这位闪腰女子,也有了话伴,不再那么无聊了。
三两句过后,女子上下打量着自己这套一穿到底的“通白杀”,“哎哟,原来是学生妹妹呀!”
这身古典风校服,与社会流行风明显水土不服,不论在哪里,都有些孤独求败的悲壮感,此情此景,更是如此。
要不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拉人一把,得以无痕入圈,这种突兀感像是独自行走在整整一层平行宇宙中的怪咖,比这位女子还引人注目。
想到衣服,她就会尽量低调一些,没过多和女子说话,而是将思绪游离于现实之外。
复工第一天,自己专属的自愿吹哨人严晓阳不在了,就遭到了加班的报复,好在已经全面放开,还有无数的荣誉和奖励,特别是还有蓝芊芊,用另一种方式填补了孤独的真空。
这个宇宙中,其实还有一个若即若离的人,就是首先实现了当日逃出生天的周佳亮律师。“没想到,他竟然喜欢独来独往。这也许是风险切割的方法之一吧。”
摸了摸羽绒服外套下沿,下意识地往紧收了收,来回搓着厚重的手套,前前后后扫了一眼候车队列,自己还处在队尾,“二十人左右的样子,一车足够拉完了。”
队列渐渐失去了刚才的活力,与城市、大街一起安静下来:有的人在低头刷手机,有的人在漫无目的地仰望星空,有的人闭着眼睛,像是在听耳机,有的人双手合十,有些高深莫测,不知道是在祈祷,还是冻得不行,在用爱发电......
完成了每次乘车必需的安全性评估程序,她也放心地插上耳机,静待大概率会按时抵达的末班车。
电流声轻轻震动着耳膜,耳鼓里响起的是《不死的心》,像潺潺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
有多少爱可以连接我们的过去
烛光中夜未央梦在哭泣
后悔放开手
让青春如瓷的美丽
碎裂成了这寂寞的雨季
有多少情可以修补曾经的空隙
不怨天不怨命默默努力
缘份未尽时
不死的心是海的潮汐
一次又一次彼此伤害彼此沉迷
————————————
过了十来分钟,隆隆的马达声激活了僵尸般的人群,这显然是一天当中最后的希望了,回家的渴望突然间就淹没了上班族最后的优雅,队列一阵骚动,大家纷纷涌上前来,一瞬间大有群雄逐鹿的波澜壮阔!
末班车,真是一个为穷人量身定制的咒符,传说中的挤公交现象再次出现了!
眼看排队顺序要乱!
因为看过一些NBA的比赛,听到过“卡位”二字,这马上让陈晓月从中悟到了深刻的哲学原理:科学占坑,抢先站位。
其实在排队的时候,她就一直与前面的人保持着仅一、二十公分的礼貌距离,一般情况下决不允许它人有空可钻。此时,她带头喊了起来:“前面的排队!别让人加塞插队!人不多,大家都回得去!”
随即,队列前后左右传来“排队!排队!”的附和声。
正风压倒邪气之后,秩序好像有所恢复。
挤到车门处,右侧一个男子想要插队,陈晓月随即向前探出右脚,牢牢扎在对方的腿前,挡着他迈不开步,然后抢先一步跨上车门。
在那一瞬间,她对着那人头顶上的天空大喝一声:“排队!”
带头大姐释放出的神秘力量震撼着夜空,逼得那几位加塞者乖乖退往队尾去了!
胸脯还“砰砰”跳着,气喘吁吁地调出提前登陆的乘车码,扫码进入车厢,从前向后、由左及右迅速依次扫视一遍,发现第一排已经满员,最理想的第二排左侧已经有人占坑了。
这很能说明,对座位的选择其实人人皆有同感,自己的认知,看来属于同为上班族的平均水平,只不过是从潜意识升华到显意识,总结出来而已。
不过,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成为理论家者,并非一般人。”
小失意中带着小得意,又一次不由自主地重审了一遍第二排的四个位置,“一、二、三、四......”
真的全满了,“好罢,随遇而安。”
依次类推,坐在了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算是此时此地一个最不坏的选择。因为里面挨着玻璃窗,外面的冷气会传导进来,吸得右臂一侧冷得很呢。
人总是喜欢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并且讨厌和排斥不喜欢的东西:“征服和占有是人性本质,晓月姐也不能免俗!”
后来上车的人,一个个都从身边一直向后走去,都优选择坐在过道处。等过道坐满了,再后来的人就只好坐到里面去了。
问题是,有时前面有坐,为什么还有人非要坐到后面那么颠簸的地方,或是在后门的风口处挨冻?
