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校长黄杰:孩子“躺平摆烂、厌学逃学”怎么办?这些方法家长要牢记

文摘   2024-12-27 17:30   山东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还有一些家长一遇到孩子不想上学就着急,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其实,有的孩子不想上学,仅仅只是在闹情绪。而有的,确实是因为长期压力导致没有办法在学校继续学习。


因此,家长要学会分辨,搞清楚孩子不去上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有些时候,孩子厌学,可能并不是他们真的讨厌学习本身,而是讨厌那种被束缚、被强迫的感觉。


当我们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孩子厌学只是表象,背后其实是孩子对于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渴望。


那么,针对那些已经在家“厌学逃学、躺平摆烂”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校长黄杰为我们带来一场专题讲座——《孩子躺平摆烂、厌学逃学,该怎么办》。


黄校长为我们深入剖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分享实用的方法,教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重拾学习信心。

擅长领域:青少年网瘾、厌学、叛逆、焦虑、抑郁、恐惧、多动、抽动、精神障碍、亲子教育、情感问题、婚姻家庭(夫妻关系、人格问题等)等。


黄杰教授讲座视频


任何事情的发生,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孩子所出现“躺平、摆烂”的行为,不仅仅和孩子自身问题有关,而是可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因素。


其中,家庭问题尤为关键,包括家庭的教育模式和互动。此外,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的整体环境,也都可能成为其影响因素。


首先,关系问题。


家庭中关系的不恰当或扭曲,包括爱的无序、盲目和缺乏流动,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阻碍。


真正的爱应该是觉悟的、流动的,能够滋养孩子的成长。


其次,对孩子本身而言,问题的根源在于其防御机制的过当或不足。


例如,孩子的“躺平、逃避、厌学”等问题,以及社会功能紊乱等,都可能是其防御机制出现问题所致。


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认知感受、情绪处理、行为品质以及信念和价值观的塑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他们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恢复和提升其社会功能。


家长如何在认知方面正确引导孩子?


引导孩子正确的认知,需要建立正面的思维观念与积极的能量。


实际上,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关系问题,而其中最核心的是孩子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孩子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并且允许自己成为真实的自己。


现在很多孩子面临“躺平”、“摆烂”甚至逃学、厌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了解“我是谁”,明确自己的身份、责任、义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利。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是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份,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②我真正的想要什么:引导孩子明确自己的动机和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③自我觉察与认同:鼓励孩子深入体验自己的情感,提高通体感,实现知行合一。


我拥有什么: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教他们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给我带来什么: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实现目标,以及给他们的人格完善、成长和价值带来的影响。


家长如何察孩子的感受?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察觉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将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

 

第一,我们能否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聆听,还要尽量理解他们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才能更好地读懂孩子内心的需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和孩子外出时带了两只梨。孩子分别咬了一口后,妈妈便生气地指责孩子自私。


然而,孩子实际上是想通过尝试来确定哪只梨更脆、更甜,然后把好的给妈妈。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努力地去读懂孩子内在的心声、动力和爱。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


第二,我们能否用心去接受孩子的感受


当我们忙于自己的工作时,很容易疏忽了与孩子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忽视会让孩子感受到被边缘化和不被尊重。


当孩子分享想法和感受时,我们不仅要用心聆听,并且还要用一些话语来回应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尊重。

比如:“好”、“是的”、“嗯,我明白”、“啊哦”、“嗯,是这样的啊”、“是这样吗?”、“你说的非常好啊”等。


当我们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感受时,不仅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


第三,我们能否在感受方面给孩子更多的支持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忽视了让孩子表达内心感受的权利。


例如,当孩子和我们说:“我不喜欢班主任,我觉得他在针对我,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在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和孩子讲道理说:“班主任不容易,他是为了你好,为了让你更好地学习。”


但这样的回应,是否真的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支持呢?


其实,孩子并非真的讨厌班主任,而是渴望被认同、有优越感、有价值感。他并不是在指责老师,而是在表达自己对更好自我体验的渴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多地用感受的方式去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助推。


第四,是否让孩子在沟通中感觉到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当孩子有不满情绪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和孩子讲道理,或者指责他们的行为。


然而,当我们用情绪去回应孩子的情绪,或是单纯讲道理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为当孩子处于情绪化的状态时,他们往往难以静下心来听取我们的建议或解释。而我们讲的道理,他们也并不关心。



当孩子处于情绪状态,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持温和平静且有底线的态度。


当孩子感到被压抑、被指责、痛苦或不舒服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处理他们的情绪,而不是讲道理。


情绪处理好了,后续的沟通才能更加顺畅。


②肯定孩子的动机。


当孩子真诚地向我们表达他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肯定他的动机。


可以和孩子说:“你刚才表达的真实的情绪,这说明你对妈妈是信任的,家是给你带来安全感的地方,所以,谢谢你能够真诚地表达。”


这样的回应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动机,也强化了他对家庭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③及时处理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不要急于追问孩子情绪的来由,要给他足够的空间。


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信任时,他们才会愿意和我们沟通,那些负面的态度或“躺平”的行为也会得到改善。


当孩子出现躺平、厌学, 家长该如何做?


第一,激发孩子内驱力


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方面,基地会采用团体动力或者通过一些心理学工具,帮助孩子提升认知驱力。


在讲座中,我经常告诉孩子:“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不仅是作为一个体的存在,更是宇宙赋予使命的天使,你们的任务是探索宇宙的奥秘,为宇宙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宏观观念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驱动力,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长的追求。


同时,引导他们去阅读一些名人的自传,或者去参观博物馆,了解人类历史的辉煌和伟人的成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才会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去克服。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对家庭、家族的担当和责任感,是在为家族的荣耀而努力,这种外在的驱动力也能够激励他不断前行。


这种对家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让他在学习上更加投入,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追求进步。


第三,学会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实际上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心境的把握,也就是他们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生法则来管理自己情绪的程度。


在情绪管理中,德的体现就是孩子能够按照内心的准则和规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的德行越高,他的心境也会越好。不仅能够恰当地应对各种情绪,而且也不会因为内心矛盾而消耗自己,或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


第四,培养良好的心态


孩子的心态,是孩子能够用静心去对待自己,以及应对外在的人或事,这是一个智慧的增长过程。


物体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人的心态也有三种状态。


首先,是躁动的状态。表现为心浮气躁、狂躁暴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往往难以冷静思考,容易冲动行事。


其次,是固态或抑郁的状态。当孩子能量低下,心态会变得沉重缺乏动力。这种状态下,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厌学、躺平”等消极行为。


然而,只有在静态的状态下,孩子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去实现它们。 


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

习惯?


第一,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明确起床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序地进行各项活动。


这种归队式的习惯养成,不仅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律性,还能使他们学会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模式去应对各种情况。


第二,关注孩子的认知习惯


降低孩子“井底之蛙”的认识,改变偏执和扭曲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元的学习和体验,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


增加孩子思维的维度和层次,让孩子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四,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


我们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精进向上、乐观的心态面对情绪,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去表达和释放。


在行为方面,我们要反对懒散怠惰,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增强他们的自我驱动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战胜挫折,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


同时,我们也要用爱去包容他们、接纳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那些曾经“厌学逃学、躺平摆烂”的孩子,都能够在家庭的爱和陪伴下,逐渐回归积极向上的状态,成为聪明、有觉悟的优秀孩子。


让我们一起用爱去创造美好未来,让家庭充满爱和幸福。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专注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采用621筑基计划+(3+2+1)教学模式+双轨动力指导系统等专业指导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