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MJ | “笑的训练”vs人工泪液对干眼患者眼部不适的影响:一项非劣效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学术   2024-09-12 18:42   北京  

主要发现

近日,The BMJ 发表了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刘奕志教授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祖国教授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非劣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证实,“笑的训练”(laughter exercise)干预8周对不伴中重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的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亚于人工泪液(0.1%玻璃酸钠)。作为一种有效、安全、低成本且环保的干预手段,笑的训练可以作为干眼的一线治疗方法。



原文献信息:


背景介绍
作为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干眼的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涩、异物感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与生活质量。近年来,在电子产品的普及、熬夜、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等因素下,干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然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人工泪液是干眼治疗一线用药,然而长期使用眼药水会对干眼患者造成很高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干眼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抑郁和焦虑是干眼发生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俗话说“笑是良药”,笑的治疗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并在过去的五十年中被证实能有效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癌症、糖尿病、偏头痛等一系列慢病的辅助治疗。该研究旨在评估笑能否作为有效治疗干眼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主要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招募的不伴中重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有症状干眼患者299人。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8周“笑的训练”(n=149)或一线人工泪液0.1%玻璃酸钠(n=150)治疗。在12周随访期间,共283例(94.6%)患者完成了主要终点的随访,两组均没有不良事件发生。


8周干预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在用于干眼诊断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中,“笑的训练”组(-10.5分,95% CI -13.1至-7.82)与0.1%玻璃酸钠组(-8.83分,95% CI -11.7至-6.02)的评分均显著下降,表明两组患者的眼表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两组差异变化的置信区间(平均差异-1.45分,95% CI -5.08至2.19,P=0.434)满足非劣效性界值6分,表明“笑的训练”治疗效果不亚于0.1%玻璃酸钠。

此外,“笑的训练”在改善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干眼体征客观评估方法)方面优于0.1%玻璃酸钠(平均差异2.30秒,95% CI 1.30至3.30,P<0.001)。同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


总结

该研究结果表明,“笑的训练”干预8周在缓解不伴中重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有症状干眼患者的眼表不适症状方面不亚于0.1%玻璃酸钠,且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方面表现更优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低成本的治疗方法,“笑的训练”为长时间使用0.1%玻璃酸钠的干眼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治医师李晶、研究生廖颖琳张诗瑶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教授、刘奕志教授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祖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梁凌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亚洲干眼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泪膜学组副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专长疑难角膜眼表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

刘奕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亚太眼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

刘祖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泪膜学组组长,亚洲干眼学会前主席,国际眼表泪液疾病学会董事会董事。



关于 The BMJ



The BMJ 是享誉世界的四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综述、专家评述、权威观点及医学教育内容等。秉持“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的愿景,The BMJ 致力于为医生、研究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知识与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2023年影响因子:93.6

官网:bmj.com


BMJ医学
BMJ出版集团(BMJ)隶属于英国医学会,经过180年的发展,BMJ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医疗知识提供者。BMJ见证并支持中国医疗卫生的进步与发展。享誉世界的综合医学期刊 The BMJ (英国医学杂志)在中国拥有广大的读者和作者群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