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现
原文献信息:
研究共纳入74例BCD患者,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包括自发荧光AF、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进行疾病分期。通过改良的分期标准,结合PAFA这一新型量化指标,系统分析了疾病表型与功能相关性,并评估了不同分期患者的治疗潜力。
1. 基因型与突变特征
研究共报告了25个CYP4V2基因突变,其中包括4个罕见突变p.K495X,p.Y191TfsX7,p.F433V以及p.R508C。c.802–8_810del17insGC为最常见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55.4%)。
2. 疾病分期与表型异质性
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研究提出了改良分期标准,将BCD分为stage 1至stage 3B五个亚组:
早期阶段(stage 1):患者表现为点状低/高自荧光,未见明显萎缩。
中期阶段(stage 2A与2B):显示散在或融合的AF缺失区域,其中2B阶段表现出接近中央凹的病变,被认为是疾病高风险阶段。
晚期阶段(stage 3A与3B):疾病进展至中央凹萎缩(3A)或整个后极部广泛萎缩(3B),视功能显著下降。
3. PAFA与BCVA的相关性
研究首次引入PAFA(AF萎缩面积的百分比)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
PAFA与患者的视力(BCVA,最佳矫正视力)呈中等正相关(相关系数r=0.56,p<0.001)。
随着PAFA从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逐步增加,患者的视功能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在2B与3A阶段尤为明显,提示PAFA可以作为疾病分期和进展的关键参考。
4. 黄斑中央凹“回避”现象
尽管部分晚期患者(stage 3A)已出现显著的中央凹萎缩,但影像分析显示,在某些患者的黄斑中央凹附近仍保留了窄条状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岛。这些回避区域帮助患者维持了一定程度的中央视力,为治疗提供了有限的干预窗口。
5. 临床治疗展望
研究建议,根据疾病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stage 2B阶段:由于中央凹附近结构基本完整,可优先考虑基因替代疗法。
stage 3A阶段:尽管中央凹受累,部分患者仍有残存的功能性组织,可尝试干细胞移植,甚至结合基因治疗。
stage 3B阶段:由于病变广泛,可能更适合细胞替代疗法。
早期阶段(stage 1与2A):建议密切监控疾病进展,为治疗时机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
该研究首次从定量角度系统阐释了BCD的表型异质性及病程进展,为治疗关键窗口的识别和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李倩,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研究方向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诊断与治疗。
彭晓燕,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专注于疑难、罕见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关于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
欢迎订阅期刊Email Alerts获取最新文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