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Q1:陈教授您好!请问人工智能在辅助产后出血早期识别和风险评估中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不同领域,在医学领域也有显著的成果,尤其是一些疾病的辅助诊疗。在产科领域当中,我们的团队已经深耕人工智能技术将近6-7年了,我们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人工智能服务,比如体温、血压的测量等;第二、人工智能辅助出入院的管理和病人的科普宣教;第三、针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筛查、产后出血的预测以及辅助下的人工智能的管理,我们也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Q2:人工智能如何辅助产后出血的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首先,人工智能系统要和医院的HIS系统进行对接,在HIS系统当中抓取病人的相关信息。如果是没有与HIS系统对接的话,也可以手动输入。如果与HIS系统连接了,那么就可以直接抓取患者的一些信息,比方说病人的生物学特征、出血量、验单的结果等等。根据患者的信息进行判断给出结果,同时会依据国内外最新指南,给到医生一些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Q3:未来,人工智能在辅助产后出血诊治决策中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哪些?
近年来我们围产医学的发展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近年来围产医学的进展主要围绕在子痫、剖宫产方法改进,还有缩宫素在临床应用,以及促胎肺成熟的药物在临床当中得到了一些进展等。但是在其他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当然,近年来我们在人工智能与医学的发展当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在产后出血的预测方面,我们很有可能会取得一定的突破,因为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我们首先来做预测,后面去做诊断,再做相应的治疗。当然,我认为在今后在产科领域,人工智能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国家卫健委开展的一些特色化服务方面,也会取得很好的成效。
Q4:您和您的团队未来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今后,我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会和一些穿戴设备进行绑定。比如,我们正在研究超声的微声化,以后做的胎心监护和以往的胎心监护会有所区别,我们能够更好的判断胎心率的改变。另外,我们正在研究加入一套软件,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胎盘的诊断,比如位置和功能等。在这些方面,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在2025年在医疗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点击“分享”邀请身边同行关注
好文章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