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为欢迎法国总统来访,古琴演奏家李蓬蓬在广州松园奏响了古琴名曲《流水》, 以源自春秋时期的琴曲和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古琴原称“琴”,二十世纪初,为区别西方的小提琴、钢琴等始以“古琴”名之。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神农所创,《新论·琴道》中记载了神农继伏羲之后“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故事。《诗经》中有“倚桐梓漆,爰伐琴瑟”的诗句。古人选梧桐木为琴材,充分体现了他们认识自然的智慧。梧桐木纹理通顺,横向纤维较一般木材多,木质结构呈网络状,形成了天然的微小共鸣腔,具有很好的传声效果。梧桐树生长时,年轮是均匀增加的,树干整体木质差别不大, 可以让声音凝聚而不过度发散。古人又选用密度更大的梓木做底料。在古人的认知里,桐木为虚,梓木为实,斫琴选择桐梓,也寄寓着顺应自然,虚实相宜之意。“九霄环佩”就是以桐木为琴面,以梓木为琴底制作的。
古人用蚕丝制作琴弦。明代《琴苑要录》中记载,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道工艺,体现了古人于繁复中求精益的精神。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 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取材于杨致俭的文章)
材料二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器物一样,逐渐由单纯的“器”发展成某种文化的载体,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儒家认为“琴者,禁也”。“琴禁说”始自《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在《白虎通》中发展为“禁人邪恶,归于正道”的传统琴道。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一琴道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之一。
自魏晋以来,随着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和审美精神的升华,古琴寄情言志的功能更为文人们所重视,“琴者,情也”。当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与生命,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本真与深情,弹琴啸歌便成为个体觉醒的呐喊与呼号。性烈才隽、琴艺高超的嵇康,临刑东市前以一曲《广陵散》直抒悲愤与决绝;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在人们送别之际抒发离思别情;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自己于陋室中怡然调弄素琴,展现了安贫乐道、高洁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古琴抒情明志的独特功用,体现出古人对个人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崇扬。
中国画构图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理论,琴曲的节奏也有类似的特点。弹奏人情绪和缓,弹出的节奏舒缓平和,随着情绪的波动爆发,曲调的节奏转为紧张急促。境由心定, 曲随意去,所谓“琴者,心也”。“乐也者,动之于内者也”,弹奏者性情的变化会影响曲风。旷达时自然浩荡,雄迈时自然壮烈,沉郁时自然悲酸,古怪时自然奇绝。古琴曲的节奏和曲风呈现出“自由性”的特征。琴师在传授琴技时,不强调一定要将节奏弹得极为标准, 而强调要弹奏出乐曲的韵味,表现性灵。
传统的古琴曲谱没有节奏划分的标识,给予后人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出编曲者对“自由性”的推崇。归根结底是人在演绎琴曲,而非琴曲定人。透过琴音,我们可以感受一个抚琴者的内心,觉知他的心性,更可以感受到编曲者对“个体的人”的尊重。
(取材于祁冰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琴名称的由来与西方文化的引入有关。
B.古琴的历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
C.梧桐木以其独特的木质成为优质的琴材。
D.繁复的工艺改善了丝弦声音较小的不足。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某些文化工具是由实用器物逐渐发展而来的。
B.传统琴道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C.魏晋时人们对古琴曲的欣赏水平达到了顶峰。
D.弹奏古琴曲时节奏错误可表现弹奏者的性灵。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论·琴道》记载了古琴创制的故事和“琴禁”的观念。
B.《诗经》中记载的选材制琴之法,到了唐代依然有所沿用。
C.《琴苑要录》是我国古代一部专门讲解琴弦制作工艺的著作。
D.《白虎通》论述的琴道承袭与发展了《新论·琴道》的思想。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千年历史的古琴“九霄环佩”,至今仍然可以用来演奏。
B.为了追求比钢弦更好的音响效果,古人用蚕丝来制作琴弦。
C.中国画的构图与古琴曲的节奏,在艺术特点上有相似之处。
D.弹奏者的情绪起伏和心境变化,会影响古琴曲弹奏的效果。
5.从古琴文化中可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精神内涵?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了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
——《红楼梦》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招野人而赏焉。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取材于《新序》)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言常思困隘之时 困隘:困厄窘迫
B.桓公怫然作色曰 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
C.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 便辟:便于解释
D.而断政焉 断政:治理政事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饭牛于车下 礼之于朝
B.人之善行也 君能赦之
C.以语管仲 自御以归
