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 赵城金藏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局部)
《赵城金藏》,是我国在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原计6980卷,现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因刻版于宋金时期,1933年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而得名。
1942年,在八路军抢救保护下,《赵城金藏》幸免于难。但是在抢运过程中,却散落丢失了一些经卷,其中两卷,被南山底村冯玉璋、冯玉玺兄弟的父亲捡到。1982年8月15日,冯氏兄弟将家藏的《赵城金藏》捐赠给国家。
▲金代 赵城金藏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八, 局部
冯玉璋捐献《赵城金藏》档案整理与分析
《赵城金藏》是一部金刻大藏经,自1933年发现于洪洞广胜寺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觊觎,尤其是日本侵略者妄图抢夺《赵城金藏》,1942年日军扬言要在农历三月十八广胜寺庙会期间登飞虹塔游览,而此时《赵城金藏》正秘藏在塔内,广胜寺住持力空法师意识到日军是想借登塔之机抢夺《赵城金藏》,就紧急联系驻守在兴旺峪的抗日政府抢救《赵城金藏》。抢运指挥部设到了广胜寺北边的郭家节村,从广胜寺到郭家节村,是一条崎岖小道,冯玉璋、冯玉玺兄弟的家乡南山底村就在其间,是抢运佛经的必经之路。
▲1942年7月6日《新华日报(太岳版)》报道了八路军获知日寇妄图盗取《金藏》的消息后成功抢救经卷的过程。此消息刊发时,日军的“五一大扫荡”已于6月中旬结束,日军退回原据点,经卷也已送往安全地区,故不会对经卷安全造成威胁。
由于形势紧迫,且附近有日军驻扎点,为了防止被日军发现,抗日政府组织军民深夜秘密抢运,追星赶月般的悄悄转移,难免就会散落丢失一些经卷。就在抢运佛经的第二天早晨,冯玉璋的父亲冯俊从田埂的小径旁捡回了两卷遗落的《赵城金藏》。至今为止在抢救过程中丢失的《赵城金藏》经卷,只能确定冯玉璋、冯玉玺捐献给北京图书馆的那两卷。换言之,冯玉璋、冯玉玺是第一个把抢救过程中丢失的《赵城金藏》经卷捐献给国家的人。
国家图书馆藏有几件冯玉璋、冯玉玺兄弟捐献《赵城金藏》经卷有关的档案,详细说明了捐献两卷《赵城金藏》的具体经过乃至前因后果。
一、冯玉玺请北京图书馆查对两卷家藏佛经
冯玉玺老家在明姜公社郭家节大队南山底村,父亲叫冯俊,哥哥叫冯玉璋,在山西省新华书店任职,并已安家太原。
据冯玉玺回忆,1981年6月,新华书店总店在广州举办第二期全国省市区新华书店经理读书班,某天休息的时候,忽然谈论起古籍图书的价值,其中中国书店经理郑宝瑞有声有色的谈论起《赵城金藏》。冯玉玺不禁脱口而出“我家在抗战时期也有过两部《赵城金藏》啊!”旁人纷纷议论着“那你赶快找找,这可是无价宝啊!”借此因缘,冯玉玺开始意识到《赵城金藏》的价值,回到太原后,立即给哥哥冯玉璋写信,询问两卷《赵城金藏》的下落。冯玉璋回信说:“他现在还保存着两卷佛经”,并告诉了冯玉玺这两卷佛经的一些情况。
得知消息,冯玉玺既兴奋又担忧,“感觉广胜寺那部佛经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所以一面给哥哥去信嘱托他好好保管经卷,一面给有关单位去信进行汇报。最初,冯玉玺是跟北京故宫博物院联系,但故宫博物院回信说《赵城金藏》保存在北京图书馆,让冯玉玺与北京图书馆联系,所以1982年4月18日冯玉玺给北京图书馆写了一封信:
北京图书馆负责同志:
最近,我从我哥哥那里得知,他现在还保存着两卷佛经,很可能是你馆保存的那部佛经中的一小部份。现将情况实报如下,烦请查对一下,并来信联系。
这两卷佛经,一卷叫《起世因本经》第十卷,取字号,从第十七至二十七,共11页;另一卷叫《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微字号,从三至十七,共13页半。它的形状是折叠式的,横有一尺七八寸宽,展开来有一丈多长。字是横下竖写着。
在我的记忆中,这两卷佛经是抗日时期八路军从赵城县广胜寺抢运佛经时丢失的。我的家离广胜寺七八里远。那时日本人就住在广胜寺附近的道觉镇。记得一天晚上,八路军包围了道觉镇,掩护老百姓从广胜寺抢运佛经,晚上从我村经过。第二天我父亲从野外拾了两卷佛经,放在家中。我家那地方日本人经常去烧杀,不久,我也离开家乡外出参加抗日工作,这两卷经也就不知下落了。最近我写信给我哥哥,询问此事,他说我父亲去世后,他保存起来了,而且还告诉了我佛经的一些情况。我感觉广胜寺那部佛经是国家的珍贵文物,因此除写信请我哥哥要加保存外,并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去信,向他们作了实报。今天接到故宫博物院的来信,说这部经在你处存着,要我与你们联系。请你们收到后,查对一下,是否那部佛经中的两卷,并请来信告我。
我的家住在太原市双塔东街山西日报宿舍东四排六号,工作单位是山西省新华书店。
此致
敬礼
冯玉玺
82.4.18
信中不仅交待了所藏两卷佛经的基本情况,而且点明了这两卷佛经是抗战时期父亲(冯俊)从田边土埂边拾回来的,并请北京图书馆查看这两卷佛经是否是《赵城金藏》中的两卷。北京图书馆收到信件后,4月26日李然批示:“请薛殿玺调查一下。”调查回复如下:
