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沉迷游戏躺平摆烂1年,如今重返校园,这位妈妈说: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就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文摘   2025-01-04 17:30   山东  



缺乏爱意的沟通,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做到态度温和、话少而精,教育方能真正发挥作用。


本期心理指导老师|沈老师


我家孩子刚上初中没多久,就开始厌学、沉迷游戏,足足在家“躺平”了一年,当时可把我给愁坏了!


这是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问题时,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当孩子沉迷网络,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讲了一箩筐,可还是油米不进,愈加摆烂,甚至跟父母对打对骂。


在父母看来,自己怎么就摊上了一个这么不争气,不上进的孩子呢?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父母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悲愤,也明白父母为孩子竭尽全力付出一切后的心灰意冷。


但换个角度讲,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天生就爱玩游戏,天生就想当“废柴”。


问题总有两面,一面是孩子的现状,另一面是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今天,我们就跟这位妈妈聊一聊她家孩子,或许从中可以找到你的影子:



1年前,我家儿子沉迷上了游戏,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除了游戏,他啥都不感兴趣,书也不读,作业也不写,一提学校就急眼。


为了让他戒掉游戏瘾,我试过没收手机,断网、断电,可还是管不住他。


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甩脸子,不让我们管,稍不顺心就大吵大闹,简直太糟心了。


我当时真觉得,这孩子没救了,心里也特别自责,觉得自己教育孩子真是太失败了......


我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无助,和想要把孩子拉回正轨的决心。


但让我更为好奇的是,孩子之所以有今天的叛逆,到底经历了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

叛逆厌学、沉迷游戏


以下为孩子妈妈自述


儿子今年14岁,小升初的时候,他顺利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初中,当时我们全家乐坏了。


初一开学前的那个暑假,我对儿子的管教松懈了不少,想着让他放松放松。


可也就是在这个假期,儿子彻底迷上了手机,也改变了我们一家


一开始,我们约法三章,每天只玩30分钟手机,儿子答应得挺痛快,也确实做到了。


但没过几天,我就发现,每次时间一到,儿子就开始找各种理由继续玩,“这局还没打完呢”“再一局我就赢了”,30分钟的游戏时间,经常能拖到1个小时。


那时候我就后悔,真不该让他碰手机,更不该让他玩游戏,我就怕他这么下去,学业就荒废了。


后来,我严格控制他玩手机的时间,说好的30分钟就30分钟,一分钟也不多给。


时间一到,我直接夺过手机,绝不手软,也不给他找借口的机会。


可慢慢地,这招也不灵了,每次让他交手机,他都一脸不乐意,嘴里还嘀咕:“真烦人,管这么多!”然后就“砰”地一声摔门走了。


好不容易盼到开学,本以为儿子会收敛,可他一点收心的意思都没有。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手机一拿,整个人都钻进手机里去了。问他干啥呢,不是说找资料就是说查单词。


我心里明镜似的,手机在他手上,他就不可能专心做作业,心思全在游戏上。


有时候写作业,他还把手机偷偷藏在书本下面,学不了一会儿就拿出来打两把游戏。


晚上经常玩游戏玩到一两点,甚至还偷偷在被窝里玩,学习都没见他这么上心过。


晚上睡不够,白天在学校就哈欠连天,经常困得直接睡着,成绩也开始下滑。


我们好说歹说地劝他:“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可就得吃苦头。”我也骂他:“不求上进,没出息”。


好话坏话说了一箩筐,可儿子就是听不进去,还是老样子。


说得多了,我就忍不住吼他几句,因为这手机的事儿,我们没少吵架,我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僵了。



初一下学期的摸底考试,儿子的成绩给了我们当头一棒,直接掉到了班级第38名,要知道全班才50个人啊。


看到成绩那一刻,我脑瓜子嗡的一声,心里瞬间涌起一股怒火:


“你为什么不能上进一点,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废物?!”


儿子一听急了,冲我大喊:“学习是我的事,不用你管!”


看着他怒气冲冲的样子,我也对着他一顿大吼!