D.子其以子寿祝寡人 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 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
B.至德不孤 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C.谏者得人 得到称职的谏官
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B.管仲说桓公“亦一郭氏”,既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提醒桓公不要重蹈郭氏的覆辙。
C.麦丘邑人认为自己的第三句祝辞是前两句的纲领,因为它直接关系社稷安危。
D.文中的“野人”“麦丘邑人”都是民间有才德的人,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出游。
10.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11.麦丘邑人是如何做到让桓公由“怫然作色”变为对他礼遇有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整本书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材料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有怎样的联系。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受政治局势影响,几度被贬,漂泊一生。②帝乡:指长安。
1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有枝红杏伸出墙头,正好被踟蹰在墙外路上的“行人”看到。
B.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想“长得”赏花,又担心此处难以停留而遗憾。
C.颈联的文字中虽然不见有“花”字,却能使人感受到“花”的孤寂。
D.尾联借回忆起“帝乡”千万树杏花盛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14.下面诗句都有“蝶”,与“春浅香寒蝶未游”中“蝶”的形象特点相似的一项是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
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5.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化用了这首诗的首句。请简要分析,两诗由“一枝红杏”而引发的联想和感触有何不同。
五、名篇名句默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
(1)铁衣远戍辛勤久, 。
(2)女娲炼石补天处, 。
(3)此情可待成追忆, 。
(4)呼儿将出换美酒, 。
(5) ,千金散尽还复来。
(6) ,何处春江无月明。
(7) ,任重而道远。
(8)“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尘满面,鬓如霜”,又如《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 ”。
六、整本书阅读
1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脂砚斋评贾宝玉(写出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________):“说不得(谈不上)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庸俗。”请从以上评价中任选两点,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徜徉孔林
赵汀生
在曲阜城北,有一片辽阔的墓地,十万余孔氏家族成员在此结冢而葬,这就是延绵了两千多年的孔林。先后仰拜了孔庙、孔府,沿着长长的神道向孔林走去,这时才真正觉得离圣人越来越近了。
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很快奄奄一息,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他不久就去世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
孔子墓坐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孔子在世时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于是死不轰动,葬不隆重。随着孔子的地位在历朝不断攀升,孔子墓的周边添加了许多包装,如苍桧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固有的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孔子墓的左侧和前方,分别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的墓,形成所谓“携子抱孙”的格局。孔鲤天资平平,书读得没有父亲的得意门生们好,又没混得个一官半职,一辈子无大作为。孔鲤之子孔伋自小伶俐,祖父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后来他果然一鸣惊人,写出《中庸》这一儒家经典,成为孔学的重要传承人物。他的墓尊贵而奢华,与其父孔鲤墓的简陋形成强烈反差。看来,有着至高地位的“礼”之“雅”,还是难敌“以成败论英雄”之“俗”。
孔子坟头的草并不茂盛,几处已有些枯黄,斑驳中透着凄凉。夕阳中,墓前空地上的树影被拉得很长,仿佛伸向时光深处,游人渐稀,肃穆跟随着静谧慢慢包围过来。墓碑前的香炉里没有半点灰烬,表明这里是不允许烧香照烛的。环顾四周,不远处一妇人正怀抱鲜花向游人兜售。欲购一束献给圣人,又觉得向孔夫子献鲜花,恰似请他老人家穿西装,有些不伦不类,于是唯有默默伫立。
孔子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创立了后来演化为儒教的儒家学派,极大地弘扬和提升了中国文化,还在于他倡导以“仁”为本,“仁者爱人”,其“救世”的理念和人本思想为当今世界所瞩目。历史上中国人的思想出口的并不多,被外国人所推崇的,更是凤毛麟角。如今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下涌动着湍急的暗流,孔子以“仁”为本、以“爱人”为内核的思想道德体系,以及“有教无类”的平等理念,无疑是一剂构建和谐世界的良方。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后还在引导着世界潮流,其对人类影响的恒久性令人叹服。
一阵翅膀扇动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举目望去,见一群细脖子长脚的白鸟在树梢间扑来跳去。导游说这是鹭鸶,一种美丽高雅的鸟,是孔林中数量最多的鸟类居民。想起刚才在孔庙里,见那遍布深庭宏院的古柏上,几乎都立着浅灰色、体型不大的鸦,一些靠近围墙的树底下,散落着鸦的羽毛和枯骨,而这孔林之中,却一直未见鸦的踪影。一边是庄严的思想文化圣殿鸦影绰绰,一边是森森墓地鹭鸶弄舞,难道这是圣人在冥冥之中的安排,抑或是他老人家对生与死所作的另一种解读?