对冯玉玺同志来函的查复:
《起世因本经》,取字号,我馆存卷1、2、3、5、6、7、9。而冯玉玺同志所存为卷10,共11页(第17—27页)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微字号)原卷二为21版,我馆存3版(第19—21)第1—18版缺,第19—20残,扉画缺。冯玉玺同志所存亦是微字号卷2。第5—17共13页半,正是我们所缺部分。
但不知冯玉玺同志所存卷子的板刻特征,须看后才能断定是否就是《赵城金藏》。
虽然冯玉玺所言两卷佛经正是北京图书馆所缺部分,但因具体板刻特征不清楚,所以需等到过目后方能确定是否为《赵城金藏》。5月10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给冯玉玺去信回复了查对情况。6月22日,冯玉玺给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去信,除了解释为什么回信迟之外,重点谈论了两卷佛经的情况:
这两卷经,等同你们分析,是否赵城藏,我也不敢断定。我父亲拣的那卷经,肯定是赵城藏。我哥哥现保存的这两卷经,从他来信所知,与我父亲拣的那两卷经许多地方相同,但两点不像:其一,我记得我父亲拣的是一卷,现在是两卷;其二,我记得那卷经里边有个木棍,这两卷他没有说有木棍。
你们来信希望我提供进一步的情况,我因近40年不在家,对我哥哥保存的这两卷经也没有亲眼看过,所以不好再讲。我希望你们若有可能就废心来太原一趟,我也可以陪你们一同回家去看看。或者,若你们工作忙,也可让我哥哥亲自送去。请你们考虑。
从此信看,冯玉玺已记不清家里所藏佛经的具体情况,甚至连一卷还是二卷佛经都已记不清,所以更别说是判定这两卷佛经的性质了,因而建议北京图书馆采取灵活方式亲眼看看这两卷佛经以作判断。
7月1日,冯玉玺写信给北京图书馆建议有关人员“能亲自去洪洞一趟,看看经,也看看广胜寺。”7月6日,冯玉玺收到了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的一封信。7月14日,冯玉玺给北京图书馆的回信中说:
看了《人民日报》关于《赵城金藏》的报道,我很受鼓舞。为了使我们的稀世珍宝更加完好无缺,我热切希望在我家保存达40年之久的那两卷佛经——《赵城金藏》,经过已鉴定后,能早日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北京图书馆。
这两卷经,最近我们仍没亲眼看过它,但从我嫂子前两三天给我介绍的情况看,大体上可以肯定是《赵城金藏》。据我嫂子讲,她与我哥哥最近又看了一下,经的情况是这样:“一尺五六寸宽,一丈多长,字是竖着看,每个字大约有杏核那么大。用麻纸写成,一页一页贴在长条纸上。中间有个细木棍,卷起来保存…。”这与我在40年前看到的那卷经是一样的,而那时我看到的那两卷经,可以肯定是从广胜寺运出时丢掉的。我现在躭心的是这两卷经在我家放的时间长了再丢失。到时候能送给你们我就放心了。
其中提到的有关《赵城金藏》的报道,即1982年7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说,中国稀世之宝《赵城金藏》的整修工作已经完成,七千余卷佛典完好无缺,精美如新。在当今世界已成孤本的《赵城金藏》,以其历史悠久和卷目完整而成为中国的珍贵文物。出于让《赵城金藏》更加完好无缺的目的,冯玉玺第一次明确提出若那两卷佛经经鉴定是《赵城金藏》,则将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冯玉玺不再如6月22日信中那般不确定,而是根据他嫂子提供的细节,以及那两卷经“肯定是从广胜寺运出时丢掉的”自信,得出“大体上可以肯定是《赵城金藏》”的结论。
▲金代 赵城金藏(局部)
二、冯玉璋捐献北京图书馆两卷《赵城金藏》
1982年8月2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给冯玉玺去信,计划8月10日或11日去太原。8月4日,冯玉玺回信表示欢迎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有关人员来太原,并“计划陪你们一同去洪洞。”
由于冯玉玺当时是山西省出版局党组成员、省新华书店党支部书记兼经理,每次外出,都必须向局领导请假。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盘听了请假事由后说,别的假我准,这个假我不能准。你要把省里的宝贝拿到北京去,我没这个权利!于是冯玉玺向省委宣传部请示,宣传部长刘舒侠听了汇报后很慎重,决定让省文物局也派人参加取经,先拿回来再说。这样省文物局的李勇便带着博物馆的大印参加了取经。
北京图书馆派薛殿玺和王玉良两人按期去了太原,由冯玉玺、李勇等人陪同到达洪洞县城,“先到县文化局说明来意,并与县委领导会面,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第二天县文化局派人派车送我们到广胜寺。经过一段路程,我们远远地看到了矗立在霍山之巅的广胜寺琉璃塔,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七彩的光芒,难怪人们叫它‘飞虹塔’。我们先到冯玉璋家去取经卷,经鉴定确实是《赵城金藏》真本,保存得很好。一卷是《起世因本经卷十》,另一卷是《波罗蜜多心经卷二》。办好手续后,我们上山参观广胜寺上寺。巍峨的庙宇和七色琉璃塔极为壮观。……从山上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元代建筑的的广胜寺下寺以及著名的水神庙和霍泉”。
