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快讯丨冲刺2025,百人聚首探索U=U&PrEP新动向——《U=U与PrEP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圆满举行

学术   2025-01-14 18:01   北京  


2025年1月13日[北京快讯] “2025冲刺加油!”HIV大社区领域的一场前瞻性盛会在京召开气氛热烈。这是新年伊始,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1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的《U=U与PrEP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交流会》。在2025开年这一“95-95-95”和2030终结艾滋目标的的冲刺节点,聚焦创新艾防策略应用的最新进展。现场活动异彩纷呈,有主旨发言、学术分享、圆桌讨论,还有公益展区、沙龙交流和志愿者反串表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中华红丝带基金,以及来自华北地区的社区组织代表、知名HIV专家、网红科普专家、及企业展商等130多人到场共同参与,齐心为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主席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医学部副主任姜天俊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多病种高级技术官员陈仲丹,主办方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理事长、U=U全球社区理事会共同主席孔令坤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刘玉芬


姜天俊


陈仲丹


孔令坤






活动由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全国社区抗击艾滋病协作网络、艾滋病社区顾问委员会、感染者治疗倡导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支持。以及得到GSK、北京昊影医疗科技、感染在线的会议支持。

公益展区






学术专题讲者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爱心门诊护士长宋兵,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曹玮、护士长宋晓璟,北京地坛医院专家郜桂菊、北京佑安医院专家李在村李侗曾朱志强,重庆公卫中心感染中心主任陈耀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中心专家丁海波、“李辉时空”创办人济南市市中区疾控中心李辉,京城青年健康中心肖冬以及社区代表等等。


曹玮、丁海波、郜桂菊、李在村


李侗曾、肖冬、宋兵、李辉


宋晓璟、朱志强、沈志勇、耿勇、李洋第


此次交流会覆盖地域广泛,参会的社区代表不仅来自京津冀等华北核心区域,还涵盖了辽宁沈阳、大连,山东、山西、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西安,镇江以及武汉等多地,展现了全国性艾滋病防治力量的凝聚力和社区的广泛参与。





高端支持:聚焦2025挑战与应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到会做主旨发言,围绕《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及中长期规划》进行解读,特别是针对国务院最新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提出了前瞻性的要点分析。刘玉芬指出,国家规划中进一步鼓励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宣传干预模式创新。“尽管U=U目前尚未写入中国的具体政策,但国家疾控中心欢迎和鼓励社会各界走在前面,积极倡导和推动U=U理念的科学实践”,她表示,鼓励多方共建助力社区工作,“帮助感染者实现第一个“U”(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让每一位感染者实现U=U的目标”,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注入更多动力。


刘玉芬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高级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受邀现场主旨发言,专题分享了《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全球展望——进展、挑战和应对》。陈仲丹作为世卫组织HIV、病毒性肝炎、性传播感染、结核病等多病种的高级技术官员,从全球视角和跨病种防治的国际经验角度,分析了HIV防治工作的未来趋势和挑战。陈仲丹表示“应对艾滋不缺工具和方法,但许多有效的干预措施覆盖远远不够”。全球27个报告数据的国家,仅有平均40%的MSM人群在过去3个月接受过两种以上的HIV预防干预服务。全球使用PrEP的人数2023年达到350万但仅占全球估计需求人数(2120万)的16%。2024年AVA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累计使用PrEP人数670万,仍有很大差距。陈仲丹还谈到,应加强多病种的检测和全民健康覆盖、实施问责制和社区赋权。他强调,要注重健康公平,诸如长效针剂等最新方案的应用需要注重公平可及性,让新技术能够真正广泛的惠及感染者和受HIV影响的社区。


陈仲丹





聚焦2025冲刺之年看向前行路




活动主办方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创始人、U=U全球社区理事会共同主席孔令坤致辞,并做了题为《2025-2030看向前行路》的分享,探讨了HIV社区组织未来发展的行动与变革这一重要主题。孔令坤指出,2025年对于全球来说都是变革之年,在艾滋病防治领域2025年也是一个关键节点,既是全球95-95-95目标的实现之年,更是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他指出社区组织工作的全球趋势正在从单一HIV服务扩展到综合健康服务。同时,社区组织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强紧密地团结合作,社区组织需要持续地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推进U=U与PrEP理念的传播,并通过多方合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孔令坤


大会主席天俊教授现场致辞。姜天俊教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医学部副主任,长期致力于HIV临床研究与治疗,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支持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在医院设立一线社区服务站点成为三位一体合作的行业典范。他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加入到与社区组织加强合作的工作中来,与社区携手共抗艾滋。