离开孔子墓,向孔林的纵深处走去。几个妇人骑着自行车争相问我是否需要租车,说孔林很大,步行游玩很辛苦。我婉拒了。到这墓地来,何必仍是须臾抛不开尘世的潇洒与浮躁?独自漫步,忽见浓绿的树林中隐约现出围墙,外面传来隆隆的车流声。从繁华喧嚣的人间世界,到寂静安宁的死者领地,原来就只是这么一墙之隔。
枯树上鹭鸶的轮廓已快要被夜幕吞噬,微风习习,挟裹着丝丝凉意。正欲返回,依稀见那路牌上有“孔尚任墓”字样,不由得走向路牌指示的方向。不多时,见一特别高大的墓碑立于路旁,上雕二龙戏珠图案,刻“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这个名字,是年少时读《桃花扇》时得知的,但不知这个风流才子为孔子后裔。剧本写作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其借男女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主题鲜明,文词凄美,为百姓所喜爱,上演时轰动京师。康熙皇帝却认为此剧反映南明王朝灭亡,隐有亡国之恨、反清之情,找个借口革除了孔尚任的官职。孔尚任是在康熙南巡至曲阜时担任引驾官,奉命在御前讲经,得到皇帝赏识后,才被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的。而将他撤职的,也是这个康熙。孔尚任身为朝官,又是剧作家,想写出重大主题的有影响的作品,在政治不怎么清明时,确实不大好把握,结果折戟官场,令人扼腕。
安息在孔林的,不乏历史上曾名重一时的人物,许多人的身份与孔尚任有着共同的特征:文官。有的当过皇帝的老师,有的是儒教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奉祀官,等等,不一而足。而徜徉碑林,竟未发现自然科学方面的大人物,中国古代“重文轻理工”的传统,在这里显露无遗。于是想起一个观点:孔学、儒教是中国文化的丰碑,然而正由于此,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一辈子手不离四书五经,摇头晃脑,之乎者也,满腹经纶,道德文章成为国家取仕的唯一标准。而自然科学从未成为国家主流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旧中国积贫积弱,与此有很强的关联度。换一句话说,孔学儒教使中华文化深厚而精彩,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也正如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文化把太多心思用在人际关系和人伦关系上,轻视了对物质文明的推进。这显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但应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去看待——无论如何,孔子终归是圣人,孔子的思想学说终究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一只鹭鸶掠过头顶,悄悄地落在近旁的树枝上。据说这里的鹭鸶如济南大明湖中的青蛙,从不鸣叫,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而谜底之一是“不惊扰圣人”。
于是我轻轻地走出孔林,轻轻地。
18.下列对文中黑体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伫”读chù,“伫立”意为长时间地站立。
B.折戟:“戟”读jǐ,“折戟”用来形容失败惨重。
C.不一而足:在文中指孔子许多后人担任文官,无法列举齐全。
D.之乎者也:全由文言虚词组成,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林“才真正觉得离圣人越来越近”,暗示此处更契合孔子的精神气质。
B.对妇人出租自行车的描写表现出孔林如今安静肃穆不再,充满喧嚣浮躁。
C.由孔尚任墓葬引发的联想传递出作者对文人命运被权贵操控的痛惜之情。
D.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滞后,与“重文轻理工”文化传统影响不无关系。
20.文中3次写到鹭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1.在“徜徉孔林”的过程中,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分条概述。
八、语言文字运用
22.语言基础运用。
①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也是整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使之明确化、条理化的一种方法。②作者要写一篇文章,总是在自己的头脑里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写出来的东西:或者是在工作中积累了某些经验,并且认真地考虑和总结了这些经验;或者是对于某个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③但是,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④一般说来,一种思想只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时候,还不一定十分明确。⑤把它说出来让别人听懂,这就比较明确了。⑥写成文章,那就是更进一步了。⑦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标点,都摆在纸上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到底是清楚还是不清楚,是深刻还是肤浅,是严整还是杂乱,都明白显示出来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画线的两处文字应该互换位置。
