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microbes】肠菌在弓形虫慢性感染致焦虑中发挥关键作用

文摘   2025-01-21 08:03   中国澳门  

近期,徐州医科大学潘伟/郑葵阳/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曹建平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题为“Gut microbiota mediates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duced by chronic infe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研究型文章。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紊乱是T. gondii慢性感染介导小鼠焦虑中的重要事件,感染小鼠粪便中产琥珀酸细菌丰度下降以及琥珀酸含量减少,补充丙二酸二乙酯(增加琥珀酸积累)可改善感染引起的焦虑。总的来说,这些发现为T. gondii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研究背景


焦虑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 gondii)是一种嗜神经性胞内寄生虫,感染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被视为最成功的寄生虫之一。零星证据提示,T. gondii感染人群发生焦虑的几率增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肠-脑轴调控情绪和精神活动,是解析其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热点研究方向。前期已有研究发现,T. gondii慢性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改变。然而,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参与T. gondii引起的焦虑样行为,尚未见报道。


研究亮点


1.T. gondii慢性感染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

2.揭示了肠道菌群在T. gondii相关焦虑和肠-脑轴紊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 gondii慢性感染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焦虑样行为。

3.T. gondii慢性感染会降低小鼠粪便中产琥珀酸细菌的丰度和琥珀酸产量,补充丙二酸二乙酯(DBM,增加琥珀酸积累)可改善T. gondii感染引起的焦虑和肠道屏障损伤。


图文赏析


1T. gondii慢性感染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

2.T. gondii慢性感染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和肠屏障损伤

3.肠道菌群失调参与T. gondii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和肠道屏障损伤
4.T. gondii感染会降低小鼠粪便中产琥珀酸细菌的丰度和琥珀酸含量

5. DBM补充可改善T. gondii感染引起的焦虑样行为及肠-脑轴紊乱



研究结论


该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参与调节T. gondii相关焦虑和肠-脑轴紊乱。T. gondii慢性感染可引起小鼠焦虑样行为,并伴有5-HT的降低和神经炎症的上调。移植感染小鼠的肠道菌群可模拟类似于感染的焦虑和神经炎症;而广谱抗生素干预可减轻感染所致的上述不良反应。这些发现突显了肠道菌群在该寄生虫相关焦虑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该研究发现丙二酸二乙酯是干预该病的潜在药物分子。这些发现从菌群-肠-脑轴的角度为T. gondii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潘伟,徐州医科大学教授,校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国免疫学会会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理事,江苏省免疫学会免疫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基础免疫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委会委员;担Zoonoses、《徐州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以及多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联合多组学技术,从肠-脑轴整体观视角,探究病原感染相关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采用条件性敲除/过表达小鼠,探究代谢重编程与神经发育异常、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10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高被引论文)、Gut MicrobesBrain Behavior Immunity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篇。指导大学生斩获国家级及省级学术竞赛获奖20余项。


郑葵阳,徐州医科大学教授,江苏省免疫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兼任江苏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是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主要从事肝胆管疾病基础与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Hepatology2020)、PNAS2021)、Microbiome202220202021)等国内外知名杂志。


曹建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上海市寄生虫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等。主要开展重要寄生虫感染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新型疫苗以及新发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病原鉴定、基因分型、监测与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等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15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药医肠道菌
生物医药与肠道菌群的前沿研究学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