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 《辞赋第十一》章节内容梳理

文摘   2024-08-28 19:21   江西  
   《辞赋第十一》
(一)屈原及其创作

1、屈原其人

(1)简介

·芈姓,屈氏,名平,号原,字灵均。楚国贵族。熟悉历史和政治,有学问、口才好。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

(2)经历

①怀王时期,为“左徒”,亲齐派。怀王听信奸臣谗言,与齐断交,放逐屈原于汉北。

·秦不守信(六百里-六里),怀王伐秦,败,召屈原出使齐国。后怀王拘于秦而亡。

②顷襄王时期,被二次放逐江南。流浪九年,楚被秦攻,原不忍见亡国,自投汨罗江。

2、屈原创作

(1)《离骚》

①内容

·大概是二次放逐时所作,感念怀王信任,又恨其糊涂听信谗言,顷襄王不觉悟,国势日危。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满腔委屈化为笔下悲愤。

·离骚:别愁、遭忧

②手法

·讽刺当世,感悟君王

·譬喻手法:怀王——美人——求之不得(对怀王的忠爱)

贤臣——香草——向往(对贤人君子的向往)

         奸臣——恶草——深恶痛疾

(香草美人成为政治的譬喻)

(2)其他作品

《九章》《九歌》《天问》《远游》《招魂》

(3)作品特点

①“上以讽谏,下以自慰“

②引史事,用譬喻

③神仙家的理想,游仙的境界

(打破现实的、有限的世界,用幻想创出一个无限的世界)

·受庄学影响,似乎比其更进一步

(庄学“我“与自然打成一片,不创造无限世界)

·受阴阳家影响

(怪诞思想、政治的譬喻,而以悲剧面孔说话)
④各篇多用“兮“字足句,句逗以参差不齐为主


3、屈原创作影响

(1)宋玉、景差

①宋玉

·传说是屈原弟子

·作《九辩》

·第一个描写“悲秋“的人

②景差

·据说是《大招》作者

(2)汉代模拟《离骚》

·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

·武帝时最盛

(3)楚辞

①“楚辞”
·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楚辞“

②《楚辞》

·刘向将这些内容编辑为《楚辞》一书

③《楚辞》标准注本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二)赋体

1、“辞“”赋“的关系

①汉人又称《离骚》等为“赋“

②大概“辞“是后来的名字,专指屈、宋一类作品

③赋从辞出,是先起的名字。未出现“辞“的名字以前,包括”辞“

④浑言称“赋“为”辞赋“,分言称”辞“和”赋“


2、赋体的产生和演变

(1)战国 荀赋

·荀子《赋》篇最早称赋

·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风气

(2)西汉 贾谊

·贾谊为荀子再传弟子,境遇近于屈原且久居屈原故乡

·模拟屈原的体制,袭用荀子“赋“的名字

——西汉赋特点:为铺张而铺张,劝百讽一

(3)东汉以来

①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晋左思《三都赋》

·散文的更进一步

·此后赋体渐渐缩短,字句凝练起来

·作赋专重写景述情,务求精巧,不再讽谏

②发展到齐梁唐初极盛,称“俳体“的赋

(4)唐古文运动以后,称“文体“的赋

·诗文不再重排偶而趋向散文化,赋体虽然有韵而全篇散行,排偶极少

·如苏轼《赤壁赋》


往期推荐:
《经典常谈》 |  《诸子第十》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史记><汉书>第九》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战国策>第八》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四书第七》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春秋>三传第六》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三<礼>第五》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诗经>第四》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尚书>第三》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周易>第二》章节内容梳理
《经典常谈》 |  《<说文解字>第一》章节内容梳理


美金小札
发表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教学方法、名师思想、精品课例,分享期刊论文、大师讲座、名师著作笔记,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等。欢迎广大语文教师、中学生、学生家长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