B.②句中冒号的作用是表示要提领下文。
C.④句中“一般说来”体现了表述的严谨。
D.⑦句中加点词语的选用合乎语境需要。
(2)按照要求,改写③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
要求:①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②将句子组织形式由“是……,是……”改为“并不是……,而是……”。
九、作文
23.微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上下班路上学习,出门旅游不停打卡,追剧加快视频播放速度……似乎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倍速”模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不超过150字。
24.进一步繁荣北京文化,应着意于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创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北京是文化之都,文化气息浓郁。请你介绍一处文化场所,注意体现其北京地方特色。要求: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语言简明,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5.请以“脚印”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6.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即使是很近的路,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都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行”是到达远方所必需的。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27.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某个人、某件事、某种场景、某些物件、某部作品……常常会唤醒我们的记忆、情感、良知、责任等。
请以“唤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①从古琴制作的选材、工艺,能够领悟古人顺应自然、虚实相宜的哲学理念和精益求精的精神。②从古琴弹奏呈现的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能够领悟古人对个人价值和人格独立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个体的尊重。③从古人弹奏古琴时对仪式、态度的注重,能够领悟儒家正心修身、推行教化的礼乐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繁复的工艺改善了丝弦声音较小的不足”于文无据,材料一“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道工艺,体现了古人于繁复中求精益的精神。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 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没有二者关系的表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传统琴道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因果倒置,材料二是说“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一琴道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之一”。
C.“魏晋时人们对古琴曲的欣赏水平达到了顶峰”于文无据,材料二“自魏晋以来,随着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和审美精神的升华,古琴寄情言志的功能更为文人们所重视”,没有选项所说内容的表述。
