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 《<史记><汉书>第九》章节内容梳理

文摘   2024-08-24 17:01   江西  
   《<史记><汉书>第九》

(一)《史记》《汉书》地位

1、“正史”的源头

①《史记》创“纪传体”,叙事自皇帝至汉武帝当世,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汉书》用《史记》体制,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二百三十年

③后史书全用《汉书》体制,断代成书


2、文学的古典

·叙事写人的技术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生平

·10岁,识古人书

·20岁以后,游历天下——活史料(古代遗迹、轶闻)以印证补充书中内容

·20几岁,中第,为郎中,后父病,迁参加封禅典礼

·36岁,父亲去世,承其遗志

·39岁,为太史令

·46岁,李陵之变,被处宫刑,下狱

·48岁,天下大赦,出狱,为中书令,继续写书

·54岁,完成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2、《史记》

(1)书名

①汉人称《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

②魏晋间,称《史记》

(2)内容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不春秋笔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

·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增加书的情韵

(3)体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

①五大体例

·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编年(帝王)

·十表:分年略记世代为主

·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

·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诸侯)

·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②特点

·以人物为中心,最长于描写

·刻画许多重要人物面形(皇帝、舜帝、大禹、秦始皇、孔子、项羽、勾践、廉颇蔺相如……)

·列传占了全书过半数

 


(三)班固与《汉书》

1、班固其人

(1)家族

①曾祖班you2斿:博学有才,与刘向共校皇家藏书,被赐予全套藏书副本

②父亲班彪:史学家,整理补充《史记》续作,著六十五篇《后传》(班固著《汉书》底本)

③弟弟班超:兰台令史,助兄长写书;保卫西域三十余年,为《西域传》提供史料

④妹妹班昭:奉诏整理《汉书》稿子,与马续(马融哥哥)写定书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讲授《汉书》

(2)经历

·9岁作文章,读诗赋

·16岁,入大学,博览群书,善作辞赋,为人宽和不骄人

·28岁,改撰父《后传》

·32岁,为校书郎、兰台令史,修世祖本纪

·33岁,兰台写《汉书》

·51岁,大致完成《汉书》

·58岁,家奴当街骂洛阳令

·61岁,因家奴而入狱,死于狱中


2、《汉书》

(1)内容

·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

(2)体例

①纪、表、志、传凡百篇

②无世家,这一体并入列传(汉代无诸侯国,无世家)

③改“书“为”志“(避免与《汉书》重字)

④增加《艺文志》,述古代学术源流,记皇家藏书目录,成为目录学宝典

(3)影响

·创“断代“史先例,后来所有正史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书”

 



(四)《史》《汉》优劣论

1、汉代重辞赋,崇尚骈文

王充《论衡》:《汉书》胜于《史记》

·《汉书》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史记》为散行文字


2、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才提倡起《史记》,明清更甚

①晋代张辅,不好《汉书》

·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

②刘知几左袒班固,论通史不如断代

·《史记》前省后繁,未能折中

·通史史料亡佚太多,所采录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后世仿作,贪多务得

③宋代郑樵抨击班固:历史是联贯的,非会通不可

·班固断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


3、朱自清评论

(1)解释二书文字繁简

①《汉书》尽可能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

②《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

③《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2)《史》《汉》各自成家

①《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②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

 《汉书》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就史论史,比较客观些

(3)并称良史

①文质和繁省各不相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是一样的

②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同工异曲


往期推荐:
《经典常谈》 |  《<战国策>第八》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四书第七》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春秋>三传第六》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三<礼>第五》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诗经>第四》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尚书>第三》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周易>第二》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说文解字>第一》章节内容梳理


美金小札
发表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教学方法、名师思想、精品课例,分享期刊论文、大师讲座、名师著作笔记,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等。欢迎广大语文教师、中学生、学生家长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