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儿子的第22封信:你可能经历多次挫折,甚至失败

2024-09-30 11:55   天津  


本文系辛酉杂谈(微信号:xiaolp010)作者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欢迎转发。如果想阅读更多#书信#系列,可以在文末“书信”处点击查看更多。


这个学期你是一名转校生。图源/AI工具

按:写到第21封信才发现没有“信”的格式。从第22封信开始,开始加上书信的格式。

嘉瑞:

你好!

这个学期你成了一名转校生,说实话,我们都带着一点点担心,包括你自己。

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班级、年级人数的增多。你也第一次体验到了不是报名后就能被录取的经历。你想报乒乓球的课后兴趣班,但因为你只是暑假才开始学,虽然技术精进很快,但你并没有与人对打的实战经验,因此第一轮就被淘汰掉了。

今年暑假你在托管班练习了打乒乓球,学得还挺快。图源/AI工具

好在你的田径项目有点天赋,在新转入学校的同学中,你还是能够涌现出来,成为班里50米短跑跑得最快的学生。也成功地通过了目前的几轮测试,但又开始了担心10月26日的测试。

这种经历,是你人生中必然会遭遇的挫折。这封信就围绕这个话题来跟你聊聊挫折教育。

§1

挫折教育分客观发生和主观有意为之(主要是父母、师长等人给晚辈设置)两种。

比如你老爸我在读小学时,在22个学生中我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尤其是三年级以后。我现在还记得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升初时都是班级第一。

但是升上初中后,虽然我是被分到了1班,也就是全年级4个班中最好的班,但我的排名却是第14位,如果还算上2班的前几名,全年级排名估计在20多名。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一些挫折。图源/AI工具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怎么会成绩“如此之差”?于是,我决心改变,上课认真听讲,尤其是数学课的几何学,现在还有些印象,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就全部听懂了。语文课上,不懂就问,感觉我是那个发问最多的。

到了初二,我成功进入了年级前十名。因为我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嘛。然后一直到初中毕业,我都有获得该项奖证。

这次挫折教育成功激发起了我的斗志,并成功适应和走过来了。

这种挫折教育很多人在年轻时都会或多或少经历。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经历过。

米歇尔的自传《成为》一书里就提到了。当米歇尔进入幼儿园后,她的老师巴罗斯太太要考他们能否读出几个颜色单词时,米歇尔自认为没有问题。

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成为》封面。图/肖隆平摄

当轮到我念老师手里的拼读卡片时,我站起身,不假思索地念出了“red”“green”和“blue”。我在“purple”上卡了一下,“orange”就比较难了,但是到了“W-H-I-T-E”这个字母组合出现时,我脑袋一下子蒙了。我的嗓子瞬间变干,嘴巴也不听使唤,怎么都念不出来,脑子疯狂地搜寻着那个音似“wuh-haaa”的颜色词。这就是所谓语塞吧。我感觉膝盖无力,两腿发软。这时巴罗斯太太让我坐下。

米歇尔在书中接着说: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袋周围放着毛绒玩具,满脑子想的都是“white”。我在脑子里拼着这个词,正着拼,又倒着拼,骂自己“蠢”。这件丢脸的事情在我心里像千斤重,好像永远摆脱不了似的,尽管我知道父母不会在意我是否正确念出了每一张卡片。

这是米歇尔小时候经历的一次小小的挫折,她后来也证明了她是可以的。包括高考前米歇尔申请了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却被面试官否了——认为她不是读普林斯顿大学的料,她也成功战胜了。后来,米歇尔像她哥哥一样考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2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不顺的事。

有些可以称为挫折,有的可能是失败,还有的可能会给你造成沉重的打击。你老爸我就把这些都经历了一遍,以至于后来对考场有阴影,直至最近几年才重新拾起了对考场的信心——决定考研,哪怕失败了两次也能坦然面对。

为什么这次要跟你谈这个话题呢?是因为考虑到你正在由少年长大为青年这个过程,而青少年阶段是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希望你能够正确面对当下遇到的问题,并能敞开心扉告诉爸爸妈妈,好让我们帮你一起面对。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正在建立自我认知、价值观和应对机制。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安然度过,你所经历就只是一次挫折教育,如果没有那就是对你的打击,就是失败。它可能需要你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这种经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经历一定的挫折教育是有益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比如可以培养心理韧性:挫折教育帮助青少年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和坚定,增强他们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指导,青少年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在面对挑战时更具自主性和创造力。

促进成长型心态:挫折教育鼓励青少年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提升,减少对失败的恐惧,激发他们持续进步的动力。

增强自信心:在适当的支持下,青少年通过克服挫折积累成功经验,提升自信心和自尊感。

挫折教育与打击教育的不同之处。图源/AI工具截图

而打击教育则不同,它是通过施加心理或情感上的压力、批评等方式来教育孩子,强调孩子的错误或不足,并且往往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因此,打击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的自信心降低、产生负面情绪和逃避心理。

在我们这一代80后中,普遍接受过打击教育,不管是家里的父母还是学校的老师,多数都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否定我们,尤其是没有接受过较好教育的农村父母经常在亲戚、邻里之间当着我们的面否定我们,这种打击往往会留下阴影,导致一个人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之中。

失败教育也一样,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教育方式。它容易导致青少年感到挫败、无助,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频繁或严重的失败体验可能让青少年质疑自己的能力,影响自尊心的发展。从而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受损。而这些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挫折,只是由于没有父母或老师的有效干预,没能走出挫折所带来的伤害,于是自动转化成了失败经历。

就在我看完米歇尔的那段文字后,我在边上的空白处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挫折教育不是打击教育,前者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战胜欲(斗志),而后者能够消灭一个人的战胜欲(斗志),让人一蹶不振。因为这些都是你老爸的经历,或成功或失败,所以深刻。

我在《成为》一书中空白处的批注。图/肖隆平摄

我希望你不会遇到老爸这样的经历,也很开心你睡前会跟我兴奋地聊起你的事儿:转学后,你与全班同学都已经相互认识了,尤其是都认识了你。你还有了一个“铁哥们”,同年级其他班也有认识的新朋友,还不只是男生。

今天就跟你先聊到这吧。

祝好!

你的老爸

9月29日晚


相关链接

写给我儿子的第21封信:人的微表情,也是观察对象

写给我儿子的第20封信:学会观察,才能让你成为佼佼者

写给我儿子的第19封信:“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逻辑是什么

写给我儿子的第18封信:你懒得做的整理收纳活,有人把它做成了一门生意

写给我儿子的信(第1封-第15封)


辛酉杂谈
在这里阅读,在这里与你一起心灵鸡汤,在这里解剖你所没注意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