D.“弹奏古琴曲时节奏错误可表现弹奏者的性灵”曲解文意,材料二“琴师在传授琴技时,不强调一定要将节奏弹得极为标准,而强调要弹奏出乐曲的韵味,表现性灵”是说要弹奏出乐曲的韵味,不是说“节奏错误”。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琴苑要录》是我国古代一部专门讲解琴弦制作工艺的著作”于文无据,材料一“明代《琴苑要录》中记载,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道工艺”所说的是记载的内容,没有关于书籍类比的表述。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为了追求比钢弦更好的音响效果,古人用蚕丝来制作琴弦”错误,材料一“古人用蚕丝制作琴弦”“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是从音响效果上把用蚕丝制作琴弦与现代的钢弦相比较,而且钢弦是现代的,“追求比钢弦更好的音响效果”不可能是古人用蚕丝来制作琴弦的目的。
6.C 7.A 8.B 9.D 10.喜欢美德但不能施行,厌弃邪恶但又不能去除,因此(郭国)变成废墟。 11.麦丘邑人逐句批驳,有理有据,导之以理,警之以祸,最终使桓公折服。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便辟”应为“善于迎合他人”。
故选C 。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均为介词,在。
B. 助词,的;代词,他。
C. 介词,把;连词,表修饰。
D. 副词,表期望语气;代词,他的。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 “最有道德的人”错误,“至德”应是“最高的德性”。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出游”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桓公出游,才遇到了“野人”“麦丘邑人”这两个民间有才德的人,并没有说出游的原因。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第一个“善”,动词,喜欢;第二个“善”,名词,美德;第一个“恶”,厌恶;第二个“恶”,恶行;是以,因此。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桓公“怫然作色”的原因和之后麦丘邑人的回答,然后结合话语内容分析麦丘邑人说话的艺术特点。“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这些话是针对齐桓公说的“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从道理上进行逐句反驳,之后举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证明自己观点,有理有据,导之以理,警之以祸,最终使桓公折服。
参考译文: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对鲍叔说:“姑且为寡人祝祷吧?”鲍叔恭敬地捧着酒站起来说:“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使管仲不要忘记他在鲁国作阶下囚的时候,使宁戚不要忘记他在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离开席位拜了两拜说:“寡人与两位大夫,都不会忘记夫子的话语,齐国的社稷,一定不会覆灭了。”这是说经常回想困厄窘迫的时候,一定不会骄纵了。
齐桓公到郊野出游,看到一处已经灭亡的国家的城墙废墟,就是郭氏的废墟。向农夫询问说:“这是什么废墟?”农夫回答说:“这是郭氏的废墟。”桓公说:“郭氏的都城为什么会变成废墟?”农夫说:“老百姓说:“郭氏喜欢美德厌弃邪恶。”桓公说:“喜欢美德厌恶邪恶,是人善良的举动,它之所以成为废墟,是什么原因呢?”农夫说:“喜欢美德但不能任用好人,厌弃邪恶但又不贬斥坏人,因此郭国才变成废墟。”恒公回来,把这事告诉管仲,管仲说:“那个人是谁?”桓公说:“不知道。”管仲说:“主公也是一位郭氏。”于是齐桓公找来那个农夫并赏赐了他。
齐桓公去打猎,到了麦丘,见到了麦丘邑人,桓公问:“您是什么人?”回答说:“是麦丘邑人。”齐桓公问:“多大岁数了?”回答说:“八十三了!”齐桓公说:“这么长寿啊!您就凭借您的长寿为寡人祈祷吧!”祷。”麦丘邑人说:“祝主君,使主君高寿,看轻金玉珠宝,以人民为宝。”公说:“说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话一定有第二句,您可以再来一句。”麦丘邑人说:“祝主君,使主君不以学习为耻,不厌烦向地位低学识浅的人请教,有贤能的人追随,找到称职的谏官。”桓公说:“说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话一定有第三句,您就再说一句。”麦丘邑人说:“祝主君,使主君能不得罪群臣百姓。”桓公火气上升,变了脸色说:“我只听说,儿子得罪于父亲,臣下得罪于君主,没听说过君主得罪于臣下的,这一句话,不配跟那两句话并列,您改改。”麦丘邑人坐着行了个礼,站起来说:“这一句话,是那两句话的纲领,儿子得罪了父亲,可以通过姑姑、妈妈、叔父来排解,父亲能赦免他;臣下得罪了君主,可以通过君主的左右亲信表示认罪,君主能赦免他;从前夏桀得罪了商汤王,商纣得罪了周武王,这就是君主得罪于他的臣下的例证,没有人能从中斡旋,到如今他们的罪过还没能赦免。”桓公说;“说得好。靠着国家的福祉、社稷的威灵,使寡人在这里得到您。”就扶麦丘邑人上车,亲自驾车回来,在朝廷里给他极高的礼遇,把麦丘封给他,让他参与治理朝政。
12.
