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兵(小说):律衫飞舞陈晓月(四十五)

文摘   2024-12-29 16:52   河北  

——点上边耳机,可收听音频

金仲兵(小说):律衫飞舞陈晓月(四十五)

作者:金仲兵

四十五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里说有个穷孩子发现只有富人才能得到尊重崇拜于是穷极一生不停地工作挣钱最后发现幸福和价值实际上来自于智慧和美德对财富和权力的礼赞导致的辛苦让人更加焦虑、恐惧和痛苦还有疾病、危险和死亡

这个理论,几乎差一点就得到了印证和反证。

有一次例会,王盛强主任对所里为数不多的工薪员工提出:“困难时期,还有班加,不好吗?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但紧接着他又说:那点加班费和爱所相比,就那么重要吗?

这种看似降维打击式的诘问,对挣一顿吃一顿的无偿加班族来说,无异于诛心之问让大家一时愕然。

当时,刚刚在京城所实习入职的陈晓月正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侧耳聆听,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让她思来想去却总觉得五味杂陈,“是自己思维错乱,还是这话存在逻辑谬误?”

身为法科生,在入职之前对《劳动法》进行必要的学习了解当然是应有之义,其中关于加班费的翻倍规定还是充满吸引力的,“固定的工作单位,双倍的加班费,比从事英语家教强太多了。”

她一度甚至想象着,节假日也可以值班不回家,因为“那可是三倍收入呢!”直到后来发现虽然身在律所,但这个法律规定同样被法律人自己无视了才放弃。

“那时太傻逼,现在很苦逼。”

在例会现场看到员工这种反应,王主任油然有一种如来降临的俯视感。

一位久未加薪的男生却一反常态,直接反问回去:“一家企业的倒闭,对老板就那么重要吗?”

这话问得太醒脑了,王主任闻听哑口无言。

她觉得这位员工大哥说的有些道理:“和生存、甚至安逸富贵相比,家国情怀或许就真的不重要了。”

那位员工说完,起身到人事处办了离职,并放言,以前的加班费一分不能少,要不就要诉诸法律!

后来,虽然那件事竟然不了了之,但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契约是一体两面,失去一面的权利,另一面的义务也就无法存在。“相对各方各自处于不同的平行世界,价值观和体验感是完全不同的。”

不止如此,这事还让亚当斯密的情操论变得更加普适:建立在先活下来的基础上的富贵,或许才有现实意义,也难免会有不适。所以当穷人通过努力变成了富人,但回过头来再与新穷人进行对抗,肯定会让二者都陷于敌对的痛苦之中。

不过,那时的自己还傻傻地以局外人视角认为这一切与己无关”。

本来就不曾拥有,又何谈一旦失去?

财富自由还得追求。

短短几个月过去,早九晚九,日复一日,很快就被迫养成了工具人思维,就像今天,无非是重新开始的另一个桥段。

“如果因为饥饿,连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飞扬跋扈的老虎都可以被训服得服服贴贴,况且是对利益精致到分秒必争的人类呢?”

不同的是,经过前些天那次惊心动魂的夜不能归,觉得当初的自己像一个晶莹透明、温润素净的水晶球,但可惜的是不能占卜万事

因为不再傻逼,痛苦也随之而来,痛苦到不行了,再用一种自我麻醉的土方与自己和解,低成本地难得糊涂一下,临时做一个幸福的傻逼。

“那种纯朴和善良,怎么越来越少了......

这时候,公交车已经驰上高速,发动机“嗡嗡嗡”有规律地响着,车厢温度渐渐升高。前排刚才还在激烈争论进京是非的女此时正歪着头依着一侧男生的肩膀早早入梦那顶粗毛线帽子深深扣在耳根部,失去了意志支撑的脑袋荡来荡去,但又始终落在那个坚实但不坚硬的肩膀上。

“睡着了还能这么精准找到落点,显然是长期练习和互相信任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拥有!”

不过又有些怀疑:“是不是在半梦半醒中,矫情地消耗着这份独有的甜蜜?”

无论如何,还是由衷地羡慕起来:幸福原来是可以主动争取的哦......

这个刚刚还很强势的妹子,现在却一个劲地扮弱装傻,主动投怀送抱,“一点也不傻呀。”

想到这儿,忽然发现自己的旁边其实也有一个肩膀不同的是,这是一位陌生的大叔,而且,这位大叔似乎早有戒备似的,一直在自己那片座椅上一动不动地坐着,僵硬到很有些行武人的严谨。

你有我也有”,这多多少少算是一点意淫式的安慰,让她萌生了一种倒头想要靠上去的想法。

抬头瞄了一眼车厢前端顶部的LED滚屏,时间和站点尚远,脑海里有些昏昏沉沉,好像涌入一团迷雾,于是埋头进入“难得糊涂”时刻

飘飘然地闭上眼睛,很快就到家了。赶紧倒头睡在枕头上,像贴着妈妈湿润的脸,像靠在妈妈温暖的胸脯上,像沐浴在满是泡沫的浴缸里。

脑海里还是复工首日的点点滴滴,像母亲针线包里一片一片的碎布料。窗外起风了,扬起的沙尘带着碎布片飘来飘去,慢慢隐入了无边的夜色。

村里的夜还死一般的寂静,像不断涌来的无边潮水,让人压抑和绝望。

太阳重新升起来了,姥姥家破落庭院中的那棵枯木,窗台上那盆带着冷露的仙人球,一片简朴到只剩下红色线条的窗花,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年关更近了,这个春节,也是人生头一遭,不知是煎熬,是期盼,还是......

“忽隆隆......”

