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绥化春节特刊(9)往年系列1951年

文摘   历史   2024-02-18 07:21   黑龙江  


。。1951年1月27日,还有2天就到小年了。远在朝鲜战场上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们正在浴血奋战。此时,美第8集团军集中了20余万的兵力,妄图乘中朝军队刚刚解放汉城渡汉江连续作战未得休整补充之机,将我方军队重新压回至三八线以北。彭总司令运筹帷幄,急调二线兵团增援,正面阻击钳制敌人的进攻。战斗再度进入胶着状态。战士们由于身体透支,伤亡持续增加。为加速运送战场上的受伤战士们,使他们尽可能地在最短时间内受到救治。彭总司令紧急向国内求助,要求加大支援力度,扩大担架队规模。

。。黑龙江省自去年已先后组织三批担架队共计18398人(担架2500副)、松江省组织担架队员19495人(担架3015副)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执行战勤任务。在这些队员中涌现出了被誉为“铁的消防队员”的海伦县陶向林、怀抱定时炸弹排除爆炸危险的海伦县唐国君,立三次大功的老英雄肇东县戴焕君等楷模。1月22日,黑龙江省委按照中央指示,紧急向省内各地发出组织担架队运送朝鲜战场伤兵的通知,再次全省动员组建担架队员。这次任务,人员计划确定为4500人(实际黑龙江省组织了82136人

这是一个神圣的任务,一想到我志愿军战士们为了祖国,在这个春节期间背井离乡抗美援朝,绥化人民顾不上享受这个新中国的春节了。全县12个区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组织人员。从1月27日到2月7日大年初二,全县人民家家户户齐动员,只用了11天时间,在2月7日当天,选拔、集结了20—35岁青年共计396人;同时,还按照要求,临时制作了近200副担架。此前,第一批担架队1322人已于去年朝鲜战争发生不久即开赴战场执行战勤任务,他们还没有回来,现在第二批人员在春节期间即将开赴朝鲜战场。此去生死未卜,然而没有人退却,报名踊跃,去年新成立的人民武装部门口天天挤满了人。

。。此时在朝鲜战场上,绥化战勤第二大队正在队长郑玉芳的带领下,从三八线北星夜兼程赶往横城。原来横城反击战已经打响,整训没几日的二大队突然接到命令,火速赶往横城执行战勤任务。位于横城北6公里的五音山,山南面就是穷凶极恶的美伪军,山北面我志愿军战士阻击敌人伤亡较大。二大队的具体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地把山北面的所有伤员安全抢运至30 公里外的指定地点。这又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任务,往返距离要60公里。此时所有队员都在飞快地奔跑,从早晨接到命令开始,已跑至下午2点多,大家已经极度疲惫。王英教导员不得不让队伍停下来,只给大家5分钟时间,抓紧吃自备干粮。干粮以炒面和从战场上搜集来的生黄豆粒居多,来不及找河,雪就当水,队员们和志愿军战士们一样,一口雪、一口面(黄豆粒)。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在争取时间,尽可能地缩短路上的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分秒必争的道理,多抢得一秒,就可能救下一名濒临死亡的战士......

。。此时绥化全县的妇女们,以区为单位,各村屯、街道部署具体工作任务,妇女们春节不休息,为志愿军战士们制作炒面、军鞋......

。。2个多月后,志愿军炮兵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1927年生于绥化县)创作的出征诗被修改为歌词(作曲周巍峙),首次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响亮名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自此,歌曲成为胜利的凯歌传遍全国。


。。战勤任务具体包括抬送伤员、装卸火车物资、修筑地下防空洞、维修公路桥梁、人力运送各种轻重武器等。

引用
①②④1993年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省志 第六十二卷 民政卷》

③1989年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历史编年》;
⑤ 根据1989年 绥化市政协文史委编《绥化文史资料 第二辑》“刘义、王英、刘耀龙 回忆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绥化县战勤二大队”改编。


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记

策划出品:民革绥化市委

策  划 人:韩鹏宇
友情合作:绥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法律顾问:黑龙江光明律师事务所

欢迎关注黑土乡情
看得见的乡愁,听得见的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