①“德不孤,必有邻”告诉我们,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为邻。“德不孤”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德”指品德和道德修养,“不孤”则指不会孤独。这句话强调了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因为他们会吸引到同样品德高尚的人。
“必有邻”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为邻。“邻”指邻居、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品德高尚的人会因为他们的品德而吸引到同样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之间会有共鸣和理解,形成良好的关系。
②“道”是指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准,“不相为谋”表示他们很难在一起商议事情。指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时,很难建立起深入、持久的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诉我们道德修养影响人的交往,提升道德修养能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这两句话提醒我们要注重品德修养,道德修养决定着人际关系的质量和走向。一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能够吸引具有相同道德追求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子;另一方面,道德观念的差异影响人际关系的稳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①“德不孤,必有邻” 所言,具备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如同磁石一般,能够吸引同样品德高尚之人。这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他们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共同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人生目标。
“德” 指的是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这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包括善良、正直、宽容、诚信等诸多美德。“不孤” 表示不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说明有道德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不会被他人排斥,反而会得到支持和呼应,也强调了品德高尚的人会因为他们的品德而吸引到同样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之间会有共鸣和理解,形成良好的关系。
“必有邻”强调了一种必然性。当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时,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伴。“邻”不仅仅是指地理位置上的邻居,更广泛地包括朋友、伙伴、志同道合者等。告诉我们品德高尚的人会产生一种道德磁场而相互吸引。有道德的人如同一个个道德磁极,会将周围同样道德高尚的人吸引过来,道德修养高的人会因为其品德而引发他人的共鸣,形成良好关系。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中的“道”,主要是指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准则以及人生志向等诸多方面。当两个人或者多个群体在这些关键因素上存在差异时,“不相为谋”表示他们很难在一起商议事情、合作共事或者建立深入的关系。当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时,很难建立起深入、持久的关系。因为在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因理念不合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强行在一起合作或交往,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则从反面强调了道德差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当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时,很难建立起深入、持久的关系。因为在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因理念不合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强行在一起合作或交往,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甚至破裂。道德修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积极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不仅能让我们收获真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还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温暖和色彩。同时,我们也应在人际交往中,选择与那些道德品质相近的人交往,以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综合来看,道德修养决定着人际关系的质量和走向。一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能够吸引具有相同道德追求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子,人们在这个圈子里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不同的道德修养水平会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分歧和隔阂,道德观念差异较大的人难以建立深厚的关系。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的认可,建立起稳固、积极的人际关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论语·里仁》
材料二 走不同道路的人无法一起谋划。 《论语》
13.B 14.C 15.吴诗由一枝红杏少人关注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表达了诗人在漫漫行程中的孤寂;由眼前的红杏联想到京城中的千万枝红杏,表达了诗人心系朝廷的忧苦。叶诗由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鲜花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
【解析】13.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想‘长得’赏花”错,颔联的意思是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得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
故选B
14.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春浅香寒蝶未游”的意思是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A项,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诗人借“戏蝶”和“娇莺”传达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B项,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第三句“蜂蝶纷纷过墙去”。这句写到蜜蜂和蝴蝶的失望。蜜蜂和蝴蝶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现在,不但花儿没了,蜂蝶也走光了,诗人的庭院真是寂寞极了,诗人的心也是伤感极了。这句通过描写蜂蝶的飞走,加深了抒情的意味,使惜春气氛更加浓重了。第四句“却疑春色在邻家”。这句是写诗人的心理,紧承上句写来。诗人看到蜜蜂和蝴蝶纷纷越墙而去,内心忽然产生一线光明,他不禁猜想:莫非春色还保留在邻家吗!不然的话,蜂蝶怎么飞过去了呢?如果是这样该有多好,自己便可以追随蜂蝶,前去欣赏了。作者内心伤春惜春的心情和眼前自然景象巧妙接合,既赋予蜜蜂蝴蝶以人格精神,又暗暗流露作者的内心感触,两者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C项,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满园”极言菊花之多;“栽”字本身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诗人借菊花“满院栽”但是“蝶难来”,传达了惋惜和不平之情。
D项,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综合上面的内容分析,只有C项中的“蝶”和“春浅香寒蝶未游”的“蝶”形象特点相似。《途中见杏花》中,因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所以“蝶未游”,诗人借杏花托兴,借“蝶未游”传达出了“一枝红杏”孤寂之感。暗指自己满怀流离之感、身世之悲。《题菊花》中,诗人认为“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所以“蝶难来”。实际是借菊花“满院栽”但是“蝶难来”传达出对现实的惋惜和不平。
故选C。
15.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古代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解答该题,叶诗应当从“关”和“出”分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吴诗应当从“一枝”和“独愁”分析,“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再结合“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绚丽夺目的。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16. 玉箸应啼别离后 石破天惊逗秋雨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 滟滟随波千万里 士不可以不弘毅 镜中衰鬓已先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箸、惘、销、材、鬓。
17.
