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使用点读笔、视频教孩子的原因,可能是这个

文摘   2025-01-20 20:02   广东  

本文合作作者:



有家长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开着电视给孩子当背景玩是否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让我想起之前有另一位家长也说道过:“我是个不喜欢说话的人,也不喜欢给孩子读书。我能不能买点读笔,让孩子自己点着读?”


其实,这两个类似的问题的背后,核心问题都是:单方面的输入会让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发展吗?


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和家长们说说关于儿童语言学习的那些事。


图源丨图虫创意


关于儿童的语言学习,最初的研究都集中在孩子每天能听到多少个词汇上。


因此,儿童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经济收入的群体、种族、住房等等因素入手,研究这些因素在语言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但研究能确定是哪些因素和语言发展有强/弱相关性,而不是哪些因素和语言发展是因果关系。


比如,研究里说:孩子听到的语句数量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我们不能说“听到/看到语句数量少的孩子语言发展就一定差。”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们知道类似的研究结论之后,就会说出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我们给孩子多看电视,多用点读笔阅读,孩子听到更多的语句了,语言能力不就可以变好了吗?”


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这里,想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或许都知道,不同国家的人发出某个声音会存在困难。


比如我在美国,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往往很难发出我的姓(徐,xú)。


他们发不出我的姓(徐,xú)这个音,其实并不是生来就无法发出类似的音节的


研究发现:无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孩子在出生后一年的时间里是可以敏锐区分“xi”和“qi”,“chi”和“zhi”等各种发声的。


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他们这种音素的区分能力就消失不见了。


所以,语言学家经常笑称:婴儿是“世界公民”。如果能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确实是可以帮助孩子语言的发展的。


于是,大家就想,真实生活里的语言和视频音频里的语言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01

情景交融的重要性

我们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所说的话语都对应当下真实情景中的物件或者活动,孩子能将抽象的语言和具体的内容相对应,从而能有更好的理解。


这一点对于越是小龄的孩子,越是重要,因为太小的孩子,他们的认知甚至不能将立体的实物和平面的图片或是视频对应起来。


02

共同关注的指引

共同注意/关注的能力,是一个孩子学习的重要基础。


而在我们和孩子的互动中,恰恰就包含了大人和孩子共同关注的内容


例如,当妈妈指向小狗说着“小狗”时,孩子能转头看向同一个物体,他们才能将妈妈的语言发声和“小狗”这个实物对应起来。


很多孤独症儿童就存在共同注意的问题,这让他们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所以孤独症干预计划里,共同注意都是很多孩子的干预目标之一。


03

即时的学习和应用

在真实的互动交流中,孩子所发出的语言会即时回应和强化


于是在这些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孩子会去倾听、模仿、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达。


图源丨图虫创意


在美国儿科学会指南(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中也有写到[1]

(1)Until 18 months of age limit screen use to video chatting along with an adult (for example, with a parent who is out of town).在 18 个月大之前,应限制使用屏幕与成人(例如,与外出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

(2)Between 18 and 24 months screen time should be limited to watching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with a caregiver.18 至 24 个月的儿童屏幕时间应仅限于与看护者一起观看教育节目。

(3)For children 2-5, limit non-educational screen time to about 1 hour per weekday and 3 hours on the weekend days.对于 2 至 5 岁的儿童,将非教育性屏幕时间限制在每个工作日 1 小时左右,周末 3 小时。

(4)For ages 6 and older, encourage healthy habits and limit activities that include screens.对于 6 岁及以上的儿童,鼓励养成健康的习惯并限制包括屏幕在内的活动。


除了屏幕时间的建议以外,他们还建议选择有互动性的节目,比如《芝麻街》、《朵拉冒险》等,以及鼓励让孩子学习发展其他不涉及屏幕的活动,例如体育、音乐、艺术和爱好。[1]


其实,可以从指南中看出,像电视这类电子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给予反馈不是个体化的,无法直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反应和情绪给予不同的回应的。


比如,语音是单方面输入的,当孩子有问题时,无法给予回应;可能会在语音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等待几秒以后,给一个提前预设的统一的回应。


我们结合前面提到的“在不同因素下,孩子每天听到的话语数目不同”,其实这些数量只是一个外在的可以计数的指标。在这些不同数字下面,对应的是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亲子互动的时间和频率


根据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服务与反馈”(serve and return)互动模式[2]


当父母及时回应孩子的声音或表情时,这种互动会加强孩子大脑的神经连接,促进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这个结果强调了双向互动对于孩子语言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言输入。


例如:

🔹 当父母通过与孩子共同看书或游戏互动时,孩子能够学习到如何将词语与具体场景、情绪和行动关联起来,从而更灵活地运用语言,适应不同的社交情境。

🔹 父母通过与孩子进行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或语调的配合,不仅教会了语言,也传递了当下的情感,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和在说话过程中如何表达情绪。


因此,我们不应该只依托电视、点读笔这类产品增加词汇量,而是要考虑到虽然孩子可能增加了词汇量,但是也因为这种学习方法失去了很多互动之中才能学到的对语言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长期依恋用电子产品来让孩子学习而家长缺失陪伴孩子,对亲子/依恋关系也会有所影响。


而过早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对脑发育也是有可能带来负面问题的,也对以后发展电子产品依恋和成瘾埋下隐患。


所以,不要单纯依赖各种工具,无论是电视还是点读笔绘本,都不应该替代我们和孩子的互动,舍本逐末。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发现孩子语言进步的惊喜。


*本文改编自《看电视和使用点读笔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吗?

怡禾 心理 

除此以外,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或育儿方面的问题,或对线下就医有所担忧,都可以尝试点击下方在怡禾小程序上咨询专业的心理师或医生


怡禾心理,伴你成长~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8). Children and watching TV (Fact Sheet No. 5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Facts_for_Families/FFF-Guide/Children-And-Watching-TV-054.aspx

[2]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at Harvard University. (n.d.). Serve and return. Retrieved from https://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science/key-concepts/serve-and-return/

相关阅读

到底如何正确鼓励孩子?

你家有做作业就哭、发脾气的娃吗?

专业校对:马信诚心理师

责任编辑:张梓澜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怡禾心理
了解孩子,成就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