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与内在对话:在心流状态中重塑自我
情感
2024-11-08 12:05
广东
01 心流状态
在心流状态下,也许是与自己连接的最好时机。
心流其实也是在一个“定”与“止”的状态,我们可以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种奇妙的体验是怎么来的。
心流是一种无意识的流动,当我们有意去分析,去解构时,心流体验就可能瞬间消失了。
它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越是刻意,越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这里所说的目的性不同于我们所说的目标,这个目的性是指极力获得心流体验,也就是告诉自己,做这件事我一定要获得心流体验,这样的目的只会朝向相反的方向,让我们更加的焦虑。
心流总是在过程中被体验到,它似乎不受我们的意识所控制。
当然,我们靠药物,或者靠性活动可以获得感官上的快乐,但在快乐背后如果没有深层情感的连接,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
心流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是一种通畅的感觉。
当情感或者情绪阻滞,心流将不会产生。
心理咨询中的修通,就是将内在的情绪卡点疏通,看见自己的情绪按钮,或者某个情结,透过谈话,看见情绪背后想要表达的内容,允许那些未被言说的秘密在安全的空间去表达,对丧失可以去哀悼,将压抑的愤怒讲出来,情绪自由流动,创伤被疗愈,心流体验就会不期而至。
02 心流出现的瞬间
有位来访者因为抑郁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在咨询过程中,她说到当年被母亲抛弃的情景。
母亲因为爱上了别人,毅然决然地要离开这个家,当时只有
5
岁的她不知道父母之间为什么总是争吵,母亲为什么要离开她,她总是在梦中看见妈妈,然后撕心裂肺地哭喊让妈妈不要走,梦醒后枕头湿了一大片。
这段尘封的记忆一直是压在她心里的大石头。当年的她觉得一定是自己不乖才导致了妈妈的离开。
在成年后,她还有种对女性深深的厌恶与羞耻感,觉得像母亲这样的女人是很不道德的,成为这样糟糕的女人的女儿让她有种罪恶感。
这位女性对于母亲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当她含着眼泪第一次能说出对母亲的渴望与怨恨,当她能表达因为失去母亲后的伤心时,她发现自己轻松了很多,她好像可以放下了。
那天,她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一觉了,而那个哭喊着找妈妈的孩子也再也没有在梦中出现。
当清晨的阳光洒到床前,她突然发现外面的天空好蓝,有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在温软的被窝里,她有了心流体验。
03 开启与内在自我的对话
有句被人们常常挂在嘴巴的话,“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我”,而这个迷失往往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找,想抓住更多,却忽略了与内在自我的连接。
心流体验绝大多数时候与我们从外在得到多少没有太多的关系,比如取得了好成绩,赚到了一笔钱,得到了一个奖励,升职到一个梦寐以求的位置,这些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兴奋感,但伴随的还会隐隐有些焦虑与不安:
我下次还能得到好成绩吗?下一笔钱从哪里赚到?别人是否会嫉妒我的成功?我是否配得上这样的荣誉?我是否有能力待在这个位置上?
心流体验是与内在心理世界的连接产生的
。而保持与内在自我的对话,是开启觉知的非常重要部分。
通常我们的内在有三个自我,一个是父母自我,一个是成人自我,另一个是孩童自我。
“父母自我”是早年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所形成的。比如父母曾经对自己很严苛,或者是贬低的,或者是忽视的,那么内化的父母自我就是严苛的、贬低的、忽视的。
当我们要做出一个选择时,比如为自己买一件价格比较贵的衣服时,内在就有一个声音会跳出来说,
这样不被允许,你不配拥有这么好的东西
,你不应该对自己这么好,你应该多关心别人、讨好别人,你应该在意别人的感受而不应该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否则你就是自私的。
当与这样的内在父母对话时,你会感到自己如此卑微,你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会严重阻碍你去获得新的体验。
假如内化的“父母自我”是温和的、包容的、赞赏的、支持性的,你在做出选择时就会更加有底气。因为你知道即使做错了,也是被允许的,你不必为自己的失败过于自责。
那个“父母自我”会告诉你,这只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你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TA
会告诉你可以向哪些人求助,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支持。
而被支持、鼓励往往让我们更容易接近心流体验。
第二个是与自己的“成人自我”对话。
这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责任心、有能力承担的自我,他可以与你进行平等的对话,就像你的同胞或者朋友,他会帮助你分析当前的问题,并且告诉你遇到困难时会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以及由此需要承担的后果等等。
他成为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最忠实的同盟者,他有时也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时,就会出现两个自我的辩论。他会努力让你避免掉进陷阱,被人欺骗,同时也会鼓励要勇敢去尝试新的机会。
在这种辩论过程中,你对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成人自我”的帮助下,你也就能自如地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
最后一个是与“内在孩”童进行对话。内在小孩是一个脆弱的、幼稚的孩子。你有时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而不允许他出来,同时也压抑了自己的好奇、天真与创造力的天性。
你不允许自己像孩子一样玩乐,你从来不会享受快乐,你让自己背负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比如父亲的无能、母亲的哀怨、家庭的贫穷,你让自己的生命丧失了活力。
当我们与内在小孩对话时,我们要用心去倾听他的无力与无助,鼓励他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儿时的梦想。
有时,我们的内在会交织着这三个自我的对话,他们可能会吵得不可开交,那又怎么样呢?你觉得最终你会听从哪个自我?
