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皮肤红斑、干燥、脱皮?如何有效缓解?

健康   2025-01-02 07:01   四川  

微信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感觉要和大家失联啦大家看完文章记得点下“赞”和“在看”,同时右上角星标一下公众号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不会错过啦!(详见下方操作)

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放疗期间患者照射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了解这些皮肤变化并掌握有效的缓解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放疗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放射性皮肤损伤为何会发生?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是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射线的直接作用首当其冲,其强大穿透能力使皮肤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结构被破坏,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进而引发皮肤组织一系列时相性和阶段性的损伤反应。同时,射线间接诱发的异常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大量活性氧攻击细胞内生物分子,以及免疫炎症反应失调,炎症因子过度释放加重组织破坏,都在损伤过程中 “推波助澜”。

此外,射线种类与能量差异影响损伤深度与修复难度,受照剂量和照射方式决定损伤程度与发展趋势,个体差异及基础疾病也使不同个体对射线的敏感性和皮肤修复能力千差万别。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放疗期间皮肤变化的类型及表现



急性皮肤反应




红斑

早期红斑

放疗后的前 24 小时内,部分患者照射部位皮肤会迅速出现早期红斑,这是由于射线对皮肤血管的直接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皮肤呈现出淡红色的斑片状改变。不过,这种早期红斑通常在几天内可自行消退,这是因为皮肤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早期射线剂量相对较低时,皮肤细胞能够启动自我保护和修复机制,使血管扩张状态得到缓解。


持续性广泛性红斑

随着放疗进程推进,在治疗的第二至第四周期间,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广泛性红斑。此时,皮肤的发红范围扩大且颜色加深,这是因为持续的放疗累积剂量不断增加,对皮肤组织的损伤持续加重,皮肤细胞受损程度加深,血管持续扩张且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开始浸润到皮肤组织中,使得红斑持续存在且范围扩大,患者皮肤开始有明显的发热和轻微刺痛感,皮肤外观的改变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安。



皮肤干燥、脱毛和过度色素沉着

皮肤干燥

在红斑出现的同时或稍后,皮肤的屏障功能开始受到影响。放疗破坏了皮肤角质层细胞间的脂质结构,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使皮肤变得干燥。患者会感觉皮肤紧绷、粗糙,甚至出现脱屑现象,这不仅影响皮肤的舒适度,还可能进一步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


脱毛

毛囊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在放疗过程中,毛囊细胞受损,毛发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出现脱毛现象。脱毛通常从毛发稀疏的部位开始,逐渐向毛发浓密区域发展,这使得患者的外观发生改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影响自信心等。


过度色素沉着

放疗引起皮肤内的黑素细胞功能异常,黑素合成增加且分布不均,导致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出现过度色素沉着。皮肤颜色的改变可能是不均匀的斑片状,影响皮肤的美观,尤其在面部等暴露部位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干性脱皮与湿性脱皮

干性脱皮

当放疗累积剂量达到 20Gy 左右时,皮肤角质层细胞大量受损死亡,无法正常更新和维持皮肤的完整性,导致干性脱皮皮肤表面出现细小的鳞屑,患者会感到皮肤瘙痒难忍,但此时皮肤表皮仍保持相对完整,无明显渗液。如果患者搔抓,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湿性脱皮

当总辐射剂量达到 40Gy 或以上时,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表皮与真皮层之间的连接结构被破坏,出现湿性脱皮。皮肤出现破损、渗液,渗液中含有蛋白质、炎症细胞等成分,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此时,皮肤的屏障功能严重受损,细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引发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甚至形成慢性溃疡。


慢性皮肤反应




表皮和真皮改变

表皮变薄

长期的放疗影响了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表皮细胞数量减少,层次变薄。这使得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显著下降,容易受到摩擦、温度变化等因素的伤害,轻微的触碰都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真皮增厚

