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后,成功获救的新闻备受大家关注。近些年来,不管是影视剧作品还是新闻报道,似乎都在关注成年人被拐骗这类话题。
诸多网友之前还会有疑惑,作为成年人怎么还能被拐骗呢?是不是他们贪心以为能挣钱才会被骗?
而此次公安机关公布了王星被骗细节,令人咂舌之余,也不免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对安全防范的意识是否到位。
图源|微博截图
作为成年人尚且如此,这就更提醒我们,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更为复杂且容易被忽视。与成年人不同,孩子们在面对陌生人和潜在危险时,由于经验和判断力不足,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儿童安全教育,确保他们能在危险面前作出正确的反应,成为了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国家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拐卖儿童案件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82.6%。其中,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有11,198名儿童被找回[1]。
但到底有多少儿童被拐、丢失的具体数据,我们仍不能得知。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跟陌生人走。”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
这样的告诫,可能会经常出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语境中。并且,我们曾经似乎也是这样被教导长大的。
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又会同时教育孩子,当遇到危险时要去找“警察叔叔和警察阿姨”求助。
这时,或许孩子会疑惑: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吗?警察也是陌生人呀,为什么我们可以向他们求助呢?
图源|图虫创意
美国NCMEC(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中心)开展了一个名为“KidSmartz”的儿童安全项目,希望帮助更多的父母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自我的能力。
该项目重点提出了“重新思考如何正确表达'陌生人是危险的’这件事的信号”,其中罗列了:“三不要”和“三可以”[2]:
不要说
永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可以说
(当我们分开时)可以寻找穿制服的警察、有名牌的店员或有孩子的父母求助,除此之外你不要接近任何人。
不要说
远离你不认识的人。
可以说
在和任何人去任何地方之前,你都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并得到我们的允许。
不要说
你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外表,来判断某人是坏人。
可以说
注意人们正在对你做什么?如果有人要求你保守秘密,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试图让你和他们一起去某个地方,请立即告诉父母。
图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不能通过判断
外表,来确认对方是
好人还是坏人?”
我们在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一系列儿童安全(性教育)视频中,找到了答案。
在下面的视频中,P女士问了小朋友们一个问题:“怎么辨别坏人呢?”
儿童安全课程片段
视频出处:https://howtotellyourchild.com/
“坏人有大大的牙齿?”
“坏人有血红的眼睛?”
“坏人有巨大的手?”
“坏人邪恶的笑容?”
当小朋友们回答自己的想法时,P女士都吹破了小朋友们的想法泡泡,表示坏人并不都是这样子的形象。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或者孩子以上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坏人呢?”
你们是不是也会陷入疑惑呢?毕竟坏人的额头上也没有写上“坏人”两个字......
怡禾 心理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坏人”,小怡为大家找到了一本绘本——《坏人长什么样》,这本书的作者清永奈穂,是日本体验型安全教育支援机构创始人。
作者调研了曾经的犯罪者、警官等人员,对罪犯的犯罪手段及心理进行研究后,总结开发出的这本儿童防诱拐安全指南。
“坏人究竟长什么样呢?”
书本一开始就直接抛出来了我们上述提到的问题:“坏人究竟长什么样呢?”
结果小主角发现,大人其实也回答不出来。
图源|《坏人长什么样》
用具体的、可观察到
的行为去判断好坏
接着,妈妈给了孩子几点关于“可疑举动”的提示,然后邀请小朋友一起到具体的场景中找到可疑人物。
而对于拿到这本书的爸爸妈妈而言,这也是很关键的:
当我们阅读绘本时,可能只是单纯的知识输入,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参与互动等形式,邀请孩子参与进来,就很容易让小朋友对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
读完绘本,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家附近的环境,跟孩子做更贴合日常生活的演练
如何分清楚危险和安全的环境?
我们记住“坏人”的特点后,又怎么知道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遭遇危险呢?
于是,绘本又给出了一张清晰的安全散步地图。
绘本提供的这种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学习地图中的提示后,能够套入到实际生活的街区和环境中去理解。
这种游戏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呢?因为2-7岁的孩子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阶段,所以大人会发现,告诉孩子很多遍的知识点,他们一直记不住,但是实践过几次他们就懂了。
图源|《坏人长什么样》
绘本中还会具体讲到
小朋友是如何进行换位思考,从而理解“什么是坏人”这个抽象含义。
坏人可能用什么方式和孩子搭话?
遇到坏人要怎么办?有没有怎么快速逃跑的方法?
父母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孩子主动将可能发生的危险告诉父母,从而防患于未然。
最后,为了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了解了以上这些信息后,我们家长还能做的10件事是什么?
安全教育的10件事
1.告诉孩子如何说“不”
2.坏人会怎么变化?
3.坏人也有选择偏好,你的孩子会不会容易被坏人盯上呢?
4.“安全散步地图”怎么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
5.良好的邻居关系可能也是保护孩子的有效手段。
6.让孩子知道什么情况是危险的。
7.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8.如何学会拒绝?
9.如何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10.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做什么样有效的练习呢?
以上这些问题,家长先尝试回答或者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也可以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商量哦
愿,天下无拐;愿,孩子与我们一直都能大手牵小手。
参考文献
[1]http://www.nwccw.gov.cn/
[2]https://www.missingkids.org/
[3]https://howtotellyourchild.com/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清湄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