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等:高端人才空间集聚与后发国家创新发展——来自中国个体专利数据的证据

文摘   2024-12-18 17:22   北京  


文章标题:

高端人才空间集聚与后发国家创新发展——来自中国个体专利数据的证据

作者及单位:

余振、李锦坡、蒋盛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余振、李锦坡、蒋盛君,2024:《高端人才空间集聚与后发国家创新发展——来自中国个体专利数据的证据》,《经济研究》第8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对于一国的创新发展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本质上是一种需要灵感和天赋的知识密集型活动,创新高端人才是实际完成创新活动的微观个体。在当前经济发展愈发倚重创新的背景下,人才特别是稀缺的创新高端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资源。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创新发展更有赖于对创新人才的充分利用。鉴于后发国家在创新人才禀赋上的先天不足,只有通过人才的集聚策略,才能局部突破创新资源的相对劣势,进而实现基于逆向比较优势的创新追赶。以往关于产业和企业创新集聚的研究,仅关注创新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忽视了人才这一贯穿创新活动始终的重要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推动集群发展强调了集聚经济在实现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包括产业的集聚,也包括人才的集聚。这些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创新高端人才的空间集聚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明确后发国家创新高端人才空间集聚能否以及怎样促进个体创新产出,何种创新高端人才空间分布格局更有利于国家整体的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利用2001—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体专利数据,从国家创新发展阶段差异入手拓展传统集聚经济理论,从创新个体集聚的微观视角,定量分析了后发国家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对个体创新产出的影响和机制,并利用反事实分析讨论了人才空间分布差异对整体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提升后发国家创新高端人才在城市中的集中度,能够显著提高个体创新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主要机制在于,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形成了更紧密的本地知识网络、合作知识溢出和国际知识网络,且只有在市场化的集聚条件下上述结论才能成立。反事实分析表明,与现实相比,创新高端人才完全平均化分布会导致后发国家整体创新产出下降,将人才高度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集聚城市则能有效提升后发国家的整体创新产出。
本文的潜在边际贡献主要体现为:第一,从创新高端人才的微观视角拓展了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和集聚的相关研究。以往研究多从企业或产业的视角研究创新发展和集聚问题,缺乏对创新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即创新高端人才的关注。本文拓展了相关研究的分析视角。第二,探究了后发国家通过人才集聚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机制。当前对创新集聚内在机制的研究多基于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本文立足于后发国家创新资源禀赋匮乏的特殊现实,提出了后发国家通过创新高端人才集聚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机制,并基于中国个体专利数据给予验证,从而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第三,丰富了后发国家统筹考虑创新个体集聚宏微观影响的政策分析工具。以往研究创新集聚的文献缺乏统筹微观和宏观的政策分析,本文基于国家层面的一般均衡视角,展示了创新高端人才空间分布差异对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影响,为后发国家统筹人才政策、创新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利用优质环境吸引人才。后发国家应注重构建有利于创新溢出效应的环境,特别是促进创新高端人才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以此吸引人才集聚。一方面,建设方便创新高端人才面对面交流的硬件设施,将这一目标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构建有助于人才交流合作的软件服务,强化同行业以及不同行业间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城市为牵引,鼓励产业和人才向重点城市集聚,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驱动创新高端人才空间集聚,构建创新人才和重点产业相互促进的创新高地。
第二,采用市场化手段有效利用人才。后发国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破城市区域间的政策壁垒,鼓励创新人才,尤其是关注影响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集中,加速重要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形成。同时,深化人才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创新人才大市场,提高创新人才资源的空间配置和行业配置效率。坚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全局思维,更高效合理地分配创新资源,围绕创新高地城市构建创新产业集群,实现创新高端人才空间集聚、产业链空间优化布局和区域一体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第三,通过良好的平台建设留住人才。后发国家应促进科创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的协同,通过产业建设搭建有助于创新高端人才集聚的平台,实现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加强企业在推动创新人才集聚中的核心作用,推进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对接和产学研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高端人才集聚的效果。同时,加强不同层级创新人才的合作平台建设,创造条件提升普通创新群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未来潜在的创新人才。
第四,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推进创新人才集聚。后发国家应用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向世界人才市场,不断吸收国际优秀人才,在保持与国际知识前沿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接近创新前沿。重视通过人才合作网络形成的外部知识连接,鼓励创新高端人才积极向创新领先地区集聚,发挥合作网络的知识溢出渠道,实现创新知识扩散和追赶。此外,重视对外交流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学术会议、行业论坛等形式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及时吸收国际科技知识前沿的发展成果。

点击图片订阅《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