与表皮相反,真皮层在慢性放疗影响下出现增厚现象。这是因为真皮中的成纤维细胞在射线作用下异常增殖,同时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导致真皮层纤维化增厚。增厚的真皮层弹性下降,皮肤变得僵硬,影响皮肤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如关节部位的皮肤活动受限等。



血管损伤与相关症状

血管损伤

放疗可导致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缺血缺氧进一步影响皮肤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使皮肤出现进展性硬结、水肿等症状


纤维化

长期的缺血缺氧和炎症刺激,促使成纤维细胞持续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同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降解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纤维化使皮肤组织变硬、失去弹性,严重影响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皮肤的柔韧性丧失,可能导致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

皮肤内的色素细胞和血管在慢性放疗影响下持续发生异常变化。色素细胞功能紊乱,导致色素沉着进一步加重,皮肤颜色变得更深且不均匀。同时,受损的血管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表面可见红血丝,皮肤外观变得粗糙、不健康,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在严重情况下,皮肤组织持续恶化,可能形成溃疡,溃疡面难以愈合,伴有剧烈疼痛,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身心健康。



放疗皮肤反应缓解:不同程度,精准应对



Ⅰ、Ⅱ 度皮肤反应


轻柔呵护止痒妙法

当皮肤开始瘙痒,记住千万别用手狠抓,这是关键!可以轻轻用手拍打发痒部位,就像安抚一个调皮的小精灵。也可以适量外涂冰片或滑石粉,它们就像给皮肤请来的小卫士,既能止痒又能让局部皮肤保持干爽。不过要注意,别涂太多,不然它们可能会把毛孔堵住,引发毛囊炎这个小麻烦。


日常护理贴心指南

选择内衣要像挑选亲密伙伴一样精心,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的天然纤维材质是首选,让皮肤在衣物的怀抱里感受温柔。尽量别戴胸罩,给胸部皮肤 “松绑”。腋窝爱出汗的小伙伴(比如乳腺癌放疗患者),夏天在家可以让腋窝自由呼吸,适当用点爽身粉保持干燥,但千万别让爽身粉跑到照射区域捣乱。


Ⅲ 度皮肤反应


局部处理巧应对

出现小水泡时,要像守护宝藏一样保护好它,别轻易刺破。皮肤要是糜烂了,每天用 1% 的龙胆紫、艾利克或者凝胶类产品给它披上 “保护膜”,但要远离爽身粉和滑石粉。大水泡出现就需要专业处理了,赶紧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敷上无菌凡士林纱布,就像给伤口打造一个安全小窝,同时别忘了留取渗液和表皮组织去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让医生能准确找到对抗感染的 “武器”。


进愈合有诀窍

对于渗出性皮肤反应,让皮肤损伤区勇敢 “露出来”,保持干燥,或者涂上有收敛作用的药物,比如康复新液,同时给它周围消消炎,这样它就能快快愈合。水泡吸收后,继续采用暴露疗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周左右渗液减少,愈合后就又能继续放疗 “战斗” 啦。



Ⅳ 度皮肤反应


紧急处理抗感染

一旦湿性反应失控,发展成 Ⅳ 度,皮肤出现坏死脱落、溃疡,那可得马上停止放疗。把伤口暴露出来,像对待珍贵的艺术品一样对待它,外用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抗炎药膏。感染严重时,就得请出肌注或静滴抗炎药物这个 “大救星”,全力控制感染,不让病情恶化。


促进溃疡愈合法

保持创面超级干净、干燥,这是让溃疡愈合的秘诀。如果溃疡面积大得像一片小湖泊,靠自己愈合太难了,那就需要植皮修补,就像给受伤的大地重新铺上一层生机勃勃的草地,促进创面修复,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等.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4,40(08):701-712. DOI:10.3760/cma.j.cn501225-20240126-00033

编辑:Ricker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授权转载/合作/投稿/直播请联系「锐博士」

往期回顾
放疗前沿

    放疗前沿
    放疗人的聚集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