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辛酉杂谈(微信号:xiaolp010)作者原创文章,禁止擅自转载。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xiaoyuxlp@163.com)。
图源/网络
一早阅读马少华先生的一篇文章——《我不再是一小群年轻人的“群主”了》——激起了我写这篇关于交情文章的兴致。也算是我看完文章后留言的延展。
我在马少华先生的文章后是这么回复的:我最近一两年决定,不再在节假日发送祝福短信或微信了。因为我发送的对象一定会有很多人也发,这对人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回复的负担。就像有一些人发给我的,明明看得出是群发,但人家每次过节都发,你不回感觉有点过意不去。虽然我从来没群发,所以绝大部分我发的对象也都给我回复。其实我很讨厌被手机绑架的人生,只是工作需要,手机越来越离不开。我希望我退休的那天开始,我就不再看手机了,把它扔一边。
这篇文章要说的就是交情。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与人的交情不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微信很方便快捷地联系上或者收到来自Ta的信息。
对于这种方便快捷,一开始都是兴奋。就像当年我刚拥有手机,一个月能发出几百条短信去联系我能联系上的人一样。我记得大二那会一个月多的时候发出了六七百条短信。对于我来说,这不是负担,何况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与人交往的人来说,短信就是我跟同学间交情的“稳定器”。当然,最多的还是给我喜欢的女生发。那时跟很多人一样,除了发短信,还喜欢煲电话粥(那还是个大多数人没有电脑,更没有iPad的时代)。
当我们首次注册有微信账号时,这种兴奋感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存在。甚至演变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不再交换名片,互留手机号了。我的微信账号里,就有一些这样的,不管是见过面的还是没有见过面的,只有一个微信号可以联系。有些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比如一定级别的官员;有的当然是因为交情没到这个份儿。
因此,有没有一个人的微信号,也往往体现了你与对方的交情深不深。比如,有的人,因为级别高,你没有他微信号,但我有,自然是我跟他交情更深点,虽然我们都是相互认识。还有的,虽然都有微信号,但是Ta把你设置为“不能看朋友圈”的状态,把我设置为“可以看朋友圈”的状态,那也是体现交情的“设置”。
有了微信号,自然要联系,要不怎算有交情?朋友圈点赞,平时的交流,尤其是节假日的交流,就跟交情挂上了钩。于是乎,节假日的微信发送量都在爆炸式增长。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 2018年春节假期7天,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了84.9万TB(1TB=1024GB),同比增长2.36倍。2021年春节假期,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357.3万TB——短短三年增长四倍,虽然增速变慢了,但也比2020年春节7天增长近四分之一。其中,就有很多微信祝福信息,尤其是小视频、动态图、图片消耗的流量大,光是文字消耗流量倒是不多。
因此,你能想象,当你在节假日的三天,七天发出几十、几百,甚至群发几千条微信祝福信息后,你所“轰炸”的对象们会是什么感受吗?我就开始觉得累了,不想再在节假日去给我认为需要发送祝福信息的对象发送祝福信息,免得骚扰人家,原本用于休息的假日。
图源/网络
因为我不群发,所以,我得拿出整块的时间去发送这些信息,也因此,我有几千个微信好友,不可能给所有人都发,只是选择性地发一部分。有时一天不行,还得两天,甚至三天,但是每个节假日过完后,我都发现,还是有漏了没有发祝福信息的人。
我就想,与其如此,那还不如不发。我跟他们的交情,应该不会只是靠节假日的祝福信息来稳固和加强的。而且,说不定,我还成了人家回复的“负担”。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有点像赶考,你平时没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点,赶考前临时抱佛脚,能有多大用处?
这就是说,你们平时没有什么交情,或者说他们对你没有什么好印象,节假日发了祝福信息,也不一定就能让对方觉得你是位“好同志”。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交情,其实更多在于你的身份,而不是你这个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人微信里都有上千个“微信好友”的时代。实际上,人际交往的规律是,不管你认识多少人,跟你经常交往的人就是有限的几个,或者几十个而已。不可能是几百个人,更不可能是几千个,并没有因为有了微信这样的新媒体工具而增加。
既然想清楚了这些道理,那自然就不需要为节假日的祝福信息发送或者回复的问题烦恼了,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就怎么安排。比如,今年的中秋假期,我就安排了自己干点家务活,把剩下的窗台包边缝的活干了,然后做几道菜,吃饭,休息。这样清闲的假日,挺好。
这样的交情“重量”也挺好!
如果觉得文章好,请转发给更多人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