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Q1:2024年您主导团队发布了哪些新的指南共识?这些指南共识对临床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过去一年,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杨慧霞教授带领的团队的推动下,联合我们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发布了许多新的指南。2024年发布的指南有几部是值得大家去仔细阅读的,也跟大家再次做推荐。
第一,由赵扬玉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我们几个团队一起共同执笔的《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剖宫产作为一个古老且外科手术领域中数量最多的手术,在指南制定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后,去做推荐,旨在进一步规范剖宫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
第二,我们还发布了《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近年来,高龄孕产妇的比例逐渐增加,对高龄孕产妇的管理尤为重要。该共识针对高龄孕产妇的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分娩时机以及相关的病发症进行了较好的推荐。
第三,由我们团队牵头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杨慧霞教授团队编写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同时英文版通过《Maternal-Fetal Medicine》对外进行了发布。ICP在川渝地区是发生率较高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指南增加了胆汁酸检测标准、分娩时机及分度标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去年由陈敦金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预防性介入治疗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应用专家共识》,对治疗胎盘植入严重产后出血规范化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未来,我们也还在继续推进更多更好的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敬请大家关注。
Q2:在实际临床实践中,指南的实施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确保指南的有效执行?
指南的制定过程是艰难,但是指南的有效执行更是挑战。
第一,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各个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实现有效的同质化。在不同的地区,如何执行指南,对我们指南的制定者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指南中的推荐,在临床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和围产分会也在思考要形成指南的基层版本。针对基层及卫生资源比较匮乏、有限的地方,或较为落后地方,对实施指南形成推荐,更便于大家有效的执行。
第二,要去各个地方进行巡讲,这也是第一届至第十二届两江母胎医学会议坚守的方向。我们坚守的理念就是做指南解读、指南推广。巡讲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和推广方法。
第三,希望我们能够把指南形成很好的解读,通过杂志和平台,包括像第一妇产这样好的平台,把指南在平台上用浅显易懂的、基层医生能够执行的语言来进行解读。
最后,希望我们多做培训,要落地就要培训。不只在大城市,只在中心城市,希望指南将来能够走进县区里面,走进欠发达地区去。巡讲要走下去,要走基层。
点击“分享”邀请身边同行关注
好文章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