后来,我把手机强制没收了,可儿子却苦苦哀求,还写了保证书,说以后只用手机查资料,不看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可我发现,他根本做不到,一次次地说话不算话,对手机的沉迷越来越严重,学习动力丧失殆尽。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儿子躲在被窝里玩手机,我的情绪一下子失控了。


一边怒骂撕扯儿子,一边去抢他手里紧紧攥着的手机,气急败坏地指责他:


“我看你是一点也不长脑子,我就不信管不了你了!”


儿子用力推搡着我,在我抢到手机的那一刻,他竟像一个疯子似的冲我大喊:


“啊!!你烦不烦,我马上就要升级了!”


“你凭什么抢我手机,凭什么管我,凭什么,我恨你!”


说完,他就在家里大发雷霆,乱砸东西,甚至威胁我说不给手机就不去上学了。


那一刻,看着眼前这个歇斯底里、满眼通红的儿子,我的心就像掉进了冰窟一样,震惊、愤怒、又难以置信。


老公是个火爆脾气,见儿子发起了“疯”,一时冲动,对着他就是一顿狠揍。


我以为这样能让儿子听话,可没想到,从那以后,儿子彻底变了,连学也不上了。


他每天从早到晚,眼睛就没离开过手机,就连吃饭和上厕所也是手机不离手,作息全乱了,白天黑夜地颠倒着过。


有时候半夜还能听见他跟游戏队友大呼小叫的。一提上学,他就炸毛,冲我们大吼大叫,不让我们管他。


为这事,他爸几次动手打他,结果适得其反,家里整天剑拔弩张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才让孩子变成这样。



不是孩子“废”了

而是父母教育方式出现偏差


和咨询师深聊之后,我才终于弄清孩子问题的症结。


原来,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指责打压式教育


采用的方式就是包办、控制和指责,只要对孩子不利的事情,她就会想方设法去围追堵截。




看着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点似曾相识感。


不禁让我想起,邻居家的孩子妈妈,她也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每天都是批评和不满


“你为什么不能上进一点,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废物?”


“你看人家XXX,你怎么不跟人家好好学学呢?”


“你不好好学习,以后要饭都没人给!这么大孩子了,就不能要点脸?”


“管你还不是为你好,你就不能有点出息,我都替你感到脸红!”


其实,父母的指责和打骂,并没有让孩子变得自律,也没有让孩子变得爱学习,反而更不愿意跟父母呆在一起,甚至还会对网络游戏更加依赖。


这并不是孩子“废”了,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很多父母可能会想:


我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为他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我这么拼命,不都是为了他好吗?可是孩子却不领情,意义何在?


其实,我之前也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


但这种消极的想法,只能让我们更加内耗,面对气人叛逆的孩子更加愤怒,心力交瘁!


父母痛苦、失望,孩子压抑、难受,那在这时,孩子势必要反抗。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父母教育方法的投射。


尤其是青春期,父母还用老一套方法来对孩子,势必会人仰马翻,两败俱伤


心理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是:

当父母看到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时,首要学会的反向呈现是:停止指责。


骂孩子是个笨蛋,指责孩子是个废物,嘲讽孩子并不会让孩子变好,反而升级了孩子跟父母的矛盾关系,也让孩子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还有,切记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孩子恨得最咬牙切齿的就是“你看谁谁多好,你再看看你”,这句话不仅没用,而且伤人伤心,还会变相对孩子造成打击和打压



最好的亲子沟通

就是坚持“梅拉宾法则”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容易叛逆呢?


直到这位妈妈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了解了“梅拉宾法则”后才明白:不懂亲子关系沟通的递进感,你就无法教育好孩子。


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只有7%取决于谈话内容,38%取决于语气和音量,55%取决于表情和态度。

简单来说,你跟孩子说话,就算你的道理再对,如果你的表情是愤怒的、语气是尖锐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只会关注你的情绪,然后启动防御机制,跟你对着干。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习惯性地搞错了顺序:


喋喋不休地说一大堆话,和孩子说话时声音越来越大,但却很少对孩子拥抱,唯一有的肢体语言也是打骂和责罚


父母没有让孩子在沟通中感觉到爱,所以他才会越来越反感。


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就是坚持“梅拉宾法则”,就是用最温柔的言语和最和善的态度善待家人和孩子。


