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这个渡槽打卡,你说你是在罗马度假别人也会信|朱晓明 一席第1068位讲者

文化   科学   2024-07-16 10:02   北京  

朱晓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

渡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水利构筑物,变成了一个文化现象。





天水飞渡
2024.06.15 上海
                            


大家好,我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的朱晓明。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首次站在聚光灯下,属于零的突破,感谢大家的捧场。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天水飞渡”,说的是渡槽。渡槽是一种输水构筑物,也叫高架水渠,它模样像桥,但比桥要薄。“天水飞渡”这几个字现在还镶嵌在浙江省天台县红旗渡槽的槽身上,是模仿郭沫若先生的字来写的。


▲ 浙江天台红旗渡槽


这是湖北咸宁的大市渡槽,上面有栏杆的地方,就是走水的水槽,下面是大市河。这个渡槽的跨度有76米,相当于三个篮球场的长度。如果使用钢筋水泥修建,实现这个跨度问题不大,但它是一个石拱的渡槽,跨度这么大就比较牛了。


▲ 湖北咸宁大市渡槽


友谊渡槽比较特别,它是双层的,上面走水,下面走人,两层之间有楼梯相连。现在这里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如果你说你是在欧洲度假,别人也会相信,因为它和古罗马的输水渠很像。人类的智慧有时候是差不太多的。


▲ 四川威远友谊渡槽


友谊渡槽在四川威远县,是一个多震地区,去年就有地震,2019年时还发生过5.4级的地震,但它一直屹立不倒,也是很牛的。



01


最近六七年,我和研究生团队在全国12个省市开展了70余座乡村渡槽的调查研究,这些渡槽大多诞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人民公社时期。


我的朋友中有人叫“水根”,水是命根子,是农业的命脉。传统社会也有水利建设,比如都江堰,也可以用大水车把水翻到山上去,但十年九旱还是常态。有时农民还需要背水浇田,没有水的话,就可能填不饱肚子,农村的卫生条件也会很成问题。


所以1958年到1983年间成立人民公社的一个初衷,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在这25年中有三次水利建设高峰,大部分渡槽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高峰期间建造的。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去研究渡槽?毕竟它还是比较冷门的。


2010年,我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一篇文章《渡槽: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图文并茂,非常棒。


▲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4期


第二年,我有机会去做一个新农村的调查项目,选点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了山西昔阳县大寨,因为曾经的“农业学大寨”,大寨是全世界闻名的乡村。我和研究生拜访了铁姑娘宋丽英老人,她提到在修建大寨的团结沟渡槽时,有来自昔阳水利水电局的技术员主持设计。


▲ 2011年在大寨访谈“铁姑娘”宋丽英老人


当时听到这个我还是有一些意外的,因为十多年前古村落研究很流行,强调乡土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都是地方的能工巧匠完成的。大寨的团结沟渡槽有技术员主持设计,至少说明乡土建筑的参与者其实是比较多元的。


从这张历史图片中可以看到,社员从一个叫虎头山的地方顺着团结沟渡槽下工回家。渡槽上面架了盖板,上面走人,下面走水,生产和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中,但是又互不干扰。


▲ 图源:大寨村史馆


如果看它的桥头堡就会发现,犹如一座历史丰碑。渡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水利构筑物,变成了一个文化现象。渡槽丰富了乡土建筑的研究,所以我对它就比较有兴趣了。


▲ 大寨团结沟渡槽


怎么找到人民公社时期的渡槽呢?这是我们团队的成员王霞飞花了几年的时间画的乡村渡槽分布图,她翻阅了各种水利志书和县志,然后把人民公社时期建设的渡槽点在了地图上。



我们一共发现了10900座渡槽,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在中原和沿海地区都有,绝大部分地方是中国的粮仓。


甘肃有渡槽,1959年时有一部电影叫《飞渡黄河》,讲的就是在黄河两岸架渡槽的故事。在湖南、湖北、河南还有山东这一大片地方有很多渡槽,甚至在西藏的小角落也有渡槽。



霞飞制作了一个包含10900个渡槽的数据库,这个工作量还是很惊人的,但很多条目下现场图片还处于空白状态。霞飞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空间,记录我们的调查成果,也有很多热心人留言给我们提供素材。



如果顺着渡槽去旅行,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乡村,或者倒过来说,不一样的乡村和渡槽是强关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修渡槽要跨地域,需要能工巧匠,他们能修渡槽就可以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我就是顺着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到了四川泸州的古佛洞村,我是奔着古佛去的,但是没想到与渡槽不期而遇。这是挑担佛,比较特别的是他肩上挑的不是他的儿女,而是他的父亲和母亲。


