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里的“姑爷(yá)”能直译为普通话“姑爷(yé)”吗?

2024-08-14 21:10   北京  


本文系辛酉杂谈(微信号:xiaolp010)作者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欢迎转发。

你家可能的姑父形象。图源/人工智能生成。

7 月底 8 月初回赣南老家了一趟,然后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一个人时该称呼对方。这也是我一直头疼的事,看到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叫。那些每年过完除夕都会去拜年的没有问题,就是那些也不去拜年的亲戚。

现在的问题是,赣南客家方言里叫的“姑爷(yá)”,如何转为普通话。老一辈或者生活在老家的人就直接让我们的下一代叫“姑爷(yé)”,不仅是我父母这样让孙子辈这么叫,别家也是,甚至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直接将方言的叫法转为普通话的叫法。

这有没有根据呢?在赣南客家方言里是有的,比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一般会叫“爷(yá)佬(lǎo)”,比如有时人家想知道你父亲在做什么,或者是做什么的,就是这么说,“你(nǐ)爷(yá)佬在(céi)武(wǔ)什麽?)。也就是说,在赣南客家方言里爷(yá)就是指父辈的意思。

听到这样的叫法,我就生出一个疑问,那孩子父亲的姑父叫什么呢?直到跟我表妹沟通过才知道叫姑爷爷。这个叫法倒是没有什么疑问,普通话也能这么叫。

不过,既然要让下一代学说普通话,自然就要遵循普通话的规则。不能生造出一个客家普通话,这难免会让旁人误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于“姑爷(yé)”的释义,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父亲的姑父”,二是指岳家称女婿,就是老丈人家对自己的称呼。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姑爷”和“姑爷爷”的释义。

而在《现汉》里,“姑爷”和“姑爷爷”都是一个意思,即都是指“父亲的姑父”。因此,赣南客家话方言看似想要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普通话规则,但实际上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普通话规则。

这种“独创”实际上是在更大范围上给人们制造交流的障碍。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左东右西”问题,有的地理老师教自己的学生“左西右东”,却不教他们为什么叫“左西右东”。我上学时就跟一个河北的室友讨论过,他就坚定地认为是“左西右东”。

当时我没想到一个好的反驳办法,便拿出《现代汉语词典》来反驳,但没承想人家还不认。不过,后来我知道了。北京的左安门和右安门,左安门是在东边,右安门是在西边。而《现汉》对于“右”的解释是: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跟“左”相对)。

其实,上面的例子都说明,说“左东右西”时的参照物是地图本身或者事物本身。而有的人认为“左西右东”的参照物则是自己。就是自己面向地图时,左手边是在西边,右手边在东边。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或者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以自己为参照物来讨论方向吗?答案是不能!

再如地铁经常会说前方到站是哪哪,然后告诉你开左边门或者右边门,如果你以自己为参照物,那就会面临吃“闭门羹”的问题。地铁播报员播报的左边门还是右边门的参照物都是地铁,也就是地铁本身的左边还是右边,并且是以行进的方向为参照而不是你乘客的左边还是右边,否则就会乱套。

回到赣南客家方言里的“姑爷(yá)”一词,肯定也是不能直译为普通话里的“姑爷(yé)”,否则将来孩子长大了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同学们对我叫姑爷(yá)的叫法有这么大误解”?甚至可能成为大学同学里的笑柄,尤其是北方的同学或者遵循普通话规则叫法的其他大城市的同学。

不要以为这是小问题,对于无法自我心理调适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让他走向自我封闭的开始,或者一根导火索。

相关链接

你家是不是南北通透,为何这么重要?


AI替代人类工作?AI工具都说“不可能”!


辛酉杂谈
在这里阅读,在这里与你一起心灵鸡汤,在这里解剖你所没注意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