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辛酉杂谈(微信号:xiaolp010)作者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欢迎转发。
我们80后这一代上的村小,现在看来都是那种破破烂烂的,是土坯房的教室。图源/AI绘图
“爸爸,确定今年要转学吗?”
前天晚上临睡前,儿子突然这么问我。因为转学预登记都登记好了,我就回答到:“是的”。
然后,儿子说,那天他们老师跟他们说准备把他和另外一个同学申报为“三好学生”,连续第三年就可以申报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现在不管怎么样,都是与市三好学生无缘了。因为今年不转,6年级也要转走。
§1
每个做父母的,只要有点能力都会想着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
前阵子跟中学同学H聊起来,他就说起了准备去海淀买套房子,把女儿转到海淀去上学。大学同学Y因为工作单位在西城区,他们单位有自己的学校(至少是有自己的幼儿园),也说准备让女儿到西城去上学。
而我们呢,很多都是村小念完小学上镇中,镇中读完上县中,然后五湖四海各自纷飞。
我的同学兼好友A和B,我们仨是完完全全村小出来的,只是他俩的村小人数稍微多点,我读的村小人少点——隔一年招一次生,我们班也就22个人,因为全村也不过千人。
A是学霸型的,初一认识以来,他就基本是前三名,到了初二,等我进入年级前十后,他就基本是第一名。参加过全国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数学竞赛好像也参加过。最后是保送读高中的,就是不用参加中考,直接到高中最好的班级,也就是我们那会的一班就读。
B同学,因为初三才同一个班,前面的成绩不太清楚。后来反正也是年级前十。
A同学和B同学都是那种越学越聪明的人。相较而言,B没有A那么用功,所以高考时B的分数没有A高。A是全校理科第一名,原本他报的复旦,但在老师劝说下改了志愿——北大医学本硕博,最后差2分,因此读了一个二本高校(现在也是“双一流”高校)。
B的高考成绩,我知道物化各是140多分,但总分不是太高,读了当时江西最好的大学。如果B像A一样用功,可能分数会更高。
但人生从来不存在假想。就像我,读的是文科,因为一段未成的早恋,分数在高二直线下降。我的总成绩跟数学挂钩:数学好,其它就不会太差;于是,高二上学期还是数学老师眼里的榜样,经常得到表扬,到了下学期就再也不提我了,因为我的数学成绩从一百一二十分下滑到了三四十分。就像高一的物理,从第一次月考70来分下滑到后来稳居三四十分,于是选择了读文科。
我们三个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也都不太善于表达对子女的关爱。因为A和B家里我都去过很多次,尤其是B家去得多。只是我们都长大了,各自父母对其他家孩子还沟通多点,比如B的父母跟我沟通多,我的父母跟B沟通多。
我们就基本是在散养的状态下长大,各自成长。
§2
如今,我们都已各自成家,为人父母,孩子都已上小学。A在广州,B也是广州户籍,虽然孩子目前在江西老家,但上的也是市里最好的小学。
相比而言,我在某都能做的选择不多,小学让孩子上的其实也相当于我们当年的村小,虽然挂靠在区所在镇中心小学下,但其实人数,师资都是被小区的老住户称为村小的。但这里的小孩都还不错,据说小学在全区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成绩。
也是因为我原来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有多少不是从村小读出来的观念,所以当初选择了现在这个小区(小学)。
但事实上,我不甘心,他妈妈也不甘心。于是,我们要给孩子转学,去一个条件更好,师资更强点的学校读书。
现在这个学校有一个好处,就是竞争没那么大,娃儿们还是相对自由快乐地成长了几年。相比于那些非常优秀的孩子,我们的娃该玩的玩了,从萝卜刀、到烟卡,从《米小圈》,到《植物大战僵尸》,再到《查理九世》,他们该传的书也都传了。
我也引导孩子看了很多其他书籍,比如《小屁孩日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儿童作品经典、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12册)、长青藤小说系列、大作家写给孩子们的系列(9本)、笨狼的故事系列、小学古文分级阅读——就是后来没有持续陪着读完。最近计划开始陪着读四大名著。
我家娃儿,从幼儿园大班就培养他的兴趣——绘画和英语,给他报了2个班,估计全班就我们家一个持续上了这么多年,全街道也是少数孩子在这么坚持吧。
其实,后来我发现,报班其实只是一个手段,更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因为每次我送他去上这俩课外班的路上,我都能跟他聊很多,跟他讲我们成长的故事,跟他解答他不明白的疑惑。
相比于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孩子,如果父母多点陪伴,多点引导,多点鼓励,他们就会比我们更出色,更优秀的。
做了父亲,我有深刻的感受,孩子不是不懂,只是缺乏引导、鼓励和关爱,他们才会显得乖戾,讨人厌,甚至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孩子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是父母关爱的缺位。
§3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比我们这一代是有更多选择的。
高中有个女同学,听说她儿子小学转过学,初中也转到北京另一个区去读了。表面上看是很不错,但这位女同学却很苦恼,因为她感觉孩子得抑郁症了,不爱说话,总是闷在家里。
我们那会,对于我们这种普通人家,上高中也只能在县中上,要么就到另外一所基本上升大学为零的高中去读。
但我们的孩子却可能因为父母的安排到更好的学校去就读。只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你所看到的“好”后面也许紧跟着的就是“不好”。
如果这样一个转换过程中,未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变化,又未能及时进行疏导。你所谓的好心可能就办了错事。因为孩子离开了他熟悉的环境、他熟悉的同学和朋友,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同学,他可能不知所措。他们就可能感到害怕,学习成绩就可能下滑,行为也可能变得乖张。一系列世俗眼中的“坏”就摆上了桌面。
但我们这一代,大概都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前提是我们这一代吸取了上一代的经验,一代比一代更懂得如何去关心、呵护下一代的成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