▲ 四川泸州古佛洞村的挑担佛与渡槽


旁边长满杂草的石沟就是人民公社时期建造的渡槽,它像一个口袋一样把几百年的古佛包裹了起来。到这个地方旅游是买一送一,看了古佛又看了人民公社时期的渡槽。


这种例子非常多。比如北京的大脑峪渡槽,是一个双层渡槽,它在怀柔的一个风景区里,也是一个避暑胜地。


▲ 北京怀柔大脑峪渡槽


河南淮滨县的九里渡槽,是很少见的用砖来装饰的渡槽,因为当时砖要由生产队自己来生产,产量比较低。


▲ 河南淮滨县九里渡槽


从槽身上可以看到,九里渡槽修建于1976年7月到12月,这是中国历史性的转折时期,九里渡槽把这个时间定格了下来。



山东的东风渡槽屹立在国道上,像一个巍巍的城门一样,初春时旁边泡桐花开。在它附近不远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村落,叫方峪村,是一个石头村落。如果没有石匠,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是完不成的。


▲ 山东济南东风渡槽


湖北孝感的陆山渡槽跨越了京广铁路,水利遗产和火车擦肩而过,一副风驰电掣的景象,旁边还有随着季节变换色彩的红枫林。


▲ 湖北孝感陆山渡槽



02


渡槽那么高,是怎么把水输送到田间地头的呢?


渡槽一般都很长,一个水系工程基本上要十七八公里,有时候一座渡槽要修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为什么要修这么长呢?因为它要满足1‰的坡度要求,也就是1000米距离高度下降1米,如果太陡水就会扑出来,而太缓的话水就不流了。


一个渠系工程通常包括蓄水、提水、输水、排水四个阶段。蓄水可以用机井,也可以用池塘、湖泊的自然水或者建水库。水一般都比耕地要低,所以要借助动力,比如泵站、输水站把水提到渡槽上。有些地方蓄水的位置比较高,就不需要提水,直接就可以通过自流输水。


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到提水的过程,有泵房、电灌站,还有翻水站。


▲ 云南大理下鸡邑村提水站和山东章丘于家村提水站


把水提到了渡槽上,然后就到了输水阶段。输水设施有很多,只不过涵洞和倒虹吸管道都很低调,埋在地下。但渡槽比较高调,穿山越岭,结构高大雄伟,所以它就成为了水利系统的代言人。



渡槽有很多种结构,其中两种是主要的:一种是U型的梁式渡槽,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程度更高。



另一种是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用本地的石料建造的石拱渡槽。



输水和灌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像一根筋一样地输水,到达田地后才放水。比如在大理洱海边,把水提上来后就顺着渡槽跑,用阀门来控制水的开合,把水输入地面的支渠中。



有些地方因为高差比较大,需要分几次提水。比如先从洱海提水,把水输送到到二级提水站后,再次提升水的高度到更高的渡槽上,同时边提水边开始灌溉。另外,灌溉后排水也很重要,特别是在盐碱地区。



这样来看,渡槽既是一个水利地景,又是乡土建筑中的一个分支,我们叫它乡土工业建筑。这种建筑原来很多,比如大队中都有粮仓、砖窑,随着这些功能从村民的生活中退出,建筑也就随之灭失了。但是渡槽高、大、远,建造不容易,拆除也不是很容易,其中的精品最后就留了下来,成为了乡土工业遗产。



03


这些渡槽建设的时期距今还比较近,当事人很多,留下了很多档案和记忆,但真正要找到有突破性价值的材料还是很难的。


我们很好奇渡槽是怎么建造的,很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一本书叫《向东!向东!》,作者是李文庆先生,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向东渠是一个跨越了福建云霄县和东山岛的水利工程,云霄县境内水流很少,只依靠一条漳江。


▲ 福建漳州向东渠八尺门渡槽


修建了向东渠之后,在全县境内形成了一个毛细血管一样的灌溉水系,这中间立了汗马功劳的就是翻山越岭的18座高架石拱渡槽。



李文庆先生的书中历史图片非常丰富,20世纪70年代照相机还没有很普及,用照片来做工程记录很少见,所以这本书非常珍贵。



▲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那么如何组织大量的劳动力来建设这样一个庞大工程呢?县委书记的责任很重,他是一个龙头,左手牵着12个公社,一个公社一般有3000人,大的有6000人,所以总共有5万人左右。他右手牵着地区级的技术员,因为这么大的水利工程需要有技术人员参与设计。



我们曾经有个笑话说,如果没有能活到90岁的身板,这么复杂的工程是扛不下来的。主持红旗渠建设的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老先生90高寿,建设天水飞渡的天台县老书记王寿德老先生是93岁,云霄县的县委书记李文庆老先生现在还健在,已经95岁了。


▲ 李文庆先生


公社书记的担子也很重,他下面有大队和生产队。还有一个建制是人民公社时期特有的,就是民兵,公社书记负责管理民兵。当时实行全民皆兵,把生产、工作的组织军事化,大概总劳力的30%是民兵,管理的是青壮年人口。


在渡槽的柱墩上能看到公社和民兵的铭牌。一个大队或者一个青年团、民兵连承包一个柱墩,在铭牌上记录下施工单位,也是施工质量的保证书。



通过这种形式,渡槽就把国家和集体串联了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工程承包制的雏形。以前我们经常说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但其实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的。