只有父母真正学会“梅拉宾法则”后,才发现,其实亲子沟通很简单。


想要孩子彻底改变,父母就必须要改变教育方式。


半年前,这位妈妈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就是把孩子送到了基地,希望能用更加专业的力量,去帮助儿子尽快调整。


当然,在孩子成长期间,这位妈妈也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并学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中,让她收获颇多的就是与孩子的3个“沟通策略”:低音量+温柔的言语+和善的态度。


1、低音量:父母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父母语言太密集,音量高,说的话越没有质量。


很多妈妈都深有体会,自从有孩子之后,嗓音会不自觉地逐步增高,吼完之后,孩子开始哭闹,自己也开始后悔,明明说好不吼不叫,怎么又控制不住自己了呢?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


实验人员将妈妈超过85分贝的说话录音,放给10名7-10岁的孩子听,然后让他们写下录音的内容。


结果,只有13.3%的孩子写对了。


也就是说,父母说话的声音越大,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难以集中,教育的目的更无法达成。


记住,没有一个人能从大嗓门或吼叫中感觉到爱。


低声说话,传递给孩子的是愉悦、平静;大声嚷嚷,让他感受到的是压抑、恐惧,他只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2、温柔的言语:同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效果天差地别。


好好沟通,远远胜过于直接粗暴的说话方式,最温柔的语言才最有感染力。


假如,孩子成绩没考好,有些父母就会对孩子批评指责,甚至语言犀利。


假如换种方式,温柔地对孩子说:“这次数学虽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我觉得你的数学其实是很有潜力的。”


这样,孩子就会受到很大鼓励,自信心也会被激发起来。 


举个例子:


孩子做作业慢吞吞,与其一直责备:“你怎么这么慢,像个蜗牛一样!”


不如先用“放大镜”找找他的优点,比如:“你刚刚写这几道题,比前面几道快5分钟,注意力也有进步哦!”


当孩子沉浸玩手机时,可以把“不许玩手机!”换成“妈妈理解你想玩,但长时间玩对眼睛不好,你是大孩子了,妈妈相信你心里有数。”


很多时候,同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孩子也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3、和善的态度: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影响巨大。


当这位妈妈在与咨询师聊起,跟孩子的沟通过程时,才意识到,自己总是居高临下,一直用命令的语气逼孩子做这做那:例如:


“吃饭的时候不许玩手机!”


“作业写成这样你也好意思?重写一份!”


“我都是为你好,你听我的就行!”


倘若孩子不听,她就会提高音量、加重语气,想要通过父母的“权威”逼迫孩子去遵守,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教育孩子时,最忌讳的就是板着臭脸、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冷冰冰地与孩子说话。


就像许多家长,在遇到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着急,然后不断提醒催促。


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变得更好,但事实却扼杀了他对学习的动力,变得越来越差劲。


要明白,父母温柔的脸色、和善的态度,才能温暖孩子的心,让他愿意听你说,愿意为你改变。


令我们欣慰的是,这个曾经叛逆、厌学、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孩子,在历经基地半年时间的专业心理干预后,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并且顺利结业,回归了家庭。


不仅顺利重返校园,而且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更有了以后想要努力的目标


孩子的这一切变化,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刮目相看。


曾经生活作息混乱,不求上进的孩子,如今不仅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还能自觉主动地复习功课。


最重要的是,孩子对手机的依赖也已经大大减弱


以前,手机几乎是他的全部,而现在,虽然在闲暇之余还会偶尔玩玩手机,但已经能够自觉地控制时间,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孩子能有今天的改变,这位妈妈既感慨又欣慰,她说:“我的孩子成长了,蜕变了,自信了......”


最后,我想跟所有父母说: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废物”,每一个孩子都想变好。


如果你发现和孩子沟通困难时,想想“梅拉宾法则”,记住:吼叫和命令,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只有和颜悦色、温暖如春,才能融化孩子心中的冰,成为那个真正“赢得”孩子的人。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专注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采用621筑基计划+(3+2+1)教学模式+双轨动力指导系统等专业指导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