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感觉要和大家失联啦大家看完文章记得点下“赞”和“在看”,同时右上角星标一下公众号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不会错过啦!(详见下方操作)
会动的CT图像通常指的是四维CT图像,这是一种结合了三维空间信息和时间维度的医学影像技术。
与传统的静态三维CT图像不同,四维CT图像能够捕捉和展示人体内部器官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动态变化。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需要观察器官运动状态的情况,例如在呼吸周期中肺部的运动或心脏的跳动。
在放射治疗领域,四维CT图像的应用尤为重要。由于它能够精确记录器官在呼吸或心跳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因此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肿瘤,并制定更加精细的治疗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四维CT图像有助于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为什么要有四维CT?
胸腹部肿瘤,比如肺部和肝部肿瘤,随着呼吸会发生移动,这常常导致放疗照射范围不够或过大。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照射范围不大不小刚刚好呢?答案很简单!能准确知道肿瘤的运动范围就可以了。简单来说,如果能画个圈圈,刚好肿瘤就在这个圈圈里移动,那对着这个圈圈打,不仅拳拳都能打到肿瘤,圈圈外的正常组织也会少遭殃。
但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圈圈画准呢?最早,放疗医生几乎是靠经验来画,常常画不准;后来,医生开始借助X线透视观察肿瘤的活动幅度后再画圈圈,这样虽然准确了些,但还称不上特别精准。再后来,四维CT就诞生了,它可以让CT定位图像随着病人呼吸自己动起来,在动起来的图像上就可以看到肿瘤的真正运动范围,几乎每个人的运动范围都不一样,真正做到一人一个圈圈,完成个性化治疗。
四维CT需要什么样的额外装置?
除了CT机外还需要一个呼吸信号采集装置,用来将患者的呼吸信号采集下来,然后将呼吸信号传递到CT机器上,下图是呼吸信号的一种采集装置。
四维CT是怎么做的?
将呼吸探测器探头置于患者的体表,通过呼吸时体表的起伏将压力上的变化转换成呼吸波。
有了完整稳定的呼吸波时开始螺旋CT扫描,螺旋扫描和采集呼吸同步进行,这样一次四维CT扫描时间一般需要60-100秒。
四维CT图像是怎么动起来的?
四维CT扫描完成后,把各个呼吸时相上对应的CT图像重建出来,然后进行融合播放,CT图像就动了起来,就像放映机一样。
有了四维CT图像后如何画圈圈?
放疗医生在工作站上把各个呼吸时相上的肿瘤范围都勾画出来,再进行叠加,就可以计算出肿瘤呼吸运动的范围,这个范围正是医生要画的圈圈,圈圈画准了,放疗自然也就照得更加精准了。
图文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
编辑:Ricker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