对此,她也分析总结过,首先与国人不擅交际的内敛性格有关,更大的可能是,人们被原子化分离之后,形成了这种流沙状的生存习惯。至于为了劳累之后不打扰它人进行独处,并不是一个很有力的理由。
“人,可是群居动物呀。悲剧!”
寒气逼人的塑胶椅子,开始几分钟还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随着人、座温度对流达成平衡,加上人人入座之后,车厢温度也开始缓慢上升,“社会学上的抱团取暖,在物理学上,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城市的夏天那么热,就是更大的温岛效应,只可惜,夏温不能御冬寒。”
尽管如此,还是值得长出一口气庆幸一下:“没有点冲锋陷阵的勇气和力气,又可能要被遗落在这寒冷的路灯下了......”
一位大叔走过来,看看她右侧没人,停下来,想从前面缝隙处跨进去,但冬天的服装显得浑身臃肿峨冠博带,跃跃欲试了一下,但终于没好意思强行进入。
见状,她觉得不动都不好意思了,就主动挪到里座,虽然有些不情愿。
前面第一排,有人在谈论京东通地铁的事儿:“到那时就好了,时间晚还能规划,而且再也不用受检查站的气了。”
“你想什么呢?没听过‘总有一款适合你’吗?你不走公路检查站,想直接上地铁,以为人家想不到吗?”
对方瞪着眼睛:“难道不行吗?”
“瞧你这副傻逼样!你平时坐火车进站时,是直接让你进去的吗?”
“没有呀......”
“这不就得了——将来地铁就算通了,人家就不懂得在进站口先查你的身份证吗?”
那人恍然大悟,捂着脸一下靠在后背上:“唉呀妈呀,忘了这事儿......”
向后用力动作太大,吓了她一跳,不过后面的对话更火爆了:“说你傻逼,不过吧?将来的堵点,就在入站口以外。信不信,打赌?”
“这还赌个屁呀,你又赢麻了,好不好?靠!”
从头听到尾,心里也是随之一凉。
车身晃晃悠悠开始向前移动。
“不管怎么说,总是多了一种选择,而且过了这一关,总不会堵车了。寥胜于无吧。睡觉!”
在车上已经落座的人,有的直接将围巾拉高到鼻孔上部,或是将帽沿拉低到眼睛下部,开始利用大约一小时的路程让自己沉浸在黑暗里,来补偿失落的灵魂,像是终于将悬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显得那么有气无力,那么无欲无求。
每个座椅上最晃眼的,就是那一只只白色的N95了。每个一只口罩的后面,都藏着一个或辛酸、或感人的故事。
她还带着刚刚“生为人杰”的亢奋:“苦日子多放两勺糖,熬一熬就过去了。”
抬起手臂,伸直毛线手套里那根笨重的右食指,在车窗上的雾气上划了半圈完美的弧线。这一线玻璃之外,是沉寂的夜空。
忽然,天际线上闪出一束束五彩缤纷的礼花,不停闪动变幻的光彩映照在车窗上,又被雾气渲染得深邃而朦胧,间或出现一种蒙太奇式的神奇效果。沉寂的车厢瞬间被惊艳了,有人惊呼:“哇,好美!生活原来是个动词,怎么灿烂,就怎么闪耀一下!”
闪动的光彩穿透玻璃上的弧线,将一道完美的彩虹映在她的脸上,在满窗光晕的映照下,整张脸如同化了美丽的节日彩妆。不期而至的光亮让她有些目眩,赶紧用右手遮住笑眯眯的眼睛:“哇塞,要过年咯......”
她兴奋地喊出了声,像置身于一场盛大的party!
有人负责感动,就得有人负责残酷!
光亮和声音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大家睁大了眼睛齐刷刷望向右侧车窗。一双双神态各异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不久,即随着这场转瞬即逝的烟花秀再度陷于疲惫和落寞。
前排有男生在叹息:“可望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本来就不属于我们,就像隔着手机触摸屏,看到你,却永远触摸不到你......”
这是一位由情场失意者转化而来的怨男患者吗?她可管不了这些,很郑重地双手合十,悄悄对窗外说:“这世界,口罩节快乐!”
(待续)
您的鼓励是写作的动力: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打赏!
作者简介:
《律媒先锋》、《企业与法律》媒体平台主编
《中国律师100人》视频节目主持人
“法律小食堂”发起人
独立观察评论
律政小说《律衫飞舞陈晓月》作者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治理转型,民间江湖社会
工作重点:典型个案关注,追踪报道,律政短剧、AI智能数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