(1)怡红院
(2)①说不得贤:此处的“贤”指当时社会公认的德行才能。宝玉不喜读八股文章,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还称读书人为“禄蠹”,可见其并非有德行才能之人。
②说不得愚:“愚”意为愚笨。宝玉看到龄官淋雨,便提醒她避雨,不料自己身上也都湿了。婆子们说宝玉痴傻,下雨了不知道跑,还告诉别人快去避雨。实际上是宝玉痴情的一种表现,可见其说不得愚。
③说不得不肖:“不肖”是不成才的意思。宝玉天资聪颖,善于诗书作对,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所题匾额及所作对联都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连贾政也颇为赞许,可见其并不是不肖。
④说不得庸俗:“庸俗”意为平庸鄙陋。宝玉心思细腻,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有怜惜之意,不以世俗眼光为标准,幼年便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超越时人的见解,可见其绝非庸俗之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元春在大观园省亲回宫后,想到贾政必定敬谨封锁,偌大的院子落了冷清萧索,便书信命家父让自家众姐妹住进大观园,想到宝玉从小也是跟姐妹们玩耍,便也让搬进了园子。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2)①说不得贤:即宝玉不能算是贤能,此处的“贤”指当时社会公认的德行才能。如贾雨村之流,十年寒窗高中为官,却利用职权徇私枉法、为非作歹,这就是宝玉眼中的“禄蠹”。贾宝玉说:“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古时认为只有“文谏武战”这两种死法最光荣、最荣耀,最能体现自己身份特征和气节。文官武将之死谏、死战,本质上就是沽名钓誉,贾宝玉对此十分厌恶,认为这两类人都是禄蠹,可见宝玉不喜读八股文章,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还称读书人为“禄蠹”,可见其并非有德行才能之人。
②说不得愚:“愚”意为愚笨,即宝玉不能算是愚笨。龄官在蔷薇花架下画蔷,一遍又一遍,一边画蔷,一边流泪,宝玉心思都在画蔷的龄官身上了,直到下雨,宝玉急忙提醒她去避雨,竟忘了自己也没有遮雨的工具。宝玉同样有痴心,十分理解龄官的痴心,婆子们说宝玉痴傻,下雨了不知道跑,还告诉别人快去避雨。实际上是宝玉痴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愚笨。
③说不得不肖:“不肖”是不成才的意思,即宝玉不能算是不成才。“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也可以说是贾政给宝玉出的一套“情境式诗文测试题”,要求宝玉给竣工的大观园各处建筑、景点拟定匾额对联,其所做的对联、题词等受到了清客们的赞扬,更得到了元妃发自内心的表扬,这一情节使得宝玉的灵性、宝玉的才华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其并不是不肖。
④说不得庸俗:“庸俗”意为平庸鄙陋,即宝玉不能算是平庸鄙陋。结合文中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无比,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不堪”可知,他幼年便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种超越世俗之人的见解;宝玉关心丫鬟,同情她们的遭遇,他心思细腻,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有怜惜之意,不以世俗眼光为看待事物、看待他人,可见其绝非庸俗之人。
18.A 19.B 20.①以羽毛洁白、身姿高雅的鹭鸶赋予孔林这片墓葬朴素的生机,与鸦影绰绰、灰暗死寂的孔庙形成对比。暗示孔林更多保留了孔子的生命气息。②以“鹭鸶的轮廓已快被夜幕吞噬”营造了黄昏时分的凄清氛围,为下文孔尚任的遭遇做铺垫。③由鹭鸶悄悄地落下呼应上文,烘托出孔林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孔子的敬意,借此引出了不要惊扰圣人的题旨。 21.①孔子墓保持了固有的朴素面貌,更符合作者认同的孔子形象。②孔伋墓与孔鲤墓的鲜明对比,表明国人并未摆脱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③孔子的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对人类有恒久的影响。④孔子的思想有助于收获内心的安宁,远离喧嚣浮躁。⑤中国古代文人往往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令人慨叹。⑥应该客观、全面、历史地看待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⑦由衷地表达了对孔子的缅怀与敬意。
【解析】18.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其具体含义,不能孤立地理解其词典义。A项,“伫立”的理解不当,没有结合语境分析。语境是“环顾四周,不远处一妇人正怀抱鲜花向游人兜售。欲购一束献给圣人,又觉得向孔夫子献鲜花,恰似请他老人家穿西装,有些不伦不类,于是唯有默默伫立”,此处,“伫立”是指作者久立孔子墓前,悼念孔子,向他表达敬意。故选A项。
19.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对妇人出租自行车的描写表现出孔林如今安静肃穆不再,充满喧嚣浮躁”曲解文意。文中是说,有妇人想要租自行车给我,我拒绝了,因为到这墓地,就应抛开尘世的潇洒与浮躁。而作者后来发现墓园是里面寂静安宁的死者领地,一墙之隔的外面就是从繁华喧嚣的人间世界。故选B项。
