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儿子厌学摆烂,沉迷手机3年,如今成功复学:改变孩子最快的方法,不是收手机,不是讲道理,而是狠心和孩子“翻脸”

文摘   2024-12-26 17:25   山东  


孩子年龄/性别:17岁/男孩

心理指导老师:马老师

情况介绍: 

小学成绩优秀,初二开始沉迷手机,网瘾严重; 

整天只想着玩手机,逃课旷课,成绩下降,中考失利; 

妈妈把手机没收、把网掐断后,离家出走,去同学家住,去书店蹭网,去24小时便利店买零食吃; 

休学后没有上学打算,在家黑白颠倒玩手机,点外卖,吃垃圾食品,不出门不运动,体重飙升至200斤。


现在,孩子不再沉迷手机,和妈妈关系缓解,有了学习的动力,已经顺利复学,对未来有了规划和目标,目前正在减肥中。

 

今年年初,正在上高一的儿子,休学了。

 

谁能想到,在这之前,他已经沉迷手机足足有3年之久。

 

我还不到60岁,可为了手机这事儿,我愁得头发都快白完了,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

 

儿子整天窝在家里,不是玩手机,就是吃外卖,大门都不出,体重噌噌往上涨,眼看都要200斤了。

 

瞅着他那样,我整天气得牙疼,恨不得把手机给砸了,简直快把我逼“疯”了。

 

每次看到别的孩子都能好好去上学,我就急得要命,低三下四地劝他:


“儿啊,你只要能去学校,成绩好不好都不打紧,咱先把高中念完,最起码也得有个大学文凭啊,老这么待在家里可不行啊......”

 

话还没说完,他就跟炸了锅似的冲我吼:

 

“你有病啊!我学不学关你什么事,你还能让我饿死不成?!”

 

这17年来,我从没跟儿子翻过脸,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冲我发火了。

 

我委屈得直掉眼泪,想想这些年来,我供他吃供他喝,把他放在心尖儿上疼。

 

可他呢?对我恶语相向,大呼小叫。这些年的辛苦付出,竟换不来他一星半点的感恩。 



引以为傲的儿子,沉迷手机3年

差点把我逼“疯”


我们两口子是做生意起家的,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宽裕,老公踏实能干,两个大儿子努力上进,小儿子更是乖巧听话。

 

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估计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让我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儿子上学时,两个哥哥都已经高中住校,用不着我多操心。而我们每天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也没有时间照顾他。

 

所以,从上学开始,儿子就一直跟着姥姥生活,直到他上初中,我们才把他接回来。

 

说实话,以家里的条件,儿子将来肯定是不愁吃穿的,但我就怕他长成个啥也不会的“小少爷”。所以,我对他的要求一直都挺严格的。


虽然每周只能见儿子两天,但他的时间却被我安排得满满当当。


周一到周五晚上英语班,周末上午奥数班,下午科技兴趣班,周日还有体育训练。

 

儿子经常打电话向我诉苦,嚷着说累,有时候看他那么辛苦,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

 

儿子倒也听话,虽然累,但学习一直没落下,每次考试都能排在班级前十,学校百名榜上也总有他的名字。

 

儿子初二那年,疫情突然来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儿子变了。

 

因为疫情原因,儿子需要上网课,作业也得在微信群里打卡,所以我就给他买了一部新手机,还申请了微信号。

 

起初,儿子还挺自觉,虽然喜欢玩玩手机,但每日的学习任务也能按部就班的进行,群内打卡也很积极。

 

可好景不长,问题就来了。


只要一坐在电脑前,眼睛总是时不时地往手机上瞟,作业没写多少,他就拿起手机,不是玩游戏,就是和同学聊天。


只要我不守在身边,想让他正儿八经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


整个网课期间,我几乎是一边哄着一边劝着,才没有让儿子完全沉浸在手机上。

 

儿子初三那年,我生意上遇到了瓶颈,一大摊子事,实在顾不上管儿子了,学习也就全凭他自己自觉。

 

结果没想到,这一放手,儿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学习更不当回事了,玩手机倒是越来越疯。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机,作业也不好好写,直接在网上找答案抄,连改都不改一下。


课堂笔记少得可怜,倒是他的手机里,游戏战绩、聊天记录堆得满满当当。


每次劝他把心思多用在学习上,他要么哼哼唧唧,要么干脆不理我,好像我说的话都是耳边风。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心彻底凉了,气得我真想动手打他一顿。

 

但转念一想,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动手也解决不了问题,只盼着他能把高中读完,混出个大学文凭,我就阿弥陀佛了。

 

可谁承想,高一他更离谱了。天天旷课、逃课,七天有四天躲在家里玩手机。


老师找我谈了好几次,还警告说:“要再这样下去,就只能开除了。”

 

虽然心里急得火上房,但还是耐着性子劝他:

 

“儿子,我不指望你学成啥样,可你不能连学也不上啊,手机我没收了,什么时候去上学,什么时候还给你!”

