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季节性流感暴发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我国多种新型流感疫苗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相继获批用于儿童,为儿童的流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规范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儿科感染学组最新发布了《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2024)》(下称“指南”)。在本文中,指南通信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曾玫教授总结了8个实践中与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和抗流感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的重点问题。
Q1:如何选择四价流感疫苗(QIV)和三价流感疫苗(TIV)用于预防儿童流感?
推荐意见1:
Q2:如何选择已上市使用的IIV和LAIV用于预防儿童流感?
推荐意见2:
(1)推荐6~35月龄婴幼儿接种IIV(灭活流感疫苗);
(2)3~17 岁健康儿童对IIV和LAIV(减毒活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3)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推荐接种IIV。
实施建议:
(1)优先考虑疫苗可及性,不愿意接受注射接种者优先推荐鼻腔内喷雾法接种LAIV;
(2)LAIV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如不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
(3)LAIV主要禁忌证包括:免疫缺陷儿童;接种前48h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接种前5d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d使用过巴洛沙韦;既往接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等;
Q3:在流感流行季,是否推荐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推荐意见3:
推荐在流感流行季尚未接种当季流感疫苗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
实施建议:
(1)在推荐接种时应与家长充分解释;
(2)在流感季已患过流感的儿童仍建议接种;
Q4:有明确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是否推荐暴露后抗病毒药物预防?
推荐意见4:
(1)流感季幼托机构和在校学生在机构内暴露流感后,不推荐常规接受抗病毒药物预防。
(2)未接种或接种不足2周的儿童,在下述情况下建议在暴露48h内接受抗病毒药物预防:①家庭内暴露;②有重症流感高风险基础病,或有重症流感高风险基础病的家庭成员。
(3)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免疫功能抑制儿童和医院内暴露流感的住院儿童建议在暴露48h内接受抗病毒药物预防。
实施建议:
(1)暴露后药物预防首选奥司他韦(≥3月龄)。3月龄以下婴儿在特殊紧急情况下由医师和家长共同决策使用奥司他韦暴露后预防。≥5 岁儿童可使用玛巴洛沙韦暴露后预防,1剂次服用。
(2)如暴露后96h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发病48h内给予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
Q5:无并发症、无重症高危因素、无需住院的流感儿童,在发病48h内是否常规推荐抗病毒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5:
推荐流感儿童在发病48h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无论是否有并发症和重症高危因素。
实施建议:
(1)优先推荐口服抗病毒药物;
(2)<5岁儿童优先使用奥司他韦,如不能耐受奥司他韦口服,可在医疗机构许可和家长知情告知下超说明书使用单剂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10kg,2mg/kg)治疗1~4岁儿童流感;≥5岁儿童,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同等推荐;
Q6:确诊流感的儿童在发病48h后,是否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
推荐意见6:
(1)不建议:无并发症儿童、无流感重症高危因素的儿童、无需住院儿童;
(2)因流感住院、有流感并发症、流感病情进展加重、重症流感、有流感重症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流感确诊儿童病例,即使发病超过48h,仍建议抗病毒药物治疗。
实施建议:
Q7: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于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的流感样疾病儿童,是否推荐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1)有流感并发症和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疾病的门诊儿童,如有明确的流感暴露史,符合临床诊断流感或高度疑似流感,即使发病48h内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仍可考虑经验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抗原检测阴性流感样疾病住院儿童,不建议常规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例可考虑先给予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做核酸检测。
实施建议:
(1)对于抗原检测阴性的临床诊断流感病例,推荐采用PCR核酸检测进行复测。
Q8:对于发病后48h内抗病毒治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或重症流感患儿,是否推荐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或序贯治疗?
推荐意见8:
(1)不建议NAI和玛巴洛沙韦联合使用或序贯治疗;
(2)重症流感、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耐药突变株的流感患儿,如存在流感病毒持续感染,可考虑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和玛巴洛沙韦联合使用或序贯治疗。
实施建议:
指南要点总结
(1) 全球监测B/Yamagata不流行,优先推荐3价流感疫苗。优先考虑疫苗的可及性、及时性和便利性,系统评价3价疫苗与4价疫苗、减毒与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建议玛巴洛沙韦可用于5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暴露后48h内的预防用药,推荐奥司他韦胶囊在紧急情况下用于<3月龄婴儿暴露后预防。
(3) 在奥司他韦不耐受儿童中,建议考虑5岁以下儿童接受玛巴洛沙韦治疗
曾 玫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END
感染在线InfectionOnline征稿邀请
征稿内容不限于:研究进展、团队科研成果、临床用药经验分享、典型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人文故事等。
联系人:张老师 15699612502
邮箱:ganranzaixian@lbmedtec.com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