是那个制定规则、有权威的父母自我,还是那个任性的、自由的孩童自我,还是那个稳定、成熟的成人自我?
当你内观时,你会认真地倾听他们每一个人的声音,你不一定会满足他们所有的期待,但你会尊重他们的意愿,并且逐渐发展出一种
整合的能力
,或者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案。
无论如何,你都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最后的决定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04 如何与内在自我展开对话
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要如何去与内在的三个自我对话,让自己更加松弛,获得最优体验。
在睡前你会习惯刷刷手机上的小视频,这会满足你成人自我的需要,因为辛苦了一天,你需要放松,同时也会满足你孩童自我的需要,他很好奇,他很喜欢好玩的东西。而此时,你的父母自我出来干预你了,他觉得你不够努力,你应该去看看专业书,提升一下学历,这样未来才有升职加薪的可能。
你的父母自我太强大了,当
TA
一出现,你就开始焦虑,也就无法再享受刷小视频的闲暇时光了,你得马上行动起来,可是你的成人自我开始抗议,他说自己什么也学不进去,孩童自我也很沮丧。
你尝试与反对你的父母自我对话,想要获得更多的允许,最终你们达成了协定,每天约定
30
分钟时间,你设置了闹钟,这样你可以充分地享受
30
分钟的放松时间,而不必为此而感到焦虑与内疚。
你可以享受闲暇,也可以投入地工作与学习,你在这两者中都获得了心流体验。
结语:
与内在自我对话,实际上是帮助自己向内寻找办法,而不是执着于改变外在环境,或者改变他人让自己有更好的体验。
这样的结果是对自己更包容,将自己的人生主动权与控制权拿到了自己手上,让自己更具有适应性。
无论外界如何变幻,我们始终可以保有内在的稳定,平静而愉悦地对待未来的不确定。
预约心理咨询
,添加微信:
j
uliar
060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E0NDc3OA==&mid=2652229927&idx=1&sn=7cd4c6e4ab0d35af078efcd84385976a
任丽的心灵空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们内在的防御》作者,斯坦福设计人生教练,电影写作成长营创办者,专注于婚姻、情感两性关系、家庭亲子关系、职场人际关系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培训。
最新文章
在京都的枫叶中,与川端康成的《古都》邂逅
《情感无能》| 逃不开的情感困局,如何走出无力感?
《东京八平米》| 在8平米里找到人生的无限可能
《小丑:双重妄想》| 当孤独小丑选择死亡,谁才是真正的加害者?
与内在对话:在心流状态中重塑自我
焦虑时代解锁内心的密码:用心流重启幸福感
手机里的秘密:查看手机,守护忠诚还是摧毁信任?
斯坦福设计人生工作坊招募 | 停止内耗,你的人生有无数种可能
让梦想落地生根,持续推动行动|设计人生线下工作坊总结与回顾
穿过了内心那片深海,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只需这5步,轻松破除情绪恐惧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破碎的友谊:解读《母亲的直觉》中的嫉妒与丧失
工作没有成就感,很内耗,我该不该辞职?
成为母亲,是开启人生的另一段精彩的旅程
解锁潜能,设计未来:心理咨询师与人生设计教练助你成长与目标达成
我与设计人生 | 追寻成就、行动与幸福的旅程
精彩人生,从遇见设计人生开始
《周处除三害》| 陈桂林从自证到自我毁灭之路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设计人生线下工作坊招募
83岁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母爱是否是一生的羁绊?
微日记之力,如何透过记录来反转人生
小习惯带来大改变
设计你的微习惯,铸就卓越人生
家长必读:帮助孩子解锁学习、注意力和社交问题的秘诀
我有一个梦想——旅居大理
2024普通人逆风翻盘,原来人生是可以被设计的
那些被卡住的人生问题,或许在《人生设计课》中都能找到答案
《实习生》| 70岁老人教会我们克服年龄焦虑的魔法,是保持对工作与生活的热爱
2024,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一起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何时是读书天》| 独处的力量与勇气:爱的自我救赎
抑郁,一次凝视自己的机会——《今天也要开心呀》导读
疫情下的普通都市人,如何才能不焦虑?
如何让5年后的你,不后悔当年的职业选择?
成年人的内在防御:藏得住崩溃,才撑得起人生
梦与象征化——一种对现实的防御(三)
梦与象征化——一种对现实的防御(二)
梦与象征化——一种对现实的防御(一)
用后现代的思维方式,获得更具适应性的方法,改写人生脚本
理想化——用幻想弥补现实中的不足(二)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