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锐等:煤炭价格冲击与新能源业务扩张叠加下的企业融资约束

文摘   2025-01-15 15:01   北京  


文章标题:

煤炭价格冲击与新能源业务扩张叠加下的企业融资约束

作者及单位:

杜克锐、李旻旸、王思泉、林伯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本文引用格式:

杜克锐、李旻旸、王思泉、林伯强,2024:《煤炭价格冲击与新能源业务扩张叠加下的企业融资约束》,《经济研究》第12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能源转型是缓解气候变化危机、达成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及“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稳固及产业的高质量增长,对中国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些政策目标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引领与市场推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背后却伴随着阶段性的“潮涌现象”,即大量投资涌入新能源行业。化石能源市场价格冲击对新能源市场预期影响重大。故而,理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间的市场关联机制,既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要点,又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应有之义。明晰煤炭价格冲击如何影响新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于保持能源市场稳定、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均具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首先,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剖析了煤炭价格冲击如何诱发市场的非理性认知偏差,进而导致市场资金涌向新能源产业,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为新能源产业的阶段性“潮涌现象”提供了全新阐释。其次,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正向的煤炭价格冲击有助于强化新能源业务扩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效应。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不仅不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反而加重了过度投资倾向,且连续的正向煤炭价格冲击会强化投资者信念与缓解融资约束效应。此外,正向煤炭价格冲击更有利于缓解非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企业、相对成熟企业以及大企业的融资约束。对“锚定效应”和“羊群效应”的机制检验揭示:在正向煤炭价格冲击下,新能源企业股票价格变化率与煤炭价格变化率存在更强的同步变动关系,市场投资者错误地将煤炭价格的暂时性变化视为长期煤炭供给的变化,从而产生锚定偏差;当煤炭价格出现预期之外的上涨时,市场投资者将其过度解读为新能源产业的利好消息,对新能源企业的关注度上升,资金涌向新能源企业,形成了“羊群效应”。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为理解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变动增添了全新经验证据。融资约束是公司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既有研究多基于“理性人”前提假设,从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特征等多方面对融资约束问题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研究,而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探究煤炭价格冲击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锚定效应”和“羊群效应”的非理性机制。其二,将产业“潮涌现象”的理论解释从外部需求与政策动因拓展至市场的非理性动因。既有文献侧重从外部需求冲击、政府政策以及信息不完善等角度阐释产业层面的过度投资倾向,本文则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过度投资现象提供了市场层面的新解释,为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
政策启示和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如何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以保障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乃是必须应对的重要挑战。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新能源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新能源行业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致使产业链中上游出现供需错配与重复投资现象。为此,建议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细化并量化能源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增强市场预期的稳定性。例如,公布短期与中长期的能源供需预测、新能源装机容量目标等动态信息,助力企业和投资者更好把握市场趋势。同时,针对新能源关键产品目录,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优先在上市公司中推广实施,提升市场透明度,尤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支持。进一步搭建全国性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共享,减少重复性投资与盲目扩张,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健全煤炭市场的风险预测与定价机制。煤炭价格波动是新能源行业非理性投资行为的重要诱因。故而,应强化能源市场的供需监测,结合煤炭产能统筹规划,建立风险预测机制,定期发布价格预测信息,帮助市场主体形成更为理性的预期,减少因价格波动引发的市场过度投资热情。此外,应完善煤炭价格的调控机制,将“双碳”目标纳入煤炭定价指标,确保煤炭价格能更真实地反映能源供需关系。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煤炭价格波动对新能源行业的干扰,还可引导投资者合理规划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决策。 
第三,构建长效机制规避盲目性与投机性投资。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资本支持,然而当前市场投资者的盲目性与投机性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建议建立政府投资支持的长效机制。通过事先评估企业资金需求,在行业低谷期适度放宽信贷支持,助力企业平稳渡过困难时期。与此同时,应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避免资金过度集中于成熟企业。此外,可通过税收优惠与补贴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长期可持续的新能源项目。例如,对新能源设备研发与采购提供专项支持,并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政策,确保公平透明,避免资源浪费。

点击图片订阅《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