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海岸》杂志第54期
经历疫情的折磨两年之后,奥米克戎又卷土重来,此起彼伏一直消停不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与密接擦身而过,不知道在什么场所会被感染,不知道上班时是否被封控在写字楼里,也不知道是否一夜醒来通知不能出门......
太多的不确定性,打乱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再加上对病毒的很多的未知,让人们更加的焦虑。尤其是中年人,上要安抚年迈的父母,下要照顾无法上学的孩子,还要面对经济下滑所带来的生存压力,疫情下的每一个人都活得太不容易了。
据统计,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抑郁焦虑的人群明显增多,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发病率高达30%。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真实地感受到了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诸多的负面影响,让人们情绪过载,家庭成员矛盾激化,甚至激活了过去的创伤,导致精神崩溃。
疫情引发的心理冲突主要呈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收入锐减,带来的生存压力
疫情反复让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压力必然传导到每一个工薪族身上。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人们普遍乐观,可能会超前消费,比如买房、买车或者投资,而这些都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当收入锐减时,人们的安全感被打破,最初可能会想办法积极应对,当不断遭受挫败后,经济的困窘就会成为触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亲子关系恶化
孩子因为疫情无法上学,每天8小时的网课,没有活动空间,这已经让生性好动的孩子非常沮丧了。如果父母每天盯着孩子的学习,看着孩子各种不顺眼,难免指责批评。而为了配合网课,老师要求父母承担起监督作用,这些过去在学校由老师承担的责任又转嫁到家长身上,父母的过度管控,让孩子在狭窄的空间里更为窒息。孩子对抗父母的情绪越积越多,亲子矛盾也是一触即发。
婚姻中的矛盾更为激化
在疫情期间曾经有位女性向我求助,她封闭在家的那段时间,因为夫妻长时间呆在一起,无意间发现了丈夫出轨的秘密,这让她极为崩溃。
以她的性格,她会独自出去冷静冷静,看看如何处理,或者找找朋友倾诉一下,而现在因为有老人同住,她还不得不佯装什么也没发生,不能发怒,不能争吵,内心极为痛苦。
其实,即便没有出轨的事情发生,夫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口角,也很容易上升到人身攻击,把过去的委屈不满一股脑地倾倒出来。
在过去可以外出工作,这起码有一个缓冲的空间,而现在一天24小时在一起无法逃离,不得不硬碰硬,结果家庭变成了一个火药筒。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
长时间封闭在家里,或者长期上网课,不能在真实的场景中跟人互动,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记忆减退的情况。再加上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容易趁父母不在意的时候上网玩游戏,久而久之可能会网络成瘾。
在接触的很多青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一大部分不愿意上学的孩子都是因为疫情封闭在家生活没有规律、网络成瘾、学习效率低下导致成绩下滑严重,最终害怕上学。
疫情之下,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能做些什么,让身心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心理健康呢?
01
重建信念与希望
最近深圳疫情严重,封控也更加严格,最初以为就14天,还可以掰着指头数着解封的日子,结果封控区里每天都有新增,解封就变得遥遥无期,这令人非常崩溃。
人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得以存活,很多时候靠的就是信念,坚信自己是可以安然渡过的,希望也最终会实现。
当我们能够坦然接受现状,并且有了信念与希望,不确定的事情似乎就变得有了某种确定感。
这让人们可以活在当下,暂时放下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着手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整理房间、摆弄花草、阅读、瑜伽等等,找到内在的稳定感与价值感。
02
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提升自己掌控情绪的能力
通常我们有情绪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探索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需要,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帮助我们将压抑的情绪获得释放。
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恐惧、愤怒、悲伤以及无力与羞耻的感觉。
情绪需要表达,而通常我们会有四个层次的表达:最不健康的方式是通过躯体化的方式,也就是让躯体生病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焦虑到失眠、无器质性的神经性疼痛等;第二种是通过见诸行动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孩子学习不认真,父母通过打骂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第三种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表达,就是前面提到的用温和的语言表达,比如说,我看到你学习不认真,我有些愤怒,或者我有些担心等等;第四种就是艺术表达,也就是将自己内在的感受升华,透过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进行表达,为心灵找到慰籍,并且同时给人类带来思考以及精神上的鼓舞。
封闭在家期间,家人们可以尝试一起拼图、做手工、开办家庭音乐会、家庭卡拉OK等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做一些运动,甚至可以准备一些抱枕当作情绪发泄的工具来使用,以避免对家人施以语言或者身体上的暴力。
03
提高自我效能感与控制感
在疫情面前,人们普遍会有一种无力感,蔓延开来会有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的失控感。而透过一步步地行动来提高自我效能,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心理上重建掌控感。
当无力感袭来,人们常常会感到做什么都力不从心。从最微小的事情开始,马上行动起来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早上起不了床,可以先让自己坐起来,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并且给自己一些鼓励。而家人之间也可以为这些微小的举动与变化给予鼓励,让彼此感到被支持。
自我效能感与一个人的内在感受与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早上太阳升起,花盆里的花开了,微风拂面,会让人感到舒适,做事的效率也会提高。我们同样可以对自己这些积极的体验给予正向反馈,让这样的体验可以持续下去,并发挥效能。
04
寻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
在遇到突发事件前,如果我们已经做好了物质上以及心理上的准备,就会心安许多。
在遇到危机时,我们可以尝试盘点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在信息混乱的情况下,如何筛选以及获得较为真实的信息的渠道,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物质不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得;在情感脆弱的时候,可以寻找什么样的倾诉对象,必要时亦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寻找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以获得专业上的帮助等等。
疫情当前,让我们接纳无法改变的现状,努力去做一些细微的可改变的事情,怀抱希望,迎接重回秩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