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李宇潇: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地方产业政策竞争

文摘   2025-01-20 21:03   北京  


文章标题: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地方产业政策竞争

作者及单位:

林晨、李宇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林晨、李宇潇,2024:《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地方产业政策竞争》,《经济研究》第12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系列部署,强调“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从全局高度对地方实施产业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实,产业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积极实施产业政策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出现了地方保护、国内市场分割、产能过剩和加重财政负担等问题。本文尝试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地方产业政策竞争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地方产业政策竞争的合理性与不足,为理解地方产业政策竞争,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业补贴的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了地方产业政策竞争、中央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合作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时,地方产业政策竞争更有助于经济增长和总福利的提高;当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时,中央产业政策更优。其中,贸易成本的降低是主要原因;人口流动成本的降低对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小,但有利于发挥市场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总福利和降低区域间收入不平等。第二,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市场逐渐发挥决定性作用,补贴效应减小。第三,中央转移支付整体上不具有调节地方产业政策竞争的作用,但会极大降低地区间人均收入的不平等。转移支付下的地方产业政策合作提高了经济增长、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第四,地方产业政策合作通过规模经济和深化分工提高了经济增长,但是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需要用足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当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时,地方产业政策合作是最有效率的,其次是地方产业政策竞争。但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中央产业政策是最有效率的,其次是地区间产业政策合作。
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构建了一个包含产业补贴的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将我国地区间产业政策竞争纳入到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为研究地方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可拓展的理论框架。第二,对我国地方产业政策竞争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分析和比较了中央产业政策、地方产业政策竞争和产业政策合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产业政策竞争的合理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三,将政策变化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解,解释了产业补贴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补充和丰富了已有文献。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一方面,推动市场基础制度和规则的统一,包括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等。另一方面,提升市场的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统一市场的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第二,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体系。中央政府产业政策应保持对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指导和统筹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一方面,推进形成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体系。中央政府选择基础性、战略性重点产业,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防范低效或无序的产业政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等行为。地方政府应以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本行为准则,积极参与、落实、实施产业政策,各地区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第三,推进国内各主要区域一体化发展。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在区域市场一体化格局形成后,发展区域一体化产业政策体系,明晰区域特点、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因地制宜地实施产业政策,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空间协同发展。以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区域性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的成果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中央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体系。
最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有效市场要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集聚。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制定清晰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流动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点击图片订阅《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