渡槽的建设过程在技术上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当时国家主张节约“三材”,就是钢筋、水泥和木材,当年它们叫统配物资,受计划经济的指标控制,不太容易获得。节约三材的政策大概实行了30年,到1984年才开始松动。所以,基层乡村进行水利建设,就必须通过一些技术创新来弥补材料的不足。


这是向东渠中的一个渡槽,非常高大。这张照片没有P过,我的学生们站在下面, 可以看到人与渡槽的比例。当时建设渡槽的技术要求是高墩、大跨、长距离和大流速。这个渡槽除了流速中等外,其他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它现在还在使用,但是有渗漏,大家可以看到渡槽上有一些黑色的痕迹,就是漏水造成的。



渡槽的拱券对于形成大跨度非常重要,所以在建造过程中,砌拱券就成为一个技术突破点。在砌石拱时需要用到木模板,当拱券形成后模板就会被拿掉。



传统的模板叫满堂木拱架,从上到下,有立柱撑在地上,它很结实,但是费木料。在建造向东渠中的风吹岭渡槽时,开始时用的也是满堂木拱架。后来人们进行了技术创新,使用了很轻的夹合木拱架。下面没有支撑后可以人车通行,还可以减少70%的木材,对节约“三材”非常有利。



做这个拱架的时候是放在地上施工的,可以先在工厂里做好零部件后再运到工地,已经有了一些标准化的痕迹。它就像拼积木,用很多小木料制作一个大的拱架,小料拼成大构件也是传统做法中经常会用到的,人们把它运用到了拱架的制作上。



当时出现了一个大工匠叫杨镜坤,就是他把技术员设计的轻型木拱架,在风吹岭渡槽的工地上制作了出来,今天我们把这种人称作大国工匠。他23岁时还有一个发明,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很重要。他改革了工地上经常会用到的独轮手推车,大大地减轻了劳动量。



除了施工技术,他们还在施工设备上做了一些创新。这是当时施工的情景,可以看到工地上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他们在柱墩上做了一个丁字吊,它就像一个“丁”字一样向两边伸出来,可以左右两侧同时施工。



在地上用一个叫作葫芦的起重设备,把三根拱架一起往上抬。一根拱架是两吨,所以需要很多牵引绳,慢慢地把木拱架提升到位,然后在柱墩侧面设一个上大下小的“牛腿”作模板的支撑。建造完成后木模板会拆掉,它就消失了,但“牛腿”作为施工痕迹今天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施工办法,使用一根独立的,可以长达二十八九米的扒杆,在下面用绞盘把拱架提升起来,然后再用支撑把三个拱架联系起来。



最后就形成了扒杆法和墩顶法这两种施工办法,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了奖。



这是一种民间技术创新,不是从一个大的系统出发,而是从一些很小的问题,比如改善工具、改革模板开始,切实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



04


这么多渡槽现在怎么样了呢?


有些渡槽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比如四川的东风渠,现在还是城市的灌溉和用水源,解决了成都东部缺水的问题。


▲ 四川成都东风渠黎家沟渡槽


我有一些建筑师朋友沿着东风渠调查了二百多个渡槽,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村民把渡槽当作遮阳棚,在下面摆上了椅子,利用自然的溪流形成了一个叠石小景,川西的生活还是很巴适的。



有的渡槽下面被改造成了神圣空间,它的旁边就有一个明代的寺庙半边寺,香火很旺盛。


▲ 四川成都东风渠苏家沟渡槽


也有很多渡槽被完全废弃了。这是河南村庄的一个提水站,它是一个工业建筑,但我们可以看到的立面是像一个公社的大礼堂,很有公共性,当年这里一定有很多老人和儿童的欢声笑语。


▲ 河南渑池县刘村扬水站


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渡槽,我们总结了渡槽大量废弃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人民公社解体后农田包产到户,集体水利设施无人维护修缮,所以渡槽很快就都被废弃了。



第二个是因为当年我们国家十分缺电,电力电网不太健全,使用如此多的提水设备,我们国家的电力供应实际上是跟不上的,所以一些渡槽最初的设计就超出了可负担的能力范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渡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在今年五月份联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生,围绕渡槽做了一个关于艺术、日常空间和历史的展览。


▲ “天水飞渡:顺着渡槽去乡村旅行”展览


其中一些展品与工具有关,把昨天曾经使用今天还在使用的锯、锤子等做成了玻璃艺术品,让大家感受工具的温度。



我们的展览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有一位建筑师朋友是广西人,他说他小时候就在渡槽里玩过,渡槽放水一般是在春耕时期的三四五月份,到夏天时渡槽里水就比较少了,会长一层青苔,他和小伙伴们就会在渡槽里面撑着槽壁一蹬一踹向前滑行。


渡槽本身倾斜度不大,所以他要慢慢地一节一节滑,一直可以滑到隧道口,这就像他想象中的南方的滑雪场,就这样度过了迷迷糊糊的童年。


我们放空自己,顺着渡槽去旅行吧,谢谢大家。


策划丨恒宇啊
剪辑丨Chaos



👇 自力更生,一席带货👇


一席
人文·科技·白日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