车身颠簸着穿过减速带,有人叫起来:“马上要过省界检查站了。”

陈晓月正在梦中跌跌撞撞,“吭哧”一下脑袋像撞在岩石上,痛得“哎呀”叫出了声,随即睁开了眼睛。

原来,随着车身晃动,脑壳很有力地撞在邻座大叔的肩胛骨上。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大叔却像是因为没能保持适度的支撑而惊醒了她,很不好意思地向她笑了笑,表示歉意。

目光有些熟悉,但一时又无从想起。

“一路上,不知道歪歪扭扭靠了多少次?”

看大叔拘谨得毫无多余动作的样子,她明白这完全是出于男人的风度。这一幕,尴尬的其实不是大叔,而是自己。

想到这里,马上也很有礼貌地回以微笑,然后,认真看着大叔从包里取出眼镜,戴上,“没想到还是一位学者......

好像都有同感,又对视了一下,“哇......”

二人同时伸出食指指着对方:“前些天在小区捅嗓眼——这里没有程序正义......

不期而遇,真是幸运。她激动地拿出手机打了一行字递过来有缘再相逢,谢谢大叔我你肩膀。

大叔也有些小兴奋,点了点头,也用手机打了一行字:一切都会好的!

望着大叔口罩上依旧深遂而温和的目光,疲劳感一扫而光:“这个肩膀是一个寄托,一种希望

公交车停下了,一阵寒风吹进来。这是在返程检查,车门外有些吵吵闹闹的。

全面放开第一天,其实还是外松内紧,除了人车流量较少之外,检查之严格与早高峰进京并无区别。因为邻省也面临防护压力,所以对出京返回人群照样一一过检。

刚刚建成的高架桥因为你懂得的原因还没来得及装饰,周围黑漆漆的,但被分割成一条条狭窄通道的深蓝色棚子却灯水通明,前后百十来米,看着车水马龙的样子。

道路旁,依然设有配套的救护车、白亭子,工作人员依然是臃肿的通身白防护服,深更半夜的依然在忙忙碌碌。

“拥堵也是繁华?不,是浮华,而且是可以制造的。”

陈晓月扭头向左边的进京方向看去,那边依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让人感到绝望。“何时是个头哦?”

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在红区、黄区和绿区间不确定地来回跳跃的生活。实习入职后,对她这样的后来者来说又多了一个习惯,就是天天路过检查站接受例行安检最痛苦的是在苦疫期间,要尽量保持绿码常绿,此外还要随身携带各种最原始的纸质证明,“路条在身,以备不时之需。”

绿码和证件齐备,才是疫期作为一个完整社会人的基本要求,分不清哪个是必要条件,哪个是充分条件。

她看清楚了,苦疫中的自我修养,其实是无条件的服从,但不明白“当生活打了你的左脸,难道连右脸也要主动贴上去吗?”


痛和苦,是可以进化的。从刚开始的杂乱无章,到最后的一码通行,何尝不是大数据加持下的功与过?

天天面对的这道关口,是一堵无形的墙,里外风景如此不同无数的人趋之若鹜,因为那里面有无数的财富宝藏,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有今天,也有未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苦疫好像抹平了多方面的差距,让本来不平等的两地一起平等地品尝这进退两难、进出不得的滋味,但最倒霉的,是天天来回跨省的上班族了。

严格划分红、黄、绿区,分区而治是常规操作;过检查站查身份证既防坏人也防疫人,是常规操作;少长咸集,人人苗既为健康也为核产业,是常规操作——还有什么不是常规操作的呢?

马祖说:历史总是在重演,一出是悲剧,一出是闹剧。

或许是压抑太久,公交车刚从匝道走过,车上就有人憋不住了嘿嘿,原来住在京东的人,才是真正有身份的人......

逗得大家一阵苦笑。或许是同病相怜吧,随即开始了段子接龙大赛:

有人说:津冀负责协同,北京负责发展

有人说:检查站就是以前的城门。

有人说:把安保产业做大做强宁肯错查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有人说:上班的路就像山沟里走亲访友,有的人只需跨过一座桥,有的人就要走过一座山或一条沟,从清晨走到黄昏,还不一定到达。

有人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可我们的脚下,尽是流沙。

有人说:从想入非非到翻山越岭,越是接近星辰大海,越倍感孤独无助。

有人说:京东睡城,每一个人的梦里都怀着一个梦想。

这场随机发泄,却越来越文艺了,让车厢里其乐融融地洋溢着一种怪诞的气氛。

已经晚上十点半多了,公交车摇摇晃晃穿行在寂静的街道上,沿途不断下客,车上慢慢冷清起来。

路过一处站点,路边上的霓虹灯,竟然还有一处摊位在坚持营业,简陋而粗暴装修,透着一股城乡结合部的暧昧

“这是又一种怪诞的风格......”

透过夜空中升腾着的一阵阵孱弱的烟雾,依稀看到餐馆的招牌:四海兄弟爱心餐。

想起来了,有新闻报道说,京东一家餐馆老板出于好心,专为一些濒临生存边缘的人提供免费的餐食和休息的地方。听说,只要需求者说出店主提前编好的暗语,整个就餐过程就会在第三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进行。在助人同时,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弱者的尊严和隐私。

“应该就是这里了。牛逼!”

切切实实目堵这个真实场景,让她由衷地竖起了大姆指,甚至想送给朦胧的霓虹灯一个飞吻。

(待续)

您的鼓励是写作的动力: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打赏!

作者简介:

《律媒先锋》、《企业与法律》媒体平台主编

《中国律师100人》视频节目主持人

“法律小食堂”发起人

独立观察评论

律政小说《律衫飞舞陈晓月》作者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治理转型,民间江湖社会

工作重点:典型个案关注,追踪报道,律政短剧、AI智能数字人



律媒先锋网
法律案例,政策分析,节目制作,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