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救援中,救援人员往往采用基础生命支持(BLS)中的跪姿进行按压,文献证明跪在坚硬的地板或病床上进行胸外按压是有效的。
然而,当患者在急诊科的担架床或较窄的诊疗床上进行胸外按压时救援人员无法采用跪姿,并且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复苏委员会(ERC)的指南缺乏关于医院内胸外按压姿势的相关指导。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通过查阅文献来寻找更好的 CPR 姿势来确保抢救的有效性。
引言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通常指成人胸外按压深度为 5 cm 至 6 cm,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 次,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按压过程不中断。这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有研究表明站在凳子上(救援人员膝盖与病床等高,SS)的按压效果基本等同于跪姿按压,但会造成救援人员腰痛和不平衡问题;还有一种按压姿势是单膝跪在担架上(KS),另一条腿站在凳子上,这种姿势比较简单易行且可以保障救援人员的膝盖与患者的床处于同一水平。
既往文献综述表明,当患者躺在硬地板或宽病床上,跪在病人身边进行心肺复苏效果最好。由于急诊担架床无法实现跪姿按压,本研究通过模仿跪姿设计了一种跪凳(KK),旨在提供稳定性,提高胸外按压的有效性。
本研究目的是要比较站立在凳子上(SS)、单膝跪在担架上(KS)和跪在跪凳上(KK)哪一种姿势能更好地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和救援人员舒适度。
研究方法
图 1:分组方式
研究结果
该研究最后共纳⼊ 69 例研究对象,年龄(29.5 ± 7.6)岁,其中⼥性 51 例(73.9%),平均体重和⾝⾼分别为(60.6 ± 14.8)kg和(163.6 ± 7)cm。从胸外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度、救援人员偏好、疲劳度及满意度等方面分别对三种不同按压姿势进行对比。
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胸外按压深度:三种姿势(SS、KS、KK)的胸外按压深度(即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胸外按压频率:单膝跪在担架上(KS)与站立在凳子上(SS)和跪在跪凳上(KK)与 KS 相比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尽管 KK 组胸外按压频率与 SS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差异并不显著。
胸廓回弹度:研究显示,KK 的胸廓回弹度优于 SS(p = 0.003),KS 优于SS(p < 0.001)。
救援人员疲劳度:使用改良版的 Borg 量表对救援人员的疲劳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三种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上差异。
救援人员满意度:KK 和 KS 在救援人员的满意度得分上高于 SS 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图 3:统计结果
讨论
该研究表明,如果救援人员的膝盖⾼度与患者床的⾼度相等,救援人员可以使⽤任何胸外按压姿势。SS 姿势和另外两个姿势相比胸廓回弹度不充分,也容易导致救援人员腰痛及姿势不稳定,所以站⽴式 CPR 按压效果较差。KK 和 KS 姿势能更有效地使胸廓在按压过程中充分回弹,完成较高质量的 CPR。在救援人员偏好方面,更多的参与者倾向于选择 KK,其次是 KS,而较少选择 SS。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本次研究只探讨了按压姿势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未考虑临床中实施 CPR 时涉及的其他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考虑除颤、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等其他环节,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按压姿势对 CPR 质量的影响。
学习与思考
1、对于躺在普通病床上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救援人员双膝尽量跪在床上。
2、由于临床抢救时胸外按压时长大于 2 分钟,对于躺在担架床或者较窄的诊疗床上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救援人员双膝尽量跪在与床面等高的凳子或其他设备上保证心肺复苏效果。
3、该研究设计了一款跪凳,在抢救时可迅速拉至担架床旁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跪凳尺⼨为 70cm×80cm×80 cm,有⼀个垫子⽤于⽀撑救援人员。救援人员也可结合科室担架、诊疗床设计相适应的跪凳,并可在材料、形式上进行创新,如可折叠跪凳、可伸缩跪凳或便携式跪凳等。
图 6:跪凳设计图
本文作者:张丽 史秀山 张瑾钰 郑滢 柳梦婷 李丽
图片来源:
图 1、图 2、图 3、图 6 来源于参考文献 1
图 4、图 5 来源于科室自行拍摄
参考文献:[1] Charungwatthana N , Laohakul P , Tangsuwanaruk T ,et al.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ve chest compression o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stretcher by an alternative metho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J].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1):12284
策划制作
策划:cc
投稿:shichang@dxy.cn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