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
作为家长,我们是否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也在成长;我们的教育方式能否跟上孩子的变化,是减少冲突的关键。
1. 拿捏好“打扰孩子”的尺度
很多家长觉得,关心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有时候多问两句孩子就烦,有时候不出声孩子又觉得不关心自己。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曾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不想要的是父母突然闯进他们的房间,然后关心他们,与他们谈心。
事实上,选择这个时候谈心就是错的。
孩子只会对你说:“没什么要谈的,别管我。”
如果我们用心,就会发现,孩子总会有想要和家长谈心的时候,可能在你开车接送他上下学的路上,可能是在你们散步遛狗的时候。
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孩子是真的想向父母坦露心迹。
在孩子不愿开口的时候,不去打扰;当孩子试探询问的时候,不要选择忽视。
当孩子不愿意表达时,不做一个打扰者;当孩子愿意表达时,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2. 真诚对待孩子的感受
看过一位中学老师分享的故事:
同学小新被恶意嘲笑,心情很不好,回去跟妈妈说起这个事。
结果,小新妈妈劈头盖脸给他一顿骂,说他连个同学关系都搞不好。
小新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又不敢直接把气撒到妈妈身上,只好冲进自己房间,哐当一声把门关了,踢书桌撒气,然后坐着生闷气。
小新回家跟妈妈说他被同学恶意嘲笑,他想要告诉妈妈的是,他心情不好,他需要妈妈安抚与支持。
结果小新妈妈察觉不到就算了,还反过来责怪孩子不会和同学相处,导致小新的气愤升级。
孩子摔门是有原因的:我被同学欺负,不安慰就算了,还指责我,这是亲妈吗?
无论何时,都请家长真诚对待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去修正他们的感觉,他们想要的不是父母解决问题,他们只想让父母好好听他们说话,并且理解、支持、在乎他们。
3. 及时地表达对孩子的在乎
身边一位朋友曾分享过自己复读时的一个小故事。
复读后,他考上了心仪的学校,但他发现自己在班上年龄很大,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
“班上的同学都好小呀,我比他们大了好几岁。”
原本他觉得没什么,只是小小的抱怨,但没想到妈妈却记在了心里。
挂断电话后,妈妈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年龄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呀,学习这条路不分男女老少,生活中很多事情同样如此,千万不要自己限制自己,你的每一岁、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很惊讶也很惊喜,他说,“其实这些小情绪有时候自己也很难察觉,就算妈妈不安慰,自己也是可以消化的。”
但是妈妈记得他说的每句话,心里的疙瘩一下就被解开了。
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他们有时像一只刺猬,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些些小细节,及时地告诉孩子,无论你什么样子,我都爱你,在乎你。
这会让孩子的内心更有力量。
临床心理学博士Dr.Jonice webber曾提出: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情感需求若长时间得不到父母足够的接纳、回应和认可,孩子便学会了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负面影响便会随之而来。
有自我成长能力的父母,懂得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他们会关注孩子的情绪,贴着孩子的需求进退。
父母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