 

儿子一听要没收手机,直接急了,冲我嚷开了:

 

“凭什么没收我手机?我就是不想上学,太累了,反正以后也饿不死我!”

 

说完,儿子气呼呼地摔门跑了。

 

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只要没收手机,儿子就能安心学习了。

 

然而,在儿子生日那天,他的好朋友竟用自己的零花钱悄悄送了他一部新手机,还振振有词地和我说,那是他的私有财产,不允许我动。


从那以后,儿子几乎机不离手,吃饭玩、上厕所玩,经常三更半夜还能听到他房间里传来游戏的声音。

 

我被儿子逼得几近崩溃,一气之下,断了家里的网络。


结果,他竟直接离家出走,连学校也不去了。


整天泡在书店里蹭网玩游戏,饿了就跑到24小时便利店买些乱七八糟的零食吃,一待就是一整天。

 

钱花光后,他厚着脸皮回了家。我好言好语地劝他,让他赶紧回学校去。

 

可他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句劝都听不进去,跟我火冒三丈,跟个炮仗似的。

 

从那以后,儿子就彻底“躺平”了。


整天窝在家里,电脑、手机轮流玩。


我做的饭菜,他瞅都不瞅一眼,就爱点那些油腻腻、口味重的外卖。


薯片、辣条、奶茶这些垃圾食品的盒子,扔得满屋子都是,家里被他搞得乱糟糟的。


想帮他收拾一下,他直接发飙,说我打扰他玩游戏。


让他出去走走,活动活动,他就像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


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玩,玩累了再吃,身体也迅速发胖,整个人看起来都萎靡不振的。

 

看着他这样,我心里真是急得像猫抓一样。再这么下去,不仅学业要荒废,身体也要被搞垮了。

 

我就纳闷了,怎么好好的一个孩子,突然间就变成了这副模样?那个以前让我引以为豪的儿子,到底跑哪去了?

 

从没跟儿子翻过脸,对他也没要求了

为什么他还会躺平?

  

我向老师提出了压仰许久的困惑:

 

“为什么儿子会变成这样?我从来没跟他翻脸过,现在对他也没要求了,可为什么他还是不愿意学习?”

 

老师没有急着给我答案,而是给我分享了一句话:

 

有一种无欲无求的孩子,父母就是要狠狠心,才能真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不会适时“翻脸”的家长,很难培养出真正自觉自律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若父母只是一味地迁就、包容,而不树立明确的规则与界限,不懂得在必要时“翻脸”,表明态度,孩子便难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不会主动去改变。

 

尤其是涉及“作业”“上学”这些原则性问题,父母就更不能含糊了。

 

如果父母没有威信,仅靠嘴皮子教育,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孩子听着听着就当耳边风了,自然就不会把父母的要求当回事。

 

想想以前对儿子的教育,好像的确如此。

 

在教育儿子方面,我一直秉持尊重孩子、平等沟通、不打不骂的温和教育理念。

 

特别是小儿子,通常都是以“哄”和“说教”为主,几乎没跟他发过火,更没动过他一根手指头。

 

小时候,儿子乖巧可爱,我们哄着、宠着,什么事儿都依着他。

 

但随着他逐渐长大,儿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学会跟我们顶嘴,这时候,哄和说教的方法就不再奏效了。

 

尤其是他迷上手机以后,尽管我心里着急,但却还是没忍心跟他真正“翻脸”。


久而久之,儿子已经摸透了我们的脾气,知道就算犯了错,我们也只是口头批评几句,不会真的惩罚他,所以他根本就不在意。


结果,他变得越来越放纵,一步一步地跨越我们的底线,变得越来越叛逆、厌学,直至休学的地步。



父母狠心“翻脸”

孩子才能自觉又上进

 

为了尽快改变儿子,改善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一方面,我安排儿子在基地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调整;

 

另一方面,我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具体改变方法如下3点:

 

1、立好规矩,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告诉孩子原则性的问题,容不得商量,界限必须明确。

 

过去,我总会习惯性地督促儿子:认真学习,天冷多穿衣服,吃饭不能挑食等等。

 

而他只要听从我的话就好,并不明白哪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我也从未告诉他,我的底线在哪里,如果触碰了,结果会怎么样。

 

