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交流
在故事中体验顽童的乐趣
——《一年级鲜事多》读后交流杂感
文/曹蚯蚓
与推进课不同的是,读后交流设计的时候,我考虑更多的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如果借用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来分,应该是划入顽童型。他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这本书中把儿童文学分为三个母题:母爱型、自然型、顽童型。母爱型的语境、表达方式偏向于温情的、母亲式的爱,儿童是在被推动着成长。顽童型是以表达儿童的天性为主,比如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疯丫头马迪根》等,儿童是以自己的节奏、方式出现在读者眼前,真实刻画儿童的生活,它描述的人物能让儿童看见自己的轮廓。
毫无疑问,《一年级鲜事多》这本书的主人公跟皮皮、马迪根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是个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校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老师教他们如何上厕所,他觉得新奇;把校长叫成了工友先生,他觉得有趣;学弹钢琴,妈妈先崩溃……每一件小事,都是一年级学生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当它们变成了文字之后,读起来真让人忍不住想笑,这是会心的笑。老师教了如何上厕所,他们才想起原来他们之前上完厕所都没有冲;交买东西的钱时,校长来了,他们觉得钱只能交给班主任,这一天班主任比校长大;高年级的姐姐论语交错了,他们觉得这样也挺有趣……这些事,读起来真实,却又那么孩子气,故事中的张君伟就是每一个读者,每一个读者就是故事中的张君伟。
这样真诚、真实的故事,让孩子看到了孩子,让孩子在这些孩子气的故事中,一步一步适应学校的生活,渐渐喜欢上了学校。与其说我们是在读这本书,不如说我们在故事中再次感受了一年级的真实生活。
基于这样的思考,读后交流的阅读策略总结可以忽略,内容的分析也不需花费太多的力气,重点在感受顽童的天真、可爱,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
于是,我设计了四个问题:看插图,猜猜他是谁,谁跟你最像;如果要选择一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你会选择哪一个,理由是什么;如果张君伟到我们班里,他可能跟谁成为好朋友,他们会做什么事;我们班同学每个人也写了一件鲜事,老师从中选了几个题目,《第一次在国旗下敬礼》《儿童节快乐》《好大的校园》《我的脚掉进马桶里了》《我有每周之星吗》《走错班级了》,如果也编成一本书,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
这四个问题,最简单的当然是第一个,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初没有“谁跟你最像”。猜图识人,这个问题指向的是信息的简单提取,没什么难度,课堂实践后,也证实了这一点。加入“谁跟你最像”,孩子不仅要甄别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找到书中人与自己的相同点,建立书中人与我的关系。初步建立顽童的形象,感受故事的真。
从人物到故事,所以就有了第二个问题。人物只有汇入到具体的故事中,生命力才会鲜活起来,在这么多小故事中,孩子要回忆、做出判断、分析理由,最终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故事分享变得更有价值。
故事不是假的,他真实存在,这是孩子喜欢的重要理由之一,步步深入,张君伟到我们班里来,会跟谁成为好朋友,与其说是张君伟仔选择朋友,不如说是孩子自己在选择朋友,他会如何选择,他们会去做什么事,故事不仅是书中的,更是我们班级的,故事的主人公有了真正的故事场域,这个场域赋予了故事新奇、有趣。这个场域是谁营造的,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故事的创造者。
故事创作的场域切换到我们班,属于我们班的鲜事一件一件就被挖掘出来了。孩子们自由创作《十四班鲜事多》,全班分享。如果把这些故事编成一本书,是不是随机编排就可以呢?这个答案,当然由孩子来思考,不用担心他们才一年级,先引导孩子去看书的目录,说说本书的作者是怎么编排的,好多孩子马上就发现了,书中的故事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特别会思考的孩子说,故事开始张君伟害怕上小学,可是到一年级结束时,他爱上了上学,一个个故事见证了他是怎么成长的。
对,所以《十四班鲜事多》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方式来编排。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从书本知识迁移到实践运用,让顽童变得立体形象。书装订好后,我们采用名字变花样读:所有故事主人公都换成张君伟读,班级同学名字互换读,男生女生名字换着读。这样读,不仅是好玩,更是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书中有我,我来自书,他们是真正的顽童。