根据前文以及后文北京图书馆的情况说明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图片,可知冯玉璋捐献的两卷《赵城金藏》均作卷子装,赤轴,纸质薄韧,似黄表纸,刻本,卷高31厘米,经版框高22、宽48厘米左右。每纸23行,行14字,字体古朴、结构布局疏密有致,刻工精细。两纸的夹缝处均印有经名、张数和千字文编号。
其中《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微字号,存第4张(后13行)、第5张至第17张、第18张(残存前半部分),共计15张。从页间中缝看,尤其是第9、11、17页中缝,可明显看出该卷是先单张写完,再粘接在一起的,且上一张粘连在下一张之上。《起世因本经》第十卷,取字号,存第17张至第27张,共计11张,存尾题:《起世因本经》卷第十。通过这两卷佛经的卷子形态,并与北京图书馆已有的这两卷佛经的其他部分作对比,以及冯玉璋、冯玉玺回忆其父拾得佛经的情况,综合判断可认定冯玉璋、冯玉玺捐献的两卷佛经属于《赵城金藏》。
确认两卷佛经是《赵城金藏》后,薛殿玺、王玉良“要与‘献经者’商讨一番‘报酬’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刚一提出,我哥哥(冯玉璋)便说‘国家的东西,拿走吧!’便不再谈此事了,这使他们感到有点意外。”
根据颁发给冯玉璋的奖状及1982年8月24日北京图书馆写给山西省文物局的信函,可知冯玉璋“于1982年8月15日将其珍藏多年的《赵城金藏》两卷捐赠给国家。”同时,1982年8月15日,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李勇和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薛殿玺联名给冯玉璋一份“藏品收入凭证”。经过协商,8月21日上午,北京图书馆与山西省文物局就办理冯玉璋捐献两卷《赵城金藏》一事签订协议书:
北京图书馆、山西省文物局关于办理
冯玉璋同志捐献两卷《赵城金藏》一事的协议书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一日上午,于山西省文物局会议室,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庞汉杰同志、办公室主任张一同志,与北京图书馆薛殿玺同志、王玉良同志共同就洪洞县明姜公社郭家节大队南山底村冯玉璋同志捐献经卷一事,按照党的文物政策,进行了研究磋商,协议如下:
1.《赵城金藏》系金代雕印之佛教经典,为我国古代文化中之珍品。建国后,这部藏经绝大部由北京图书馆珍藏。此次发现的两卷,冯玉璋同志自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山西省文物局从此经的重要性及完整性考虑,同意这一意见。
2.冯玉璋同志将珍藏四十余年的两卷《赵城金藏》自愿献给国家的高尚行为,应受到表彰和奖励;冯玉玺同志十分关心经卷的保存和安全,并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亦应予以表彰。山西省文物局和北京图书馆共同商定:由北京图书馆向冯玉璋同志颁发奖金柒佰伍拾元整,奖状一个,向冯玉玺同志颁发奖状一个(请山西省文物局代为颁发);山西省文物局向冯玉璋、冯玉玺同志分别颁发奖状一个。山西省文物局会同临汾地区、洪洞县有关领导部门召开表彰大会,会上颁发奖金、奖状,以资鼓励。并请有关新闻部门于适当时机发一消息,宣传这种爱国家、保护文物的高尚精神。
3.北京图书馆给山西省文物局、洪洞县文化局开具接收经卷的手续,存档备查。
4.山西省文物局、洪洞县委宣传部提出,因展览、宣传的需要,希望北京图书馆提供少量复制品。具体要求:板框尺寸按原大,复制首尾完整的一轴。复制方式:照相还原。
山西省文物局 签字
【盖有“山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印章】
北京图书馆 薛殿玺 王玉良 签字
【盖有“北京图书馆”印章】
1982年8月21日上午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将其收藏的文物捐赠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或者出借给文物收藏单位展览和研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尊重并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对捐赠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和展示”。
那么到底存放在山西省博物馆,还是北京图书馆呢?可以说已不仅仅是冯玉璋、冯玉玺个人的事,而是山西省与北京图书馆的事了。“最后还是由刘舒侠部长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决定由北京图书馆收藏”,所以在协议书上格外写明“此次发现的两卷,冯玉璋同志自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山西省文物局从此经的重要性及完整性考虑,同意这一意见。”
