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韩鹏宇 | 绥化站(第6集)

文摘   历史   2023-09-08 06:52   黑龙江  

6集 “铁牛运动旗手”杜先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铁路恢复运转,对于东北民主联军赢得解放战争胜利,意义重大。苏联红军进驻绥化县后,把木材加工厂、粉米厂、车站的一些大型设备拆卸后运走。因为这个原因,解放战争开始时,绥化站机车零部件不全,处于停运状态。这种现象当时在东北铁路很普遍,对此,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发起了“死机复活”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绥化站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我们介绍其中一位代表,他的名字叫杜先扬。

  杜先扬,1918年生人①,家境贫寒,16岁离开家当了学徒。伪满洲国时期,他通过考试从哈尔滨来到绥化站工作。在站里干过擦车夫、炉夫、外勤准备员等工作。大家知道炉夫是干什么的吗?就是用铁锹往锅炉里投煤。那时候的机车都是蒸汽机,不像现在大部分都是电力机车了。蒸汽机的锅炉,每次大约向炉膛里投煤10多斤,每次连续作业15分钟,是工作量很大的体力活,没有好身板,干不了这项工作。杜先扬工作勤恳,不偷懒,站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他非常聪明,平时善于学习,经常向师傅们请教问题,慢慢地掌握了开火车的技能。日本投降后,杜先扬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司机长。当时绥化站有一辆日本造的米卡伊型96号机车②,零部件不全,还存在老化问题,站里的老师傅们经研究普遍认为已没有维修价值。29岁的杜先扬却和组里的8个年轻师傅经过数周的研究,认定它可以“复活”。他们去旧物市场、汽车修配厂、外地车站寻找制作了一些配件。就这样,9个人仅用三周时间,奇迹般让96号机车重获新生。

  可别小瞧绥化站的96号机车,它可是中国铁路史上载入史册的名车。机车修好后,迅速投入到解放战争战勤工作中。到1949214日③,96号机车运行整18个月④,实现安全行走10.6万公里⑤。按照东北铁路局的规定,机车跑5万公里要全面检修一次,术语叫“甲检”。96号机车在以杜先扬为首的包乘组的集体维护下,超过2个甲检期还能够实现安全运行⑥,首创东北机车安全运行的新纪录,这是一个相当傲人的成绩;杜先扬和师傅们还首创了超轴多挂重车⑦,这是个术语不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拉的比从前多,速度还不能减,还要保证安全。解放战争时期,枪炮弹药、军粮和伤员等等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到指定地点。杜先扬包乘组的96号机车,经常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在当时整个东北铁路威名显赫。

  1949215日⑧,哈尔滨铁路局把96号机车命名为“铁牛号”⑨,寓意为“铁道线上昂首奋进、苦干实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不久,铁道部给“铁牛号”记特等功1次,授予司机长杜先扬“铁牛运动旗手”荣誉称号。在东北铁路劳模大会上,绥化站“铁牛号”包乘组获得集体一等功,司机长杜先扬获得特等英雄称号,这是绥化站自诞生以来个人和集体在系统内获得的最高荣誉。1014日⑩,东北铁路管理总局作出了“关于广泛开展‘铁牛运动’的决议”。自此,“铁牛运动”以绥化站为发源地,以杜先扬等人为先进典型,在东北乃至中国铁路系统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铁牛运动”。

  杜先扬成为那个时代的楷模,后来先后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19506月,杜先扬作为劳动模范特邀代表和全国各地的战斗英雄、劳模一起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后照相留念。就是这张照片,后经中央新闻摄影局陈石林的制版,成为毛主席标准像在国际、国内广为传播。2000年发行的20元和100元中的毛主席头像就是根据当年的标准像制作而成。杜先扬当时站在毛主席身后右二的位置

  19502,毛主席从苏联返程,杜先扬驾驶“铁牛号”承担了前导车任务11,杜先扬率领铁牛号机组和绥化站其它11台机车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在朝鲜安州军事管理局机务部任机车调度主任。朝鲜战争结束后,经政务院批准,“铁牛号”机车被留在了朝鲜,作为纪念物,成为中朝友谊的历史见证

  1963930,“铁牛运动旗手”杜先扬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5岁。

  “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铁牛精神感染鼓舞着那个时代的铁路人,今天,中国铁路人没有忘记这种精神,铁牛精神仍然是全国铁路系统弘扬的主要精神之一。作为铁牛运动发源地的绥化站,绥铁人一直秉承铁牛精神,用心、用力、用情为家乡默默做出着贡献。铁牛精神也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始终为绥化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为了继承铁牛精神,也为了纪念“铁牛运动”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典型,1987816,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为绥化机务段题字“铁牛运动发源地”。同年1031,哈尔滨铁路局“铁牛运动”纪念碑落成1988420,经铁道部批准,前进型6800号机车被命名为新的“铁牛号”1995528日,“铁牛号”换型为东风4B7388号,今天,“铁牛号”机车为了祖国的繁荣,仍奔驰在祖国土地上。

  参考文献:
。。⑰⑱⑲㉑㉒㉓㉔㉕㉖202162日《人民铁道》第B02版《“铁牛号”挺起“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钢铁脊梁》;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2006717日《人民铁道》第 B04 版《享誉全路的“铁牛运动” 王长安》;
。。⑬⑭⑳根据采访杜先扬后人记录确认;
。。⑮⑯经与杜先扬后人确认,“扬”应改作“阳”,但在当年,仍为“扬”,故本文全部统一为杜先扬。

|| 往期回顾
绥化站第1集、第2集
绥化站第3集、第4集
绥化站第5集
我的知青生活(上) | 叶柏陶
我的知青生活(下) | 叶柏陶
绥化金家楼往事

策划出品:民革绥化市委
策  划 人:韩鹏宇
友情合作:绥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法律顾问:黑龙江光明律师事务所

欢迎关注黑土乡情
看得见的乡愁,听得见的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