所以,儿子才会不自觉地一步步试探我的底线。


比如,儿子玩手机这个问题。


我天天说,可儿子依然我行我素,就是因为之前我太好说话了,他才会一直得寸进尺,把我的话当耳边风。

 

现在我懂了,“爱孩子”与“立规矩”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


比如,当天的作业得按时完成,不能糊弄拖拉,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我的底线


我也会和他提前立好规矩,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到什么程度。比如玩手机,他想什么时候玩,玩多久,都要提前规定好。

 

立规矩的时候,也要明确一点,如果破坏规矩了要怎么办,可以对他带点惩罚,决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味地退让。


这好比就像给他一个隐形的安全屋,让他知道在这个范围内是安全的,就不用老去试探边界在哪,更不会故意去挑战底线了。




2、不做“扫兴”父母,及时给孩子正向反馈,多认可和表扬孩子,让他拥有价值感,培养自主性。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有点“扫兴”的父母。


有一次,儿子花了很长时间解出了一道特别难解的题目,他兴奋得问我厉不厉害,想让我夸夸他。


当时我正忙着打扫卫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厉害厉害,快写作业吧,别啰嗦了。”当时儿子眼里的光就消失了。

 

现在想想,我特别懊悔自己当时说的那些话,没能及时给儿子鼓励,也没有给他正向的反馈。

 

现在我懂了,“及时表扬”其实是一种很强大的激励工具。


它不仅能够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更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会不断鼓励他在未来继续重复这些好的行为。

 

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再做“扫兴”的父母。


比如,看到儿子提前半小时完成作业,我会马上表达对他的认可:


“儿子,你今天写作业比平时快了半个小时!你看,当你静下心来学习,不仅专注力提高了很多,而且那些难题也能被你一一解开,你太厉害了!”


“儿子,你最近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自主性提高很多,都不用妈妈提醒,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间也安排得刚刚好!”

 

这样的鼓励不仅能够增强儿子的自我效能感,还能帮助他建立起对某些行为的积极认同

 

而儿子也会在我的日常认可中,逐渐找到价值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 学会“抓大放小”,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用爱滋养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青春期反叛”,就是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对,总在小事上对孩子喋喋不休地开“批斗会”。而我就属于这类父母。

 

哪怕鞋子放的位置不对、吃饭掉了一块肉、衣服上弄了污渍、默写错了一个字......


我都要挑儿子的毛病,给他讲一堆大道理,长篇大论地教育他。

 

我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放在指导孩子的一举一动上,觉得好像没有我的“好心提醒”,儿子的“天会塌下来”一样。


我现在懂了,处处被盯着,才是儿子内心无法承受之重。


儿子以前就是这样被我每天在这些小事上消耗了心力,根本无从成长。


他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整个人长期浸泡在悲观、压抑的情绪里,多强大的内心也会崩塌。

 

在以后,我不再过分挑剔,不断纠正儿子,也不会全程盯着他不放,我要给他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自己学着去努力,去摸索,去成长。

 

毕竟,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有机器人才能做到全程完美无缺。

 

只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孩子才更容易翻篇,亲子关系也更和谐。

 

多给孩子一点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苛责和挑剔,给他赞美和鼓励,才能不断滋养他,给予他前行的力量。

  


短短半年时间,这个被困在手机里长达3年之久的儿子,终于从泥潭里一点点挣扎出来。整个人好像突然之间就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把儿子从基地接回家的那天晚上,他突然一脸认真地跟我说:


“妈,给我办复学吧,我想回学校了。”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儿子还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看着他那么坚决的态度,那块压在我心里3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儿子重新回到学校,我心里其实还挺忐忑的,但他却表现得特别积极,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每天一放学,他都会先去离家不远的图书馆,看看会、查查资料,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


看着儿子每天埋头苦读,成绩一天天地好起来,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就连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儿子这次返校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积极向上。

 

更让我惊喜的是,儿子现在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的身体了。

 

不仅每天坚持跑步,还在网上找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减肥计划,天天跟着上面的教程学。他还跟我保证,一年之内一定会减肥成功。

 

儿子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让我刮目相看。

 

最让我欣慰的是,现在的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且每天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看着儿子每天朝气蓬勃、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恍惚觉得,之前的种种仿佛像是做了一场梦。



经历儿子从“沉迷手机”到“复学成功”的这段路程,我想送给父母们一句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适当的严厉,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不要等孩子进入叛逆期后才意识到我们忽略了规矩的重要性。

 

正如老师所言,父母“狠心”翻脸,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到生活的“界限”。不会“翻脸”的家长,很难让孩子明白责任和自觉。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专注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采用621筑基计划+(3+2+1)教学模式+双轨动力指导系统等专业指导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