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远、陈秀茂:专利保护、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上下游技术溢出模型的分析

文摘   2024-12-26 20:21   北京  


文章标题:

专利保护、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上下游技术溢出模型的分析

作者及单位:

潘士远,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陈秀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潘士远、陈秀茂,2024:《专利保护、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上下游技术溢出模型的分析》,《经济研究》第11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专利制度是保护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微观企业创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升,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相互溢出,正在协同形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合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的专利政策不断出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成为专利政策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实中上下游专利保护存在不平衡问题,一部分企业滥用专利保护,另一部分企业专利则缺乏足够的保护。不平衡的专利保护导致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不合理,从而抑制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如何优化产业链专利保护、充分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研究专利保护制度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作用,对推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上下游专利保护如何影响创新和经济增长。从理论层面看,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上下游技术溢出,发现上下游专利保护与技术进步速度的关系呈倒U型。专利保护既会影响上下游的技术溢出,还会改变熟练劳动力在上下游的配置,本文称之为技术溢出效应和熟练劳动力配置效应。具体而言,加强下游专利保护会增加下游部门的相对利润,吸引熟练劳动力流入下游,从而促进其创新;但上游熟练劳动力流出会抑制上游创新,减弱上游对下游的技术溢出,进而阻碍下游创新。类似地,加强上游专利保护会通过熟练劳动力流入激励其创新,但会减弱下游对上游的技术溢出。因此,技术溢出效应与熟练劳动力配置效应的方向相反,使得专利保护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为了最大化经济增速,上下游专利保护应该使技术溢出更强的行业获得更多利润。在社会计划者问题中,上游专利保护会产生严重的垄断扭曲,为了达到帕累托均衡,政府需要通过补贴来扩大上游生产。从实证层面看,本文通过校准国家整体研发强度和上下游相对研发费用,得到了代表性国家的上下游专利宽度。校准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下游专利宽度远高于上游,而中国上下游的专利宽度差距较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上下游技术溢出强度比较接近时,中国专利制度能实现最快的经济增长,这可以解释中国技术快速进步的奇迹。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包括:一是在模型框架上,引入上下游技术溢出效应,提出专利保护影响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并得到新结论;二是在数值分析中,研究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上下游专利结构差异,并提出在一定条件下,中国上下游专利结构更具优势;三是在政策研究上,得到了上下游最优专利保护水平与最优利润分配结构,为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最优专利制度提供了新思路。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防止滥用专利保护产生的垄断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上游专利保护会产生严重的垄断扭曲,不仅会打击下游企业创新积极性,还会抑制产业链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贯彻实施《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防止企业滥用标准必要专利限制、阻碍产业链发展。要在标准必要专利谈判中强调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防止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非正当理由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等垄断行为。要平衡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和标准实施方的利益,既要使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的创新得到合理的回报,也要保护标准实施方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
第二,加大对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专利保护的力度。本文研究发现,产业链任何环节专利保护过弱均会抑制产业链发展。当前,中小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专利保护人才、资金与知识也相对匮乏,许多中小企业遭受专利侵权后无法采取相关措施,其专利保护效果有待提高。中小企业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要提高中小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提升中小企业专利转化运用能力,在制度设计上扩大中小企业专利保护覆盖面。
第三,以专利为纽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协同。本文研究发现,上下游专利保护需确保产业链利润合理分配。对此,要推动专利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专利保护的强链增效作用,发挥专利保护的权益纽带功能,使产业链上下游都能获得合理的利润。具体而言,要鼓励链主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构建信息共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专利协同体制机制,协调优化产业链创新收益配置。要构建产业链大中小企业专利协调发展的生态格局,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提高专利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转化和应用速度,积极推动产业链专利产品化、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质量。
第四,统筹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产业链发展由弱到强,与海外企业在知识产权上也开始产生纠纷。随着大国竞争愈演愈烈,外部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增多,构建稳定安全的创新环境越发重要。对此,要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构建,鼓励产业链领军企业参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订。针对标准必要专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总结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经验,全面梳理重点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规则,提高中国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实现标准与专利融合发展。

点击图片订阅《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