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王娅婷
图片∣网络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获取课件请添加文末微信咨询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
标题有时有暗示主旨、启迪阅读思路、提供答题方向等作用。
例如:2023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由标题可以推测文章主旨:科技与人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将理性的、刚性的、冰冷的“机械”和浪漫的、温柔的、热情的“诗”联系起来,文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
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机器的柔美和坚韧;表达了对控制机器的工人的力量的赞美;同时,机器的形象也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了解了这一点,答题就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第8题: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是在问文章中的形象。我们可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段。
结合“有些工人在拾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在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向前进”可知,如果没有工人操控、管理、指挥,这些机械就是一堆废铁,没有灵魂,没有价值。
结合“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可知,机器在人的操控管理之下拥有了创造力,而机械的创造实则是人的创造。
然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题为“机械的诗”,赞美了机械的创造力量,更肯定了机械背后的管理操控者工人的能力。
【答案】①工人是机械的操控者、管理者、指挥者,是机器背后的灵魂。②机器的创造,本质上还是人的创造,在人的控制下,机械的力量才是完美的。③对机械力量的赞美,实则是对人的能力的肯定。
2.确定画线句位置,理解分析其作用
对画线句的理解,我们一般从三个角度考虑:
第一,从画线句在文中的位置看,开头部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中间部分承上启下,结尾部分照应上文、呼应标题、升华主题,这些都是常规考查内容。
第二,从表现手法、描写角度及修辞看,常考的渲染、烘托、对比、衬托等和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还有语言特色等,都是常规角度。
第三,从情感角度看,表现喜怒哀乐褒扬贬斥的情感,联系全文主旨来思考,再整理出完整答案。
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是《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主人公德贵在得不到众人理解且多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耕种河滩地,既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考生思考“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道理。
第8题: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这也是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第一,从内容上看,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描写对象,一人、一牛、一犁,三元素的组合构成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
第二,从语言特色上看,“人老,牛老,犁也老”“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统一。
第三,从手法上看,“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人老,牛老,犁也老”,人赶着牛,肩扛着犁,彼此相依,浑然一体;作者用语简洁,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
第四,从情感上看,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答案】①内容上,“人”“牛”和“犁”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引出文章描写对象。②语言上,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③手法上,“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彼此相依,浑然一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画面,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3.精读结尾,揣摩主题思想
我们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往往能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结尾写道: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第9题:这篇随笔的最后一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最后一段和上文之间的关联。从文中可知,上文是写作者在轮船上的所见所闻,即轮船上“机械的力量”,最后一段却写到在上海的生活见闻,即大厦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二者都体现了机械的力量,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具有相似性,属于联想。
接着分析作用。上文写轮船上机械的力量,最后写上海建筑工地机械的力量,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感知领域,拓宽了文章的广度,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上文写看到机械力量时“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我感到了一种诗情”“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写“我”一个人的喜悦,而最后写上海大厦工地的机械力量时,“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给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体现出对机械力量欣赏的普遍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答案】①结尾部分写在上海的生活见闻中体味到机械的诗,作者从潭江写到上海,表明生活中处处有诗情。②作者赞美机械的诗,实际上是在赞美工人的力量,从管理机械的工人到建筑工人,赞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③这样写以点带面,主旨得到升华,烘托了人们对创造和建设的热情,显示了劳动的壮美。
4.辨识文体,分析重点文意
不同的文体表情达意的目的不同,散文重抒情,表面上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其实都是为抒情做铺垫。所以,散文选择的描写对象大都为抒情做准备。
巴金的《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是散文,旨在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第7题选项C中“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错误,由文中“诗应该给人以创造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可知,作者认为诗应该给人创造的喜悦、散布生命,并非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故选C。关注散文抒情性,可找到文意的分析重点。
小说通过故事来表达主旨,重情节、重人物,曲折的情节和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为了突出某种精神。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第7题选项A中“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错误。原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据此可以看出不是埋下伏笔,而是烘托德贵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故选A。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突出某种精神品质这一特性,也就更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二、慧眼识别、精巧组织答案
1.辨识题干要求,分清层次作答
2023年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Ⅱ是陈村的《给儿子》,这个短篇小说是陈村的知青小说,也是整个知青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第8题:“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前需要先在全篇梳理:
结合“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分析可知,作者由此表达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尽力而为,要能承受生活之重。
结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到有些农活我们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做事要量力而行。
结合“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传承和延续。
结合“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由此,我们可以把此段划分为四层,写出大意,组织答案。
【答案】①描写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2.分析重要词语含义时,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文中需要分析的重要词语含义,一般是表达主要感情色彩的词、表达主题思想的词、表达主要观点的词或者表达文章顺序的过渡词。只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找出这些词汇,仔细揣摩,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
2023年新课标Ⅱ卷中两道题都考查到这个问题:
第4题: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先了解题干中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是指较量智力;“拷问”是指拷打审问。然后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文中有特殊含义,即调查者的错误方式和态度——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
这三个词的使用,使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
【答案】“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第9题: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先找出带有这些短语或词语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出公份子演戏六天”是往年惯例;“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既表明像这样的社戏是每年都有的,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给人们带来节日般的快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表明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这是封闭的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暗示着这里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
文中“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可能被战争打破,“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答案】
①从“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社戏的演出时间,演出时的热闹场景,演出的程序、打赏、点戏等都跟往年一样。表明这样的社戏每年都有,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②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乡土社会,是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③文章暗示了即将发生战争的背景,“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
总之,2023年语文试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的要求,使用多种新题型,同一模块试题也有差异。这一举措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将越来越小。遵循“怎么问怎么答”的原则,便是实用且有用的技巧取胜。
关于我们: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日新语文”发愿温故知新、弃旧图新,以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
课件购买:
需要下载课件使用的老师,请长按文章末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管理人员微信,付费购买,若公众号管理人员未立刻回复,请耐心等候。所购课件仅供个人教学使用,请勿传播给他人使用、上传到学科网或百度文库。侵权必究,感谢您的理解。
版权声明:
出于学习和交流需要,本号使用了部分免费网络资源,如果无意中侵犯了原创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公众号管理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