20.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中事物形象的作用。解答前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散文的内容。分清散文中主要的人、物和事件,领悟散文表达的主旨。然后考查要考查的形象对表现人物形象,对表达作者的情感,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本题要求结合内容分析文中3次写到鹭鸶的作用。文中是通过孔林来写也孔子的,而鹭鸶是栖息在孔林中的鸟。第一次以“细脖子长脚的白鸟”“美丽高雅”“弄舞”来写鹭鸶,表现了孔林朴素的生机,与后面以“浅灰色”“散落着鸦的羽毛和枯骨”的鸦来表现孔林的灰暗死寂形成对比,暗示孔林更多保留了孔子的生命气息。第二次写鹭鸶 “轮廓已快被夜幕吞噬”,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凄清氛围,为下文写孔尚任的遭遇做铺垫。第三次写鹭鸶 “悄悄地落在近旁的树枝上”,渲染了孔林中的宁静,借此表达作者对孔子的尊敬与崇敬,从而表达“不惊扰圣人”的意思。
21.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理解概括作者对“徜徉孔林”的过程中感悟和思考。也就是考查理解探究散文丰富的内涵。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本文中,作者在“徜徉孔林”的过程中,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考生要抓住作者抒情议的语句分析概括,或者抓住所见景象来分析概括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悟。第三节中“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孔子在世时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于是死不轰动,葬不隆重。”因墓太过朴素,作者由开始的匪夷所思到后来的理解,能表达了孔子墓保持了固有的朴素面貌,更符合作者认同的孔子形象。第四节“他的墓尊贵而奢华,与其父孔鲤墓的简陋形成强烈反差。看来,有着至高地位的“礼”之“雅”,还是难敌“以成败论英雄”之‘俗’。”通过孔伋墓与孔鲤墓的鲜明对比,表明国人仍存留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第六节“孔子以“仁”为本、以“爱人”为内核的思想道德体系,以及“有教无类”的平等理念,无疑是一剂构建和谐世界的良方。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后还在引导着世界潮流,其对人类影响的恒久性令人叹服。”表明孔子的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对人类有恒久的影响。第八节“到这墓地来,何必仍是须臾抛不开尘世的潇洒与浮躁?”表明孔子的思想有助于收获内心的安宁,远离喧嚣浮躁。倒数第四节国写孔尚任,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往往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令人慨叹。倒数第三节结尾“但应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去看待——无论如何,孔子终归是圣人,孔子的思想学说终究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能理解出,作者认为应该客观、全面、历史地看待孔子思想的历史影响。文章结尾部分由衷地表达了对孔子的缅怀与敬意。
【点睛】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词语的含义常具有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表层义多是语境义,深层义也许是比喻义象征义,也许与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有关系。一定要结合语境多角度理解。
22.(1)A
(2)参考答案: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A.“应该互换位置”错误。“使之明确化、条理化”是符合逻辑关系的,只有先内容明确,确定范围和程度后,才能把具体的内容按照分类标准,条理化和逻辑化。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原句是以“是……,是……”为标志的肯定性的并列关系的句子,按照题目要求转换成“并不是……,而是……”先否定,再肯定的转折关系的句子。
“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将“是”改写成“并不是”,“复杂”依据前文的否定词“并不是”也改写成“简单”,“是复杂”和“并不是简单”表达意思一致,修改为: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依据前文“并不是”,后文表“是”肯定的意思应用“而是”表示转折关系,起到强调后文肯定部分内容的作用,修改为“而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
全句修改:把头脑里的思想用文章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使认识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
全套九份一模汇编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