此外,山西省文物局和北京图书馆共同商定给予冯玉璋兄弟奖金、奖状,并进行报道宣传乃至复制经卷等。8月23日,两卷《赵城金藏》安全入藏北京图书馆善本组。
▲修补《赵城金藏》的4位老师傅
三、捐赠协议书内容的落实
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北京图书馆草拟了颁发给冯玉璋、冯玉玺的奖状内容:
奖状
冯玉玺同志出于爱国热忱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心,对促成流散于民间的《赵城金藏》两卷捐献给国家做出了贡献。现已入藏北京图书馆。
特发奖状,以资表旌。
北京图书馆
一九八二年八月 日
奖状
冯玉璋同志出于爱国热忱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心,于1982年8月15日将其珍藏多年的《赵城金藏》两卷捐赠给国家。现已入藏北京图书馆。
特发奖状,以资表旌。
北京图书馆
一九八二年八月 日
8月24日,北京图书馆给山西省文物局、洪洞县文化局分别开具了接收两卷《赵城金藏》的手续,分别如下:
山西省文物局:
我馆善本特藏部善本组,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接收洪洞县明姜公社郭家节生产队南山底村冯玉璋同志自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两卷《赵城金藏》。
八月二十一日经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庞汉杰同志、办公室主任张一同志与北京图书馆薛殿玺、王玉良二同志磋商,山西省有关部门同意冯玉璋同志的意见。八月二十三日已安全运抵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庋藏。
此两卷经的具体情况开列如下:
1.《起世因本经》卷第十,取字号,
第十七张至第二十七张。计十一张。
2.《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微字号。
第四张(存后十三行)第五张至第十七张 第十八张(残存前半部分)计十五张。
立此为据备查。
北京图书馆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山西省洪洞县文化局:
我馆善本特藏部善本组,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经冯玉玺同志联系,在县委有关领导同志的支持下,接受了明姜公社郭家节生产队南山底村冯玉璋同志自愿捐献给北京图书馆两卷《赵城金藏》。八月二十三日已安全运抵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庋藏。北京图书馆按规定发给冯玉璋同志奖金柒佰伍拾元整,奖状一个,发给冯玉玺同志奖状一个。
此两卷经的具体情况开列如下:
1.《起世因本经》卷第十,取字号,
现存:第十七张至第二十七张,计十一张。
2.《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微字号。
现存:第四张(存后十三行)、第五张至第十七张、第十八张(残存前半部分)计十五张。
立此为据备查。
北京图书馆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时隔不久,洪洞县委、县政府在全县2000多人参加的“四级干部”大会上,对冯玉璋进行了表彰,并代表北京图书馆向他颁发了奖状。
1983年6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老农冯玉璋献出稀世珍品——〈赵城金藏〉散经卷》的消息中说,最近山西洪洞县委和县政府受北京图书馆委托,向保护国家一级文物、稀世珍品《赵城金藏》散经卷的老农民冯玉璋颁发了奖状和750元奖金。王玉良1997年8月间看到中央电视台和《中华读书报》合办“书和人的故事”征文启事后,即写了一篇一千多字《两卷〈赵城金藏〉离合记》的文章介绍冯玉璋、冯玉玺捐献两卷《赵城金藏》之事,后来此文于1997年10月或11月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
1997年9月,中央电视台专题部周泉泉等人到山西省新华书店找冯玉玺,到临汾找刘郁瑞采访有关拾经卷和捐献经卷的情况。1998年4月3日、6日、8日、10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以“两卷佛经的传奇故事”为题连续四次反复播放《两卷〈赵城金藏〉离合记》的故事,再现了冯氏一家以生命护经和无偿献经的事迹。
▲广胜寺飞虹塔
作者:杨学勇,1979年生,山东五莲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史、佛教文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赵城金藏》档案及补抄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BZJ011]成果。
转载自文博山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