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关于劳动的教育”,更应该是“经由劳动的教育”。基于我园“海纳百川,润泽童心”的办园理念,我们充分挖掘园内外资源,在“海润课程”的持续实践与探究中,逐步形成了“劳动+”园本课程。我们将幼儿的劳动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让幼儿在服务劳动、种养劳动、工程(艺)劳动的亲身体验中唤起生活的需要、积累生活的经验、创造生活的美好,实现多领域经验的有机融合和发展,实现综合育人的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秦元东教授走进海润幼儿园“劳动+”课程现场,为课程实践提供专业支持与引领。
在许莎园长的陪同下,秦教授与课程核心组成员一同实地参观了幼儿园园所环境,针对环境中的想法与思考进行实时的思维碰撞与探讨,深入了解了园所空间环境、游戏场域和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秦元东教授与课程核心组展开深度对话,对幼儿园“三维”互联的劳动场域、“四劳”并进的劳动载体、“五径”支持的劳动游戏以及“六色”激励的劳动评价等方面了解了“劳动+”课程的实施样态与实践思考有了全面的了解。
秦教授对我园致力于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给予充分肯定,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就“劳动+”课程整体架构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讲解。他指出:课程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炼,积累丰富经验,探索符合本园的实践策略,课程架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表达了肯定与鼓励的同时逐一指出课程实践中的缺失、冗余、矛盾之处,理清园本课程实施的逻辑脉络,提炼了我园课程的亮点内容,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秦教授与课程核心组成员一起走进幼儿的劳动现场,近距离观察游戏中幼儿与材料、同伴的互动样态,与教师们就劳动课程实践中的思考进行对话交流。
每一个场域都能看到幼儿自主畅玩的画面,他们专注的神情、忙碌的身影,都很好的诠释了海润小镇“生活为基、体验为核、游戏为基”的课程理念。
服务劳动
在这里,小海娃们洗洗刷刷、收纳整理,不仅是自理小达人,还是班级和幼儿园的劳动小能手。
在这个充满童趣与生活气息的海娃餐厅里,孩子们正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烹饪的无限可能。洗、切、晒、煮、捣等一系列烹饪技能他们井井有条地尝试着......
真实的劳动场域与内容,让幼儿亲历劳动之乐,感受劳动之美,增强其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种养劳动
跟随海娃的步伐,走进农场,倾听他们的对话,发现他们的探究,一场自然与劳动、经验与智慧交融的游戏正在发生......
幼儿在种植与饲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劳动的乐趣,懂得尊重生命的意义,养成热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工程(艺)劳动
儿童亲历工艺劳动的过程亦是他们以劳作的方式还原生活之真、追寻精神之美。使其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以整个心灵感知、体味“劳动的艺术”,学会“艺术地生活”。
在创意无限的海娃秀场空间里,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教师敏锐捕捉小海娃们的兴趣点,巧妙链接与盘通生活资源,让其在酣畅淋漓的艺术劳作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西大河公园”,真正感受“劳动创造美”。
// //
每一个问题的聚焦,都是思考学习的契机;
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智慧的传递。
“劳动+”课程实践组成员直面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展开深度思考与探讨,过程中,老师们大胆、自信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林盼老师—
农场劳动体验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让“劳动”有了更好的延续性和发展。能否让幼儿的劳动场域打破农场的固定界限,联通幼儿园的各个环境空间展开?
—林薇老师—
在工程(艺)劳动中,会涉及较多的劳动技能是需要在活动中学习与掌握的,那么我们老师应该何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此类关于劳动的教育呢?
—马晶老师—
游戏中,当幼儿提出“旁边小朋友洗水池洗得很开心,我也想去玩,这个我不玩了”的想法时,我们如何能够即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又能引导其坚持完成当下的劳动呢?
—周维云老师—
此次“海娃生活圈”活动现场,虽然内容指向更聚焦于建构,但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的材料收集、分类整理、清洗等都属于劳动的内容,那么,它能被定义为何种劳动呢?
秦教授借助劳动教育内涵、形式、内容等帮助教师剖析问题,将模糊的东西清晰化,将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将无意识的东西意识化,将表浅的东西深刻化......以使课程实践形成双向优化、双向调试的良好样态。
海润幼儿园以儿童的视角展开“劳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让每个孩子明劳动之理,树劳动之德,践劳动之行,感劳动之美,享劳动之乐,学会独立生活、适应未来生活、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将认真的思考与领会专家引领之精要、学思践悟于实处。坚持以儿童为本,使课程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精进。
编辑 | 兜兜老师 莹莹老师
一审 | 赵老师
二审 | 莎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