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令风华】李俨:从礼义巷走出的治世柱石 | 秦婧婧

文摘   2024-11-05 18:11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俨:从礼义巷走出的治世柱石


作者:秦婧婧


南唐昇元元年设县、南宋绍兴初年迁至延令村,泰兴的故事由此悄然展开。一方小镇,始于宋、兴于明、扬于清。

王安石曾道:死狐正丘首,游子思故乡。生斯土者,必庋一编以周知其风土人情;生斯土者,家必睹一帙以循览其先疇。小城故事多,自今日始,浅斟细酌,聊以自娱,不失为乐事一件。

 

首先翻开的就是人物志。孝子顾昕、大儒孙益、藏书家季振宜、宰相翟善......泰兴却也传承了千年的忠孝礼义廉,细品别有一番滋味。今天讲述的是明朝李俨的故事。

 

《光绪泰兴县志·人物志列传·宋元明人物列传》

此李俨非唐僖宗李俨,而是洪武年间的刑部尚书李俨。李俨(1328—1376),原名民瞻,泰兴县人,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为其改名为俨,《尔雅·释诂》有言,“俨,敬也”,可见太祖皇帝对李俨的器重之深。在元朝的至正四年,年仅16岁的李俨第一次参加乡试便中得举人,分派充通赞官。洪武二年,李俨升宝庆卫知事,洪武三年,转大都督府都事。

洪武五年,朱元璋对北元进行了第二次征伐,又称岭北之战。此战明军惨胜,大将军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但因惧怕东察合台汗国的东进,冯胜放弃了甘肃,与甘肃毗邻的陕西因此成为扼住明朝西北咽喉的战略要地。正当此时,李俨作《论辅治三计》,详细论述了陕西的治理方案,因此深得明太祖的赏识,擢升为刑部侍郎,勅命前往陕西宣谕教化。临行前,明太祖嘱咐李俨:“西秦之地,朕常亲临,卿此去当以至公处心,以符朕望”,并赐上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果然,李俨不负厚望,“岁未期,其地称治”。第二年四月,李俨回京复命,升任刑部尚书。同年十一月,调任户部尚书

朱元璋曾经在任命诏书上盛赞李俨:“前任刑曹,去非法,定五刑,决疑狱,允称其职胜,汉之廷尉正黄霸也不过如是。今掌户曹,联与定厥事,无不精审,决无再论,虽唐刘晏岂能过乎?朕当以柱石倚。”黄霸是西汉时期名臣,汉宣帝时期担任廷尉正,为政时劝客耕桑,节用殖财,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深得吏民之心,治下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刘晏为唐朝宰相,也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实施了改革榷盐法、改革漕运和改革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朱元璋以此二人为例,盛赞李俨在担任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时的功绩,可见李俨在明朝建国之初为国家吏治、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明一朝,户部尚书是六部中户部的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举足轻重。洪武六年的户部尚书任命仪式在奉天殿举行,此时的李俨刚刚45岁,神采飞扬,气宇不凡。朱元璋忍不住轻抚李俨的背脊,赞叹他“丰姿俊伟,词器轩昂,非寻常者流”,后来御赐一品金织仙鹤袭衣金带,让他穿戴停当,由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和刘基等人礼送回家。

洪武七年,李俨升迁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此时帝国的西北之境局势错综复杂,一方面,后元旧将、鞑靼部落在此处不断骚扰边界,另一方面,兰州捌里麻民郭买的叛乱,诱使番兵入寇。因此,李俨此去任重道远。在任命诏书上,朱元璋勉励李俨:“国家建行省,以分镇方面,凡兵民之政皆领焉,任实重矣。居是职者,必才略足以经济,乃充称之尔惟懋哉。”洪武九年六月,年仅48岁的李俨在陕西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下令“辍朝一日”,祭祀李俨。

因丧辍朝就是朝廷为逝去之人而改变常规朝会(所谓“朝会”就是皇帝与群臣在朝堂上商议国家大事)方式,以此来表示悼念之情的一种礼仪活动。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能享受到陪葬帝陵、文武百官服丧、因丧辍朝这三项待遇中的任何一项待遇的官员,仅千人;终明一朝,《明实录》明确记载的175次为官员举行的辍朝中,武官占了整整146次,而文官却只有29次,李俨就是其中之一。纵观李俨的一生,未及弱冠便乡试中举,在家国初立、风雨飘摇之际毅然奔赴西北,献良策、守疆土、治百姓。唐中书舍人瑰子颋曾言,为忠臣辍朝举哀是“成终始之恩,厚君臣之义;上有旌贤录旧之德,下有生荣死哀之美,列于史册,以示将来”,生来壮阔,死后哀荣,治国柱石值得铭记。

李俨的妻子为泰兴望族朱十一公之女,生子三:珪、玺、琳。李俨死后,儿子李珪自陕西以骨榇归,依舅氏,而葬于姜溪之原。李家曾住于泰兴礼义巷。这条巷子曾名镇安巷,后因巷内出了一名行侠仗义的陈七,手中的笔为穷苦百姓免费代写诉状,从而以“中华乃礼义之邦”这句话,得名礼义巷。

礼是儒家的灵魂,义是君子的品格。“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丹书史册匆匆几笔,留下李俨的印记。他不是圣人,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秦婧婧,硕士在读,历史自媒体博主,南京市博物馆文物讲解员。






相见湾读书荟
阅读,写作,分享。我们诚心相约,相见湾,我们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