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很多家长无奈道:
什么时候开始,亲子间的关系变得如此艰难,父母说出口的话要斟酌再三、小心翼翼,即便如此,孩子还是一点就炸,双方痛苦……
有句话说得好:有一种卑微,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自我的成长很重要。如果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能够觉察到青春期背后的问题,那么亲子间的冲突就会大大地减少。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的大脑改变引发了青少年四种独特的心理特征:
情绪强烈、寻求新奇事物、积极的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的探索。
与人生的其他阶段相比,青春期的大脑是非常情绪化的。
进入青春期后,大脑边缘系统变得活跃,各种情绪的起伏会影响青少年的内在感受和日常决策。
对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即使在平静的情况下,青少年的杏仁核(情绪脑)比成年人更容易被激活。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任何事物激活大脑皮层,青少年也更容易产生纯粹的杏仁核(情绪脑)反应,爆发出强烈的情绪。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会对父母,甚至别人的话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
一位作家曾分享自己的女儿青春期时,房间脏乱的程度简直难以形容,地板上全是散落的物品,要走进房间,需要把东西推开才能行走。
当她对着孩子大骂:哪有人的房间是这样乱七八糟的?在这样的房间里睡得着、吃得下吗?
“哪里脏了,明明就没什么,干嘛老是这样说?你不想看就出去,快出去!”
孩子一边大声回答,一边把她推出房间。
这样的对话不是沟通,而是指责、批评,她没有察觉到女儿问题的背后,藏着的情绪和压力。
后来她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的房间反映着脑部的状况,当孩子承受着大量压力,内心和脑部状态混乱,房间也会乱七八糟。
当把交流的重点放在关心孩子的情绪上时,和女儿的相处开始变得和谐起来。
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原本在女儿房间地板上滚来滚去的几个笔筒和圆珠笔,被拿到了书桌上。
她对女儿说:“天啊!笔筒和圆珠笔拿到桌上之后,房间看起来干净一点了。”
“嗯,它们说想要到书桌上,所以我就捡起来了。”女儿爽快地回答。
她继续心平气和地说道:“是吗?希望下次那些衣服能说想要到衣架上就好了。”
女儿依然没有生气:“可能没过几天它们也会这么说吧。”
自那以后,她就很少看到女儿杂乱的房间。
有时,女儿的房间也会变乱,这时候她就问孩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脑子里乱乱的吗?”
女儿说:“嗯,该怎么说呢,最近很多事情我都觉得压力很大……”
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通过研究与临床实验发现:
要矫正孩子的行为是很困难的,但只要接受孩子的情绪,他们的行为就能得到有效的修正。
如果父母先看到孩子的行动结果,而不是观察他们的情绪,就会忽视孩子的情绪,试图修正他们的行为。
然而,这样做后,孩子只会展现更激烈的情绪,而父母又以更加激烈的话来训斥激动的孩子,形成持续的恶性循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