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说明:小七自己的产品已于2024年4月开始运行,每月会定期向投资人发送基金月报,出于合规原因,我无法将完整的月报公开发在公众号上,为了能持续和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们沟通交流,我就对月报进行了脱敏处理,将所有涉及基金的敏感信息全部用XX省去再分享给大家,重点还是分享我对当前市场和行业的看法。
截至6月28日,本月沪深300下跌3.30%,恒生指数下跌1.72%,XX基金下跌XX%,累计净值XX。
受到外资持续流出、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月人民币资产迎来普跌,其中小微盘股的资金流出最为明显,代表指数中证2000和万得微盘股指数本月分别下跌9.15%和8.33%,但从估值和基本面来看,中证2000当前的PE仍高达47,而沪深300的PE只有12,且ROE远高于中证2000,小微盘股相对大盘股依旧没有性价比可言。由于我们的A股持仓始终集中在沪深300成分股中,本月小微盘股的暴跌并没有对我们的净值造成影响。
本月表现较好的依然是石油、电信运营商等高股息标的,这部分资产继续给我们基金贡献正向收益,但与此同时,以食品饮料、家电、餐饮零售为代表的内需消费股本月持续创出新低,以至于当前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即很多内需消费股当前的股息率已经超过了石油、煤炭、电信运营商等大家公认的高息股标的。
如果市场依然认可高息股策略的逻辑,那无非就两种解释:一是市场预期这些内需消费股标的的业绩和股息无法持续,未来的长期股息率仍然低于传统高息股;二是消费股本轮的大幅下跌存在错杀,即是资金面而非基本面原因导致。
对于这两种解释,我偏向于认为一些前期估值被炒作过高的消费股仍然存在下跌空间,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优质的消费股确实存在一定的错杀,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历来的风格转换都会存在较大的惯性,19年-21年消费股被机构超买,长期囤积在消费股的机构近两年受到赎回和业绩压力影响,目前大幅卖出的过程依然在持续,所以我的应对方法就是密切跟踪这些标的的基本面和宏观数据情况,积极寻找错杀机会,逐步增加一些超跌的优质消费股比例,这个加仓的速度取决于优质消费股估值下降的程度。
当前XX基金整体仓位XX%,持仓中A股与港股的配置比例为XX%:XX%,主要分布在金融、互联网、食品饮料、石油、煤炭、家电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