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国学大师章太炎曾收鲁迅为弟子,倾囊相授教他如何写作。
不承想,后来师徒二人在写作道路上,却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章太炎坚持弘扬国学,认为国学就是面对西方挑战的精神动力,并始终坚持用文言文写作。
而鲁迅高举白话文的大旗,主张全部废弃文言文。
换做常人,势必相互攻讦,彼此诋毁。
章太炎却仍旧屡赠条幅鼓励鲁迅,而鲁迅也称赞章太炎“实乃后生楷范”。
师徒二人,虽然观念不一、选择不同,却从未因此攻击对方。
更没有因为彼此是师徒关系,就把个人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
正如康德所说: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跟人观念不合之时,与其因教育对方而不欢而散,不如学会尊重对方的选择。
A就曾分享自己与朋友的故事。
A与朋友是高中同学,两人都是普通高校毕业。
大四那年,A听从长辈的建议,顺利考上公务员。
而他的朋友,大学一毕业就决定北漂,这几年过得颠沛流离。
前年春节,两人回家过年,约好了小聚。
想起朋友的境况,A就打算好好劝劝对方离开北京,回来考公。
不料父亲听闻他的想法后,告诫道:“你不用劝,你得尊重别人的选择。”
A很是不解,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饭局上两人谈笑风生,回忆过往的友情,当谈及北漂,A则支持道“我相信你”。
朋友听后,十分感动:
“真的谢谢你。身边不少人都劝我考编制,但我并不喜欢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
直到去年,A听闻朋友在北京开了家公司,年入上百万。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人生各有各的选择,即便你不认可,别人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见思维不同、观念相左的人。也许是不喜欢的习惯,也许是迥然的办事风格,也许是截然相反的性情……
面对这些人,作家黄桐建议道:
“费力去改变别人,不如先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尊重对方。”
我不一定认同你说的话,但也会给予你表达的权利;
我不支持你的做法,却也不干涉你的选择。
成年人相处,不必强行纠正,各自舒心就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