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别这样跟他们说话了!

育儿   2021-01-23 17:14  


本文系辛酉杂谈(微信号:xiaolp010)作者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欢迎转发。

《父与子》截图。图源/网络

 

“爸爸,给我讲本故事吧?


因为今天起得晚,吃完早饭,我就打开《双向养育》看了起来,打算看一章节。7岁的儿子自己看了会书,突然凑过来提出这个请求。


我想的是,我要看完自己正在看的书,然后再给他讲。如果是往常,我可能会这样告诉他,你自己看!(因为他现在正是需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拼音去认字的时候,不能总是依赖父母来告诉他怎么认字。)


不过,我正在看《双向养育》第六章“有效沟通”,昨晚看的是第五章“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尊”。说实话,对我的触动不小,因为我基本没有重视过与人沟通的技巧,或者说艺术,甚至一度认为,只要与人真诚,胸怀坦荡即可。


正好看到这两部分,我就想怎么跟他进行有效沟通,既不至于伤了儿子的“自尊”,我也能按计划做完自己的事。于是,我跟他说,你整理一下窗台吧,等你整理好,我也就差不多看完了,然后给你讲故事(因为窗台上不是放着他的玩具,就是书籍,显得有些乱。虽然上周末他已经整理过,整洁不少。)。


儿子欣然答应了。


往常的心态是,命令式,居高临下式。因为我们从来都是这样,爷爷对父亲是这样,父亲对自己是这样。只不过表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心态都是家长式,甚至可能是专制式。即便平时看上去不管不顾,但一旦管起来就会将命令式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爸妈忙不过来会命令我们“去做饭”!“去学习!”这是正向的命令式。还有反向的,就是一旦正向命令达不到目的,就进行反向的,也就是威胁式。比如,我上小学时有一次不小心把自己的膝盖弄破了,筋都露出来了,出血处下方就是白色的筋。我父亲拿我没辙,只有爷爷在一旁忙着想办法止血,我父亲就丢下一句,“我不管你!”虽然我从来没有因此恨过我父亲,但这句话却从来不曾忘记。

父女行走在雨中。摄/肖隆平


很多时候,这种话仍会从我们这一代人的嘴里说出来。因为我们深受父母的影响。我儿子7岁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一旦“不干”(不遵从)时,他妈妈有时也会说,那我就不管你了。帮着带孩子的奶奶说这种话的时候就更多了。


这些命令式的心态都是,你是我的人(儿子或女儿),就得听我的。不听,那就不管,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承担(实际上,最后还是父母承担)。实际上,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健康、快乐、开心、优秀,与人为善等等。但这些方式往往会引导孩子往其它方向发展,比如,内向,胆小,不擅与人交往。更糟的是,作恶为乐,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尊重生命等。


而这些都与作为父母平常一个看似正常不过的表述,一次次的沟通有关。一个感叹号、问号或者句号所传递出去的意思,所带来的效果却可能完全不一样。一次有效和无效的沟通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让结果截然相反。


比如让孩子睡觉去这件事,父母通常是这么说:


1.上床睡觉去!(命令式)


2.怎么还不睡觉!(命令式)


3.不是已经到睡觉时间了吗?(提问式)


《双向养育》一书作者杰恩·梅杰总结说,“命令是一种迫使孩子服从的专制式方法”,面对不给选择余地的命令,孩子会有两种负面回应:a.感到无力对抗,只能放弃,表示顺从,但同时丧失主动精神。b.他们开始反抗。


对于提问式,这相当于“父母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权利完全交到了孩子的手里,而误导的另一方会这样回应:我还不困。”那么,我们该如何就“让孩子该睡觉”这件事做出正确的表述呢?梅杰给出的参考“答案”是陈述式,比如,“现在8点了,该睡觉了”。


或者表达出父母的担忧,如:“现在8点了,如果睡晚了,可能明天又起不来,上学迟到,这样不好”。千万注意,表示出担忧,不是威胁。


再举个例子,孩子看电视这个问题(现在可能是玩手机),可能让很多父母头疼。如果还是用命令式(如:把电视关了,别看了!)或者提问式(如:你不认为自己已经看了太长时间电视了吗?),效果肯定不佳。但如果采用陈述式,比如这样跟孩子沟通,“你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我有点儿担心。吃完晚饭后我想和你谈一下,谈谈你在空闲时间还可以做哪些别的事情。

希望自己做个好父母的,推荐看看这本书。摄/肖隆平


为什么要用陈述句式呢?梅杰认为,陈述句告诉孩子事情原委,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应该合作而不是对抗。通过陈述句,父母让孩子承担同等责任,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改变本身并不容易,作为父母要改变自己居高临下,命令式的与孩子相处也是很难,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来。比如,少一点责备孩子,多一点表扬,赞美孩子。平常与孩子沟通时,少一点“你”,多一点“我”。就是同样一件事,不把“你”作为过错的“主体”来看。


比如,倒垃圾。“小明,你怎么总是忘记把垃圾拿出去扔掉?”与“小明,垃圾还没拿出去扔掉”。前一个句子强调的是“你”,后一句强调的是倒垃圾这件事。同样是为了做完“倒垃圾”这件事,少了对“你”责任的追究,效果是否会不一样?


还有一种表述,“小明,垃圾还没拿出去扔掉,我怕放时间长了会让厨房臭臭的,你可以帮忙扔一下吗?”这种表述则是表达出了为什么要“倒垃圾”这件事的原委,让孩子知道原委。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善待他,他一定会善待(条件反射)你。而善待周围的人,才会和谐,快乐。


是不是这样呢,各位父母可以对号入座,尝尝改变一下自己。你会有不一样的做父母的感受!

 

推荐阅读

馋嘴的美味和立场的“陷阱”

烧到38.7,但我躲过了新冠病毒这一劫

为什么我认为《流浪地球》拍得并不好

陪伴孩子时,请不要看手机

2038年,与你竞争的还有机器人


辛酉杂谈
在这里阅读,在这里与你一起心灵鸡汤,在这里解剖你所没注意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