姜天俊





聚焦HIV防治的热点与前沿




会议内容紧扣HIV防治的热点与前沿,分为上下两场进行。上午的议程聚焦于“U=U(测不到=不传染)”与治疗专题,深入探讨了这一科学工具在艾滋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与促进更好的生活质量。下午则围绕“PrEP(暴露前预防)”的最新进展与实践应用展开专题讨论,旨在推动这一有效预防措施的普及与推动社区应用。


北京佑安医院李在主任的U=U的专题分享赢得最高的好评。李在村表示,充分认知U=U对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能够首先帮助医务工作者对HIV建立科学正确的认知,从而才能更好地惠及感染者和公共卫生”。所以,他建议U=U的推广要在医疗领域和社区领域同时加强宣传科普的工作。


李在村


在GSK专题会中,重庆公卫中心陈耀凯主任深入探讨了《PWBP可能从PrEP中获益的人未被满足的需求》,提到我国MSM人群对PrEP知晓率远低于全球水平。北京协和医院曹玮主任带来了《超越HIV,从病毒学抑制到更好的生活质量》的专题分享,强调了在病毒学抑制之外,进一步改善感染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北京地坛医院郜桂菊主任则以《关注HIV感染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为题,关注HIV感染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这些主题紧扣临床治疗和患者需求,为现场的社区健康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现场连线:陈耀凯


曹玮


郜桂菊


下午场是暴露前预防专题,北京佑安医院李侗曾主任也是一位人气很高的网红医生,全网有着40多万的粉丝,他在现场介绍了《暴露前预防的演变与最新进展》,详细介绍了全球首个长效PrEP针剂CAB LA的相关研究。北京协和医院宋晓璟护士长分享了《个案伙伴关系与友善医疗护理》,从护理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友善医疗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海波医生是一位新晋网红医生,现场分享了如何利用短视频和直播推动HIV预防科普的创新实践。


李侗曾


宋晓璟


丁海波


在北京昊影医疗科技专题会时间,京城青年健康中心肖冬主任带来了《关注HIV感染状况和病毒载量》的专题分享,强调了加强病毒载量检测对实现U=U的重要作用。“李辉时空”公众号创办人、济南市中区疾控中心艾防科的李辉以《谈性说艾,PrEP和性健康》为题,从性健康的角度,为与会者带来了生动而实用的讲解。


肖东

李辉


在圆桌互动环节,社区组织代表天津艾馨家园耿勇、葫芦岛彩虹健康中心李洋第、武汉红十字快乐鸟服务队沈志勇,分别参加了上下午的讨论,北京佑安医院泌尿外科朱志强主任在互动环节分享了为HIV感染者提供手术服务的工作经验,强调了不拒诊的重要性。


耿勇、李洋第、沈志勇、朱志强





特设公益展区获大家点赞




此次会议特别设置了公益展区,其中以大大的“U=U与PrEP”主题展板最为醒目。展区内,GSK、感染在线、中华红丝带基金、红枫湾等单位的展台与无国界爱心社区抗击艾滋病协作网络及感染者治疗倡导委员会的公益联合展台共同展示了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最新资源与实践。此外,天津艾馨家园、北京关爱家园检测站、济南市中区新家园社工中心等社区组织也积极参展,分享基层防治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展台前人头攒动,其中以“U=U与PrEP”主题的小胸章最受欢迎,成为现场参会者的热门收藏。会议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还凸显了社区力量的创新与多元化。午间展区活动中,来自大连的社区志愿者玛丽和悠然以反串艺人的身份带来了精彩的走秀表演,为会场增添了别样活力。






多方协作,共同推动HIV综合防治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的支持与协作。国家疾控中心艾防中心领导、医疗专家和社区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专题分享和互动讨论,为推动U=U与PrEP理念在中国的落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关键节点,也是全球冲刺95-95-95目标的关键一年。会议中多位专家和社区工作者共同指出,2030年终结艾滋流行的目标不仅是科学领域的挑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承诺。未来,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推动创新防治模式,为实现全球终结艾滋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现场花絮(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推荐阅读


杨子峰/王洋团队:以流感疫苗和药物转化研究为中心的集成体系创新与实践
前沿进展丨卢洪洲教授研究团队揭示HIV在抗逆转录疗法不同时期的前病毒整合
“急速行动·实例争锋”儿童呼吸道感染诊疗学术会议郑州站-会议回顾
最新发布 | 长效抗HIV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来源:《社区抗击艾滋病协作网络



END



扫码添加
感染在线学术小助手
加入粉丝交流群

感染在线InfectionOnline征稿邀请




01
投稿内容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



02
投稿方式 | 商务合作

联系人:张老师 15699612502

邮箱:ganranzaixian@lbmedtec.com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感染在线InfectionOnline
关注感染病学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会议活动、视频直播、人物报道等前沿内容,推动中国感染病学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