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三向奔赴,
“园、校、家”汇聚于此,
打破壁垒,
对话联动共探讨。
迎着春日朝阳,海娃们满怀期待,
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憧憬,
走进镇海区中心学校,
开启一段有趣的小学探秘之旅!
在这里
我们看见了精彩的跑操
”在这里
我们体验了小学的课堂
”在这里
我们参观了丰富的功能教室
”亲眼观察、亲耳倾听、亲身体验,
原来小学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
回到幼儿园后,
孩子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迫不及待地来分享自己的感受啦!
小学里的人、事、物
小学里的那些 人
思思:小学里的人比我们幼儿园里多好多好多。
团子:小学的老师每人就只教一门课程,而幼儿园老师不仅教我们唱歌、跳舞还教我们画画。
葡萄:小学里优秀的小学生胳臂上会戴一个东西,“一道杠”是小队长,“两道杠”是中队长,“三道杠”是大队长。
小学里的那些 事
朔朔:在幼儿园里我们是躺在床上睡午觉的,小学里是趴在桌子上睡午觉的。
瑾珂:小学会有很多社团,这些社团我们都可以参加。
瑾汐:小学有很多的作业。
小学里的那些 物
小乐:小学的厕所男女是 分开的,而且每个楼层都有。
咚咚:小学有好多幢楼、有好多的功能教室。
傅子依:小学的操场好大呀,六个年级的哥哥姐姐可以一起做早操。
学做小学生
小学生的一天
孩子们化身小记者,
认真地询问哥哥姐姐,
了解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区别。
课间 十分钟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计划,
拿上计时工具,认真的体验“课间十分钟”,
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但是意外不断,
让我们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阳阳:
我才上了厕所、喝了水,十分钟就过去了,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完成。
波妞:
我想出去玩户外,刚走出去,时间就过了一半,我只能回来了。
小乐:
我只完成了四件事情,还有两件事情没有完成,十分钟就到了。
大班社会《课间十分钟》
沈老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感受十分钟到底有多久。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到最后的实施计划,总结自己的计划是否完成,从而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十分钟。
通过《课间十分钟》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重新进行了计划,将课间十分钟的内容换成了重要为先、急事为先,把不着急做的事情放在其他时间,将重要的事情和为下一节课要做的准备放在了计划之中,这一次更加的科学和规范。
我的 小书包
认识小书包
01
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知道了书包的主要结构是由主袋,前袋以及侧袋组成,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不同的书包还有不同的形状、图案、大小。
探秘小书包
02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学习用品
赵玥然:“我姐姐的书包里会装铅笔、橡皮、直尺、书本。”
钱柏宇:“我发现哥哥姐姐的书包有很多尺子,一块大大的橡皮擦。”
生活用品
朔朔:“书包里面除了有学习用品,还会有水杯、纸巾。”
月月:我姐姐的书包里面还有口罩和免洗手液呢。
整理小书包
03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整理书包是必备的技能!
为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加深校、园间的相互了解,我园邀请镇海区中心学校的教师团走进班级,深入了解幼儿在园游戏与学习情况,与我园教师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校、园合力共同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共促幼儿成长。
聆听 一次教学
观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老师们切身感受到幼儿园与小学教法、学法的差异。幼儿园以游戏为载体,活动真实而又富有童趣,小学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与获得。
观摩 一次户外
在游戏中,孩子们专注投入,自主有序。
共研 一次准备
在观摩活动结束后,我园教师与镇海区中心学校教师展开了深入探讨,围绕孩子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方面的准备,聚焦孩子在自理能力、倾听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达成共识。
为切实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有效衔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我园特邀镇海区中心学校吴海芳副校长为全园大班家长开展了一场《爱与智慧并行》的专题讲座。
// //
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学习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全方面衔接。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衔接:身心准备上不要焦虑,要浇灌;生活准备上不要授“鱼”,要授“渔”;在社会准备上不要闯入,要融入;在学习准备上不要陪着,要陪伴。
干货满满的分享为家长们在幼小衔接关键期树立了正确观念,指明了行动方向,明白了应该让“习惯”先行于孩子的成长之路!
预备小学生们
努力向前冲吧!
编辑|兜兜老师、芸芸老师